返回

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6章 番外完(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皇帝不喜欢小太子, 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儿,旁的不说, 单取名这一点就可见一斑。

    三年前小太子刚出生那会儿, 朝中上下喜庆一片,纷纷上书, 请求皇帝给小太子取名, 意见前所未有的一致。

    简单说, 小太子的名一定要霸气侧漏,既能体现出英明神武, 还要不失可爱, 最好再透着点独树一帜。

    皇帝大笔一挥, 给小太子取了名:蛋。

    众朝臣:“......”

    皇帝还挺满意,龙蛋, 多霸气侧漏, 一声蛋喊出口,脑中立马就浮现出光溜圆滑的一坨,不失可爱, 更独树一帜。

    完全符合众朝臣的要求。

    颜冬青端坐在龙椅上,还特意问了句:“众爱卿以为如何?”

    众爱卿心里不约而同冒出一句话:日, 你妈。

    有胆大的忍不住直接道:“万岁, 太子乃一国储君,叫蛋未免有些太...”

    太有辱国体了!

    此话一出,其他人纷纷附和。

    “万岁,您三思啊!”

    “老臣为官多年, 就没听过哪位皇子皇孙叫蛋!”

    颜冬青摸摸下巴,正因为如此,叫蛋才独树一帜啊!

    好在颜冬青不算昏君,懂得适当听取这帮老家伙的意见,退而求其次,把小太子的“蛋”改成“旦”。

    反正还是一颗龙蛋。

    时间飞逝,小太子已经坠地三年,粉雕玉琢的小模样,快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稀罕死,小太子不仅模样讨喜,嘴还跟抹了蜜似的甜,在宫里混得如鱼得水。

    只不过小太子也有他的烦恼,人小鬼大,早就知道父皇不喜欢他,起初还有一丢丢难过,直到有天,小太子四仰八叉躺在床榻上,拍着自己肚皮,日常三省吾身。

    然后想通了一点,他又不是元宝,哪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父皇不喜欢他不要紧,只要母后和皇阿奶喜欢就行啦,反正父皇最听母后的话。

    意识到这点,小太子在他母后面前不是一般的会卖乖卖巧,无论寒暑,都会日日去他母后那里请安,还时不时爬上他母后的床榻睡个回笼觉。

    傅冉对小太子是宠溺有余,教导不足,正相反,颜冬青对小太子是严厉有余,宠爱不足。

    一国储君不好当,小太子才三岁,每日卯时必定起床,去太学里跟一帮贵族子弟上早课,上完早课才能去给母后请安,之后还要习武、骑马、射箭,一天忙活下来,可把小太子累得直吐狗舌头。

    这还不算,每月皇帝还会亲自考核一次,每到这个时候,小太子都如临大敌,因为次次都挨训。

    这次也不例外,小太子又挨训了,悬腿坐在春凳上,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眼泪珠子在眼圈里打转。

    不就是没背出来《论语》么...

    到底才三岁,要搁寻常百姓家,正是宝贝蛋一样宠着疼着的时候,哪像他,跟从外边捡回的野孩子似的。

    “你母后不在,少在朕跟前扮可怜。”颜冬青低斥他:“头抬起来,继续背!”

    小太子狠狠抽噎了下,自个拧了把鼻涕,磕磕巴巴背了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小太子背的时候,颜冬青就靠在椅上,眼含赞许,等小太子声音落下,才冲他招招手:“来朕这儿。”

    小太子迟疑:“父皇,唤儿臣何事?”

    其实是怕他父皇揍他。

    哪知他父皇却将他抱坐在了腿上,反手给他擦擦泪,又拧了鼻子,问道:“委屈了?”

    小太子刚止住的眼泪又冒了出来,可怜巴巴的点头。

    可委屈了。

    “怎么这样娇气呢。”颜冬青头疼。

    小太子把脑袋靠在父皇胸膛上,扣了扣鼻,奶声奶气道:“皇阿奶说,儿臣像父皇。”

    颜冬青没好气道:“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没你娇气。”

    闻言,小太子抬起头,颇为认真道:“那父皇都二十几的人了,为什么还要母后抱。”

    一旁的顺公公没忍住的笑出了声。

    颜冬青余光扫过,顺公公立刻低了头,只是肩膀还在不停发颤。

    平心而论,这世间没几人不喜欢自己种,尤其这颗龙蛋还是皇后辛辛苦苦生下,颜冬青自然喜欢,只是这颗龙蛋约莫天生跟他不对盘,要么拆他台,要么在皇后面前跟他争宠。

    前者还能忍,后者就不能忍了。

    是以,小太子每每想撒个娇跟母后睡,都会被皇帝提溜着拎出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公主出生。

    小公主刚出生那会儿,可把皇帝乐坏了,就差没在脑门贴上“朕有公主”这四个大字,逢臣便道:“皇后给朕生了个小公主呢。”

    言罢,又苦恼:“朕给公主取个什么名好?”

    众朝臣闭口不言。

    取什么不重要,您高兴就好。

    瞧这帮老家伙不说话,万岁不高兴了,摆着脸道:“说,太子出生那会儿你们不是挺能说的?”

    这不是搞区别对待么!

    老家伙们也怕惹了万岁,当即有人道:“自古江河流经之地必然土地肥沃,人丁兴旺,是为大吉,依老臣拙见,不如给长公主取名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