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夜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半路上陈熙彤才明白为什么一辆车上得坐三个人。

    当地没有私车愿意上山。

    要换着开。

    从北京到甘肃全程一千五百多公里, 日夜兼程得开十八个小时,这样的急行军不可能花时间到处找馆子, 他们这一路上,吃的喝的都是自带的。难怪老哥们儿给她递罐头。

    出门前叶盛昀犹豫是有道理的, 逢国庆高峰,高速堵得水泄不通,走走停停极易晕车, 他们不能经常去服务区休息,过三站才停下来换司机,下去的时候腿都伸不直了, 条件的确艰苦。

    叶盛昀和同车的战友更辛苦, 因为陈熙彤不能开车。

    她心疼他们,主动请缨:“我替你们开会儿吧。”

    叶盛昀诧异:“你会开车?”

    她昂首挺胸, 颇自豪,拿手指比划:“我十五岁就会开车了。”

    叶盛昀这下心里有数了:“有驾照吗?”

    陈熙彤脖子一缩,泄了气:“没。”

    操着方向盘的宋岩听见乐了,笑出声, 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着拍子说:“嫂子,你今晚能看到星星。”

    驶离北京, 驶离重度污染的雾霾区, 晚上就能见识到宇宙浩渺,银河无界,辽阔天域闪烁着成片的星星。

    宋岩跟她讲:“以前站岗的时候为了分散注意力,我们就一颗颗数星星, 冷不防冒出个人,吓一跳,问口令,不知道口令的全突突了。结果这家伙查岗不吭声,枪栓都拉上了他来句‘是我’,哪知道‘我’是谁,不好好报口令,整这么一出。”

    叶盛昀笑:“谁让你不好好站岗,都看你两分钟了才有反应,就那一百米的距离,打两个滚就把你收拾了,还能让你开枪?”

    宋岩“嘿”一声:“我那时候是新兵蛋子,你老油条一个,谁都有业务不熟的时候成吗?你看我现在给首长当勤务兵,一天不知道表扬我多少回。”

    叶盛昀踢了踢后座:“你就吹吧。”

    这时候的叶盛昀是毫不拘谨的,一路上就听他们讲那些年的趣事,陈熙彤坐在一边能感受到他们火一样的热情赤诚,但她从叶盛昀身上体会到的,从不是凛然大义、碧血丹心,而是平凡日子里的英雄本色,男儿豪情。纵下乔迁谷,人间炼狱,他光芒万丈,灿烂如辉。

    和他在一起,总能轻而易举感到安心。

    她与他的厮磨像夜泊,黑灯瞎火,桨一停,船靠岸了。

    **

    他们抵达目的地是在次日清晨。

    太阳从光秃秃山头升起,漫山遍野弥漫着死气沉沉的压抑气息。连绵的山峰无比贫瘠,稀疏的植被和泥土融合在一起,触目所及,几乎没有绿色。

    皲裂的土地,干涸的溪渠,整座山像一张褶皱丛生的老脸,摧枯拉朽。生灵涂炭般死寂。

    他们的队伍碾着碎石子一路颠簸,进山半小时,没有看到一个人,只有在另一座山头,几间破败的砖瓦房旁隐约认出几座孤坟。

    陈熙彤看着窗外,看着没有山雾缭绕的群山,心情沉重了起来。

    山路不陡,但崎岖,扬尘很重,两辆车离得近了,后面的车什么都看不见,拉大间距后风挡玻璃铺了一抔土。

    小心翼翼地推进。

    到达他们战友家的时候接近正午,烈日炎炎,视线竟然像在沙漠里一样抖动发昏,稍一抬头,就会被刺眼的太阳伤到眼睛。

    太荒凉了。

    树笔直笔直的,没几片树叶,更别提阴凉,他们的车靠在一起,一块块铁皮在阳光下暴晒。

    如果电视节目拍摄的穷山恶水叫穷,这片地区真不知道叫什么。

    她问叶盛昀他们怎么活,叶盛昀说,种土豆。

    两个老人,一个六十一,一个六十四,住在山洞里,洞口钉了几片瓦遮风挡雨。

    当初要他们跟村里人解释,儿子是为国牺牲的,不是干了坏事,现在村里人能搬走的都搬走了,根本没人在乎谁的儿子是不是英雄。

    被人欺负他们这群小伙子还能帮忙伸张正义,可生活上的潦倒怎么办?

    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这里不是人住的地方,我们给您搬家,搬出大山,到城里过好日子去。

    老头老太太死倔,拿拐棍敲着门槛说,隔壁俩孩子的父母就进城打工去了,五年都不回来,你知道这片这样的孩子有多少吗?好几十上百个。我们在这,孩子饿了还能讨口吃的,我们走了,饿死了算谁的?

    反正这意思是,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孩子们等爹妈,走不了,他们照顾孩子,也不能走。

    年纪大了脑子转不过弯,他们也没辙,咬咬牙。行,您住这儿,我们帮孩子们找爹妈。

    犹如大海捞针。

    这五六年过去了,杳无音讯。

    老两口心里觉得拖累了他们,过意不去,知道他们要来,提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说我们过得挺好的,别操那个心了。

    他们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把物资一箱一箱的往洞里扛,感动得老头子老泪纵横。

    “磊子这辈子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给我们老王家丢脸啊。你们都是好孩子,这些年,辛苦你们了。道理我们都懂,活这大半辈子,生啊死啊,都看透了。要是这把老骨头还有用,三十四年后就为活着的人做点什么。我听说能捐个角膜?捐个遗体?那时候你们要还来看我,就把我带走吧。”

    战士们红了眼:“叔,我们都答应磊子了,要照顾好您老俩口,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