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君子报仇,十年靠脸

报错
关灯
护眼
作品相关 (2)(第2/11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阵,眼看刺客逃向一家医馆,燕重锦随手抄起一个摊子上的弹弓,拽下腰间的玉佩射了过去!

    刺客被硬玉狠狠击中背心,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燕重锦正要追过去,前面的巷子里突然横冲出一驾马车,发疯一般冲向了自己!

    他连忙掠身后撤,但马车速度太快,眼看就要相撞!

    电光火石间,有人路见不平,伸出了援脚......

    燕重锦只觉屁股一痛,整个人化作一道弧线飞了出去,一头扎进街角的菜摊。这化险为夷的姿势虽然不太雅观,却堪堪避开马车,算是命大。

    “这位小哥儿,你没事吧?”踹他的黑脸大侠跑了过来。

    燕重锦从白菜土豆堆里爬出来,吐出一片菜叶子:“谢谢大叔。”

    对方却被他的脸吓得一悚:“卧槽。你这张脸丑得好眼熟啊......”

    嗯?燕重锦眨眨眼,也认出了此人。袁儿方,大内统领。掌管八百大内高手、三千穿云卫和两万御林军,负责整座皇城的安全,在东都地界是举足轻重的红人。

    袁统领怎么会在这里?他伸长脖子看向医馆,刺客已经不见了。

    一行人从街衢对面的酒肆走出来,为首的赭袍男子对袁儿方道:“袁大统领果然英雄男儿,方才的仗义出手本王在楼上都瞧见了,当真佩服。”

    “廉王殿下过誉,不过赶巧罢了。”袁儿方笑了笑,“这位小兄弟才是少年英雄,小小年纪就有这等身手,实属罕见。”

    梁昱低头一瞧,差点瞎了。

    “果、果然威武少年......”

    燕重锦懒得和廉王多话,径自走到医馆门口拾起地上的玉佩,冲袁儿方拱拱手,转身离开了。

    “呵,这小儿还挺狂的。”梁昱身边的门客不悦地斥道。

    袁儿方眯起眼:“燕子玲珑佩?”

    梁昱:“何物?”

    “哦,殿下久居庙堂,对江湖事可能不太了解。”袁儿方望着燕重锦消失的方向道,“那小子可能是燕家人。”

    一听燕家,梁昱便来了兴趣:“袁统领可确定?他是燕家何人?”

    “应当错不了。武林盟长老挂腰牌,盟主系玉佩,他的燕子玲珑佩应当是燕盟主的。”袁儿方匪夷所思地道,“能拿到燕不离的腰佩,莫非那孩子就是燕家的小少爷?”

    梁昱仿佛被人当头闷了一棍:“你说......他、他就是燕重锦?!”

    袁儿方迟缓地点点头。

    梁昱身子一晃,硬撑着没倒。

    刑部和顺天府的官兵终于护着梁焓姗姗来迟。袁儿方和廉王听闻太子遇刺,皆面露惊色。

    袁儿方立即入宫奏禀圣上。老皇帝一听小儿子差点被人宰了,二话不说调拨了三百御林军,将整条街衢和医馆封锁包围。

    “刺客还在不在里面不清楚,不过这间医馆恐怕有问题。”燕重锦望着那面题着“子午堂”的匾额道。

    梁焓没敢抬头,只颤巍巍地将面具递给他:“护卫路上捡的,您先戴上吧。”

    子午堂的主人名叫陈砚,已有七十高龄。陈家世代行医,因医术精湛,在东都城里也有不小的名气。

    官兵将医馆里里外外搜了一遍,没找到那只千机弩。所有病患也检查了一遍,未发现背上有伤的可疑之人。

    “会不会压根就没逃进医馆?”梁焓问道,“当时你追在刺客身后,但凡有脑子的也不会跑回老巢吧?”

    “理是这个理。”燕重锦不习惯屋中的药味,掩着鼻子打了个喷嚏,“可若是栽赃嫁祸的话,为什么偏偏选这家医馆?又为什么刚好冲出来一辆马车?”廉王和大内统领也出现在此地,真的只是巧合么?

    陈砚父子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不停叩头:“冤枉啊太子殿下,小人怎敢收留刺客......”

    “爷爷,爹爹,出了什么事?”后门打起帘子,一个老妇人搀着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走了进来。

    “没啥事,大冷天的,你出来做什么?”陈砚道,“芊儿快跟奶奶回屋里呆着,这儿有我们......”

    看到一屋子凶神恶煞的官兵,娇柔的孕妇面露惧色,怯怯道:“是,孙女儿这就回去。”

    “等等。”陈砚指了指窗下的炉子,“芊儿的药好了,老太婆你端走吧。”

    “好......老头子你们醒着点神,别得罪了贵人。”老妇叮嘱了一句,端着药锅,和孕妇退了下去。

    梁焓看到这儿,摆手道:“不好意思老人家,是本宫搞错了,咱们走。”

    陈砚估计也没料到堂堂太子会向他道歉,一时愣在原地。

    一众官兵撤出了子午馆。袁统领领着一队御林军打马而来,奔到医馆外,向梁焓禀道:“殿下恕罪,末将带人追踪到城外山郊,发现那辆马车坠毁在山下,里面没有人。”

    “估计人跑了。”燕重锦问道,“袁大统领,可否带我去看看那辆马车?”

    “可以。”

    “本宫也去!”

    燕重锦翻身上马,淡淡道:“以殿下的骑术,还是免了吧。”

    梁焓:“......”

    袁统领思量了一番,对梁焓道:“殿下千金之躯,不宜出城,万一再被刺客盯上,末将实在担待不起。”

    廉王也劝道:“三弟还是先行回宫吧。父皇听闻你遇刺,心忧如焚,你该早点回去报个平安才是。”

    祝珩和顺天府尹也劝了一通,梁焓只得同意。三百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