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2章 枣仁酥和腊肠焖饭(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徐苍淡淡看向姜菀, 很快便移开?了?目光,并未多说什么。与他对视了一眼,姜菀只觉得此人虽然看起来很是严肃,但并不会?令人畏惧。

    正想着, 却听徐苍开?口道:“这位小娘子是平章县人吗?”他?在提到那个名称时, 语气是显而易见的?低沉。

    姜菀道:“先父母曾在那里生活, 后来?辗转到了?云安城。”

    徐苍微一颔首, 不再多言,举步便自姜菀身畔走过。徐望向着她点头示意, 很快也跟上了?父亲的?步伐。

    待两人走远,姜菀才在顾府仆从的?引领下去见了?顾元直。

    她将食盒搁在桌上, 说道:“伯父前几日说尝了?我做的?枣仁酥不错,今日我便又带了?些来?。”

    顾元直温和一笑:“你这孩子真?是细心。”他?揭开?食盒盖子,里面的?糕点?闻起来?很是香甜, 令人食指大动。

    他?有些感慨:“当年我暂住在姜家,姜家阿叔和阿婶日日都会?做一些不同的?食物?。那时刚经历过洪灾, 菜肉都很匮乏,他?们却也能把仅剩的?几样?东西做得?十分可口,让我从菜中也能吃到肉香味。”

    姜菀对祖父母没?什么印象, 但她记得?姜父也是有这样?的?本事。只是后来?, 他?病重, 无?法?再强撑病体?做饭。

    她轻声道:“阿爹尚未病倒时, 同样?是变着花样?为我们准备每日的?饭食与菜肴。”

    “阿荔有段时日很是挑食,许多东西都不肯吃,但阿爹却能靠着一手厨艺哄得?她乖乖吃下自己曾经最讨厌的?蔬菜。”

    顾元直沉沉叹了?口气, 道:“当年,你阿爹阿娘是何时从平章县搬走的??”

    姜菀努力搜寻着记忆, 道:“祖父母去世后,阿爹一心想要出去闯荡一番,便与阿娘一道举家北上,在许多地方都停留过,最后靠着一身本事在京城扎下了?根。”

    原本模糊的?记忆随着她的?回想蓦地变得?清晰,姜菀慢慢说道:“我记得?,阿爹说,他?曾听一位朋友说起过京城的?风光,心中很是向往。因此,他?便想着能努力在京城开?出属于自己的?食肆。”

    说至此处,姜菀情不自禁有些难过:“阿爹确实开?起了?食肆,可惜他?却没?能等到食肆越开?越大的?那一日。”

    顾元直久久不曾说话,姜菀抬眼看他?,却发现他?眼角有些泛红。

    他?侧头过去,许久才回转过来?,说道:“麓弟在京城的?那些年,恰好是我辞官离京在外?漂泊,我们便这般错过了?,以至于再无?相见之时。”

    “好在机缘巧合之下,让我知道麓弟有后,”顾元直看着姜菀,犹如在看自己的?女儿一般,“阿菀,你是个好孩子,麓弟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只是他?若看见你如今这般不辞辛苦,只怕更多的?还是心疼。”

    姜菀笑着摇头:“伯父,我不觉得?辛苦。虽然经营食肆这么久,遇到了?很多事情,但我还是乐在其中的?。”

    顾元直亦是一笑,端起桌上的?茶盏饮了?一口。

    屋内的?炭盆静静燃烧着,姜菀双手交握,正出神?地听着那声音,却听顾元直缓缓道:“阿菀,你从前说,你阿娘的?身世是个谜,可否向我详细说一说?这样?我也好托人去打听。”

    姜菀将徐蘅的?身世与仅存的?一些记忆片段尽数说了?,顾元直认真?听着,问道:“那她当初被你祖父母救下时,身上是否有什么玉佩首饰或是信物??”

    “当时阿娘被祖父母发现时,已经快要失去意识彻底昏睡了?,我记得?她说过,那时正是因为身上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祖父母才会?在阿娘病愈后也无?法?找到她的?家人,便收养了?她。”

    姜菀思索着道:“玉佩首饰?我从不曾见阿娘戴过。至于其他?的?,似乎也没?有......”

    信物??她顿住,忽然觉得?自己似乎遗忘了?什么细节。然而重重迷雾遮蔽了?思绪,苦思冥想也没?有结果。

    姜菀蹙眉,觉得?脑海中有一点?微弱的?记忆,但怎么东拼西凑都不够完整。她有些头痛地按了?按眉心。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顾元直顺手拿起窗边桌案上的?书合上,说道:“泊言走了?有四五日了?吧?”

    姜菀略微愣怔了?片刻,这才想起“泊言”乃是沈澹的?表字。她本能地点?头道:“算起来?,正好五日了?。”

    顾元直叹息:“他?此去,不仅是为了?完成天子的?嘱托,也是为了?昔年旧事。”

    姜菀想着沈澹说过的?话,问道:“伯父,沈......他?当年为何会?弃文从武,走上战场?”

    她见顾元直沉默不语,心中有些忐忑,不知是不是问到了?什么秘辛。

    许久,顾元直眉宇间?的?伤怀才淡了?淡。他?道:“这些年,泊言一直不敢见我,认为自己辜负了?我的?教导,可我何尝不知他?当初的?苦,又怎忍心因此而苛责他?。我恼的?是他?如此自苦,折磨自己。”

    “他?当年究竟经历了?什么?”姜菀轻声问道。

    顾元直道:“早年,泊言的?父亲年轻时曾驻守大景边境多年,震慑着那一边的?天盛。后来?战事平息,局势平稳,沈大将军便奉旨回了?京城。”

    “泊言生在京城,一直长到十几岁,在此期间?,他?便拜在我门下研习诗书,同时他?父亲也没?有疏忽对他?武学上的?培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