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鲜肉锅盔、紫薯米糕和芋泥麻薯丸子(第1/3页)
姜菀沉默了片刻, 不知该如何开口。这段往事涉及家中私隐,她有些踌躇不决。顾元直察言观色,温和道:“既然涉及小娘子家事,那我就不多问了。”
她笑了笑:“往事繁杂, 我有些不知从何说起。”
顾元直和声道:“无妨, 我也?只是?随口一提, 小娘子不必在意。”他说罢, 便止住了话头?,低头?吃起了碗里的面。
姜菀见他不再追问, 便去招呼其他客人了。她还真的担心顾元直继续问下去,阿娘的事情毕竟是?家事, 不便让太多外人知晓。
等她忙完,发觉顾元直也?已经离开了。
姜菀望着墙上那幅画,幽幽叹息。不知她何时才能完成阿娘的心愿呢。
第二日?, 姜菀再度去了县衙,向公厨管事了解县衙的人员数量和各自?的喜好、忌口, 从而为日?后的任务做好准备。
之所以选择去接下县衙的这门?活计,除了想要多赚些钱这个?朴素的愿望,姜菀还另有一番计较。
往后食肆要长久做下去, 如今的店面和规模自?然是?不够的, 她想着攒够足够的资金, 便可以想法子扩展生意, 要么?另选一处大的店面,要么?在如今的基础上再开设分店,就像俞家酒肆那样。若想采用这种经营模式, 名声的宣扬很重要。
而县衙便是?一条很合适的路子。一则县衙内的官吏众多,人脉也?广, 若是?自?己能通过县衙而树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再经由口口相传,也?能为日?后奠定好的基础;二则有了官府的认可,姜记的招牌便犹如有了护身符,倘若来日?有什么?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也?能够更?好应对。
所以,为了往后的富贵,姜菀宁愿辛苦一些。反正做点心也?不过是?一门?“兼职”,她也?不会顾此失彼。
姜菀今日?来县衙主要是?来做功课的。
青云县有县令一人,县丞两人,主簿两人,此外还有录事、佐、史各两人,余下大大小小的官吏,总共有百余人。这样庞大的地方,公厨自?然不可能只有几个?厨子。
姜菀事先也?打听?过,知道此次招工招的乃是?主厨。主厨负责拟定每日?的点心食单,与副厨商议好配比用料,再将?任务分配下去,共同完成每日?点心的制作。毕竟没有现代化?器具,若是?单靠她一人,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做出?大量点心。
负责接待她的公厨管事姓曹,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看起来很是?和气。曹管事领着姜菀去了后厨,向她介绍着基本布局和制作点心用得上的食材与炊具,也?向她引荐了负责点心制作的几位副厨。
几位副厨年?纪各不相同,但都较为年?轻,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七八岁。曹管事为他们?介绍姜菀时,余下几人都笑呵呵地寒暄,唯独只有一人面色不虞,满脸不屑。
“这位是?李师傅。”曹管事指着那人道。
李师傅大名叫李翟,是?个?二十多岁的郎君。他看见姜菀后便是?满脸的轻视,似乎不相信她这么?个?柔弱的小娘子能成为县衙的主厨之一。因此,当曹管事介绍姜菀的来历时,他轻哼一声,将?头?转到了一边,来了个?视而不见。
曹管事见怪不怪,并未多说什么?,只笑眯眯道:“小娘子,我另有一句话要嘱咐你。虽说县衙暂且选了你做点心的主厨,但你还有五日?的考察期,若是?这五日?内有超过半数的人对你的点心不满意,那么?我们?只能另选贤能了。”
姜菀表示理解,官府嘛,要求高一些、严一些也?属常事。
说完正事,曹管事也?闲聊了几句。谈话间,他对姜记食肆也?略知一二:“我家娘子曾在贵店办过......办过......”他费劲地想了想,说道,“嘉宾笺。当时她是?听?永安坊的旧识随口说起,便对这笺很感兴趣,还说店主是?个?年?岁不大但很有想法的小娘子。”
姜菀笑道:“一点微不足道的想法,谬赞了。”
曹管事说了此话,另外几名副厨立刻也?搭上了话:“经营食肆是?不是?很累?”
“姜娘子,那个?‘转盘抽奖’是?不是?你最先想出?来的?”
姜菀一一回答着,很快与众人也?熟悉了起来。唯独那个?李翟没有加入他们?的讨论,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
她看了眼李翟,正想说什么?,另一位名叫兰语的女副厨拉了拉她的袖子小声道:“姜娘子不必在意,李师傅一向如此,对谁都是?这个?样子。”
姜菀笑了笑:“好。”
她打量着县衙后厨的布局,发觉皇城脚下的衙门?就是?不一样,不论是?工具还是?原料都应有尽有。各种新鲜蔬果和各类面粉米粉任君挑选,几乎可以满足任何点心的制作需求。
姜菀看了一圈后心中有数,向曹管事道:“不知县衙诸位郎君素日?的口味是?如何的?可否看一看从前的点心食单?”
曹管事很爽快地取了一本厚厚的册子,说道:“小娘子尽管看就是?。”
姜菀翻开点心册子,着重看了近期的单子,发觉县衙的点心供应很有规律,每日?一道甜口、一道咸口,外加一份饮子,根据季节不同而有冷热两种。
曹管事见她看得认真,又道:“其中,林县令不喜甜食,因此每日?需要单独为他准备两份咸口点心;孟主簿最喜甜食,每日?需要为他准备两样甜口点心。”
姜菀一一记在心里,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曹管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