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言情文里考科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 丁班(二合一)(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样也还端正高大,学识也过得去,上回童生考试就通过了县试和府试。但他,不是人!”

    她长长的叹了口气,对吴旭讲了赵光是如何觊觎她姐姐容婷美色,想要强纳为妾的。又是如何将自己和妹妹踩入水中,害的妹妹溺亡自己差点身亡的。又是如何指示路人替他遮掩的。还有赵光的父亲赵秀,作为溪岗里里长,是如何残害百姓的,又是如何被知县潘峰发落的,一家人又是如何夜深人静悄悄逃到丰宁县的……

    吴旭听完,吃惊的嘴都快要能塞下一个鸡蛋了。

    容景口中的赵光,无论是年龄、样貌、学问还是居住地,无疑都和崇明社学中他熟悉的点恩兄完全符合。

    但是,他和赵点恩相处好些年,并没有发现赵点恩是如此坏的人。相反,赵点恩厚道、温和、乐于助人。

    可是,赵点恩在督学面前揭容景的身世,此事确实不怎么地道。还有,容景进入崇明社学这么多天,赵点恩一直躲着容景,这也就罢了,而且他还让自己和其他人别和容景接触,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难道,容景说的那些,都是事实?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岂不是一直都和条毒蛇在一起而不自知!?

    想到这里,吴旭只觉得满背冷汗。隔了好几秒,他才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道,“那这赵光,你可知道他现在在何处吗?”

    容景歪了歪脑袋,“不知道,他们赵家在我们那里人人喊打,都没人愿意再提起他们。估计他在丰平县的哪个学堂吧。”

    然后,她又义愤填膺道,“或许他转了户籍,这次的院试我遇不上他,但明年乡试,我一定会狠狠压他一头。”

    “我一定会比他先取得进士资格,先入仕为官,然后彻查当年妹妹溺亡一事!”

    看着眼前的孩子满脸悲愤,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战胜仇人,日后再制裁仇人,吴旭有些着急。他很想告诉容景,赵光已经在督学面前揭了你容颐后人的老底,让督学厌弃你,在科举场上封杀你,还让崇明社学的学生排挤你,孤立你。

    但他却不能说,一来容景的遭遇只是容景的一面之词,而他和赵光是老交情了。二来,他还不能完全肯定,容景口中的赵光,就是崇明社学中的赵点恩。正当他急的抓耳挠腮之际,一道声音传来。

    “吴旭,你怎会在此处?好哇,你居然逃课!”

    吴旭抬头一看,就见怒气冲冲的贺山长朝自己和容景走来。

    吴旭吓得连忙行礼。

    贺山长冷哼一声,“吴旭,自己滚去领戒尺二十下,等我回来要是没打完,加倍!”

    吴旭应了声是,飞快的跑了。边跑边在心中吐槽,这里是学生的宿舍,贺山长平日里很少造访此处,今天是怎么了?

    难道和容景有关?一想到容景,他又想到赵光,瞬间感觉心中有蚂蚁抓爬一般,让他心痒难耐。不行,赵光的事情,他一定要尽快查探清楚,不然他没法安心读书……

    吴旭没猜错,贺山长果然是为容景而来的。

    贺山长看着容景手里提着沉甸甸的布包,捋着他长长的山羊胡子,沉吟片刻道,“容景,你是去找大宗师吗?”

    容景点头应是,贺山长这是明知故问了。

    “关于大宗师,你都知道些什么?”贺山长又问,他眉头深深皱,显然有些担忧。容景前几日来找过他好几次,他都找各种借口不见。因为他知道,容景或许知晓了林霄和容颐的恩怨,来找自己讨要主意。

    但是今天,他听说容景提着东西离开崇明社学,他还是决定过来看看。

    容景想了想,道,“报道那日回家后,学生同父亲说起此事,父亲告诉了学生大宗师和曾祖的过往。是学生的不是,当时太过紧张,忘了说出曾祖。”

    “也怨不得你。”见容景坦诚老实,贺山长眉宇松动几分。一来当日容景被谢骞和方薇欺负,情况很是紧急。二来介绍家人,一般只言及在世者。

    “那么,你见到大宗师后,要说些什么呢?”贺山长继续问。

    容景正色道,“学生是崇明社学的学子,大宗师是一府的学政。学生前去,只请教学业问题。”

    她不会主动提起前尘往事,一来她也不知道其中是非曲直,二来,她作为容家的后人也好,巴府的学生也好,无论是站容颐,还是站林霄,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贺山长闻言,神色终于彻底松动下来,“你能这样想最好。”

    他之所以过来堵住容景,就是怕他要么为了维护祖先对林霄出言不逊,要么为了自己的科举路顺畅大力批判容颐失了气节。没想到容景聪明的避开了这些,可谓进退有度。联想到他报名那日的表现,贺山长更是觉得此子若是能顺利过了林霄那关,日后必成大器。

    他叮嘱道,“你且把礼节做到,剩下的不必强求。”

    “学生多谢山长教诲。”

    告别贺山长之后,容景不再耽搁,立刻离开了崇明社学。往锦州城的州学奔去。幸而锦州城的州学离崇明社学不远,步行也只需一个时辰不到。容景赶到的时候,正是日上三竿。

    县学、州学、府学与崇明社学这类私塾之流不同,属于官办学校,里面的学生至少是童生,基本都是秀才,甚至还有举人。除了给学生上课外,官学对学生更多的是管理,如按期考校,纠察他们的日常言行。所以不少学生在规定的日期里会在官学度过,其余时日要么去私塾要么自己看书。锦州城的州学中,就有几个秀才是崇明社学天字班的学生。

    锦州城的州学比崇明社学更大更气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