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渊?
杨坚眯了眯眼, 神色中透出危险的气息。
但他也没真的把这件事当成什么很不得了的事情,李渊现在还不满二十岁,即便是出身名门,德才兼备, 还是独孤伽罗的亲侄子, 但想解决掉他也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但杀了李渊真的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杨坚心里很是没底。
回到皇后寝殿时, 殿中只有独孤伽罗一人, 她屏退了左右,显然是有要事要和杨坚商量。
杨坚也很自然的走到了她的身前,两人默契的都没有再提凌晨发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
很明显,独孤伽罗也应该也听见了天幕里所说的话。
有了更重要的事情, 就没有人再在乎昨夜的宣华夫人了。
人嘛, 总是这样, 他们成婚这么多年, 也不是从未闹过别扭,更不可能没有一点嫌隙, 何况现在都已经是皇上和皇后了,能和和气气的过到现在,有些事情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换句话说,凑合过呗,还能离咋滴。
独孤伽罗见杨坚进屋, 放下手里捏来捏去的一个镯子,径直向他走去,随后拉着他在软榻上坐下。
她问:“李渊的事情, 你打算如何处理?”
杨坚不知道独孤伽罗这意思是想让他处理李渊还是想让他放过李渊。
于是, 他就装作没想好的样子一般,说道:“你呢, 你怎么想的,李渊毕竟是你姐姐的儿子,又是唐国公,就为了这样的理由杀了他的话,恐怕不妥吧。”
独孤伽罗倒没有那么的在意这个侄子的命,只不过天幕关于杨坚的盘点,也算是结束了,而那些注定会影响国运的人,比如李渊、杨广,也该有一个他们的结局。
她是陪着杨坚从两年前的天幕预言中过来的,深知这道天幕的威力以及准确性。
即便杨广是他们的亲儿子,且年纪尚小,还有挽救的机会,那李渊却绝对不能放过。
独孤皇后看了看杨坚,他的神色里满是疑惑,好像真的只是在问她的意见,目光相接的那一刻,又闪过一丝试探。
她忽然想起当初帮助杨坚稳固势力,逐渐走向至尊之位的那些时刻。
于是,她开口问道:“当初,你是从什么时候有了夺位之心的?”
显然,这是意料之外的回答,杨坚没有做好准备,只是在问题问出来的那一刻些微怔住,然后很久很久,都没有说话。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或许连他自己也忘了。
宇文邕的身体不好,杨坚不是在他死的那一刻才发现的,很多年前他确实没有夺位的野心。
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是天幕在逼着他往前走,所有的事情都好像是他不得不做一样,成为辅政大臣,被迫结党,离开京城,又回朝辅政,最后顺应天命夺得皇位。
但是在这些过程中他痛苦过吗?
不仅没有,甚至享受这一切,而且在谋权篡位的过程中,因为天幕的提前告知,他还可以给自己一个绝妙的理由,那就是他所做的一切本来就应该发生。
没有人逃得过权利的诱惑。也许在天幕说出李渊两个字时,他或许就已经做好了夺位的准备了。
李渊虽然还很年轻,但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思维能力,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他不可能在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无动于衷。
有皇帝命的人,大多都不好活,除了杨坚以外,还有很多很多的人想要他的命,说实在的杨坚其实还没有彻底觉得要不要杀他。
毕竟李渊代表着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他身后陇西的势力,并且如果就这么把他杀了,那朝臣会不会担心,下次天幕又提到谁的名字,又被杀了?
但时候人人自危,都想着保命,谁还会好好为朝堂效力。
只不过,杨坚也绝对不可能放任他不管。
他不知道独孤伽罗是想要提醒他还是别的意思。
杨坚说道:“那下旨赐死李渊?”
独孤伽罗有些惊讶,但她否定的摇了摇头,似乎觉得这个决定不妥,她说:“还是让他回陇西吧,给他一个虚衔,就还做唐国公,废除他手中的一切权利,能够在陇西安安分分的度过一生就行了,也算我这个姨母最后还念一点血脉亲情。”
杨坚点了点头,同样她的做法。
这也是他原本的打算。
他和李渊倒是没什么血亲可顾,只不过有时候他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把人逼急了,只剩死路一条,人家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很多时候他都在想,当初宇文赟如果不是那么发疯想要他的命,又不那么作妖失掉了民心,还短命,他真的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登上皇位或者取得成功吗?
也许不会。
整日里担心自己会死的恐惧感是一种强效兴奋剂,催着人不断的往前走。
当初就算离开了京城,杨坚也总是惴惴不安,生怕哪天一道赐死的圣旨就送了过来。
作为过来人的杨坚决定给李渊留一线生机,让他苟延残喘,了此余生。
有时候看不到希望的希望,会比绝望更加痛苦。
独孤皇后在说李渊的事情时十分的平静。
缓了一会儿,她想起了杨广。
也不是这时候才想起的,只不过比起李渊,这可是她的亲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