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期有一位学者易白沙提出的,而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早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持一种批判态度的,董仲舒新儒学作为维护封建社会巩固统治的思想工具,自然会受到猛烈的批判,所以‘独尊儒术’这个说法从我们今天学习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的。”
新文化运动?
又是一个新名词,嬴政从来没有听过,不过听上去感觉也是思想层面的解放运动,好像还是很排斥传统文化的思想运动。
什么样的运动会如此排斥传统文化?嬴政有一点好奇,他在笔记中记下了这五个字。
屏幕中,又继续强调到:“因此,新教材将‘独尊儒术’改为‘尊崇儒术’,是较为合理的,说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将新儒学推崇成为官方认定的正统,并没有完全禁绝其他学派思想的流传。”
林老师讲到这里,总结道:“从这个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处理一些细节知识点的时候更为严谨和考据,同时也能看出一些学习历史的思维倾向,就是尽量避免历史观点的极端化,一定要站在论据充足、论证翔实、辩证唯物的前提下分析历史、研究历史。”
“我们这一届同学虽然用的还是旧教材,但是我们要面临的却是新教材对标的新高考,因此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研究新旧教材的一些区别,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新高考的考察方向。”
总结完新教材的变化趋势,林老师又回到了本节课的内容。
“虽然从刚才的探究中我们发现,汉代并不是完全禁绝其他学派的思想,但是在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是在不断增强的,尤其是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思想方面的措施,更是强化了儒学在汉代之后的正统地位。”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汉武帝除了采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还有那些推崇儒学的措施。”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这里反映出汉武帝即位后,广泛任用儒家学者入朝为官,甚至封侯拜相,提高了儒生的政-治地位。”
“另一方面,汉武帝还在中央设立了太学,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由国家出面组织建立,为朝廷培养人才的官方教育机构,太学中使用的教科书都是儒家的经典,太学中的教师都是精通儒学经典的博士,太学的建立既体现了汉武帝对于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也体现出儒学教育的系统化和官方化。”
“同时,不仅在中央,汉朝在地方各个郡国也设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再加上民间的私学,都为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提供了培养人才的机构。”
“从此,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兴起了学习儒学的风气,而儒学也在官方的不断推动中成为被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在民间,儒学也由于社会风气的变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林老师在讲完汉代儒学的意义之后,对儒学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期的发展做了个简单的总结,然后说道:“学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种源远流长的思想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吸收其他思想并完善自身,从而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进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表现,同时又能反过来影响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林老师左拐右拐,最后居然还是能和历史学习的基本理论联系在一起,嬴政表示挺佩服的,哪怕他一开始还不是完全透彻的理解这句话,现在也已经理解的七七八八了,用林老师之前上课吐槽过的话来说,他这是快被林老师成功洗-脑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引用资料文中均有标注感谢在2023-04-20 14:49:21~2023-04-21 11:42: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eanhellome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