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腹黑太子伪装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7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辉儿勤奋好学, 脑瓜子又聪慧,一段时日不见,他竟能将枯燥冗长的诗文倒背如流。

    姜念兰毫不吝啬地对小家伙大夸特夸, 而?后?问辉儿想要什?么奖励。

    辉儿挠了挠头,小声道:“我想出宫玩,可?以吗?”

    辉儿正是爱玩的年纪, 整日困在宫里, 确实憋闷了些, 带他出去解一解闷, 也是?个不错的决定。

    她转头,想让去春香打听京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衣袖被猫儿大?小的力道轻轻拽了下。

    辉儿小心翼翼地问:“姐姐,我们可以去澎光湖吗?听说那儿能泛舟, 还有?厉害的大?哥哥们舞文弄墨,我想去观摩观摩。”

    说到“大?哥哥”,他眼睛亮晶晶的, 显然对他们十分崇拜。

    姜念兰轻轻刮了下他的鼻头,调侃道:“小书呆子,都应你。不过,你是?怎么知道, 澎光湖有吟诗弄墨的大哥哥?”

    辉儿一脸懵懂道:“我过来时听扫地宫人说的, 不过她们除了说大?哥哥文采厉害, 还说大?哥哥们各个生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就算只是?一度春风, 溺死也无?憾唔……”

    姜念兰忙将他的嘴巴捂住。宫人嘴不开壶说的荤话, 竟让辉儿无?意间听了去。

    她想带辉儿出宫,自然要经过昭成帝首肯, 昭成帝却不放心她离开眼皮底下,但望进?女儿期待的眼神,拒绝的话就说不出口。

    姜念兰知道,上元节的拐案让父皇心有余悸,即便里里外外安排妥当,她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父皇仍放不下心。

    姜念兰揽着昭成帝的胳膊撒娇,“父皇放心好了,您派了这么多暗卫保护我,我不会有?事?的,我也不会贪玩太久,一定尽早回来。”

    昭成帝紧崩的脸总算缓和了下来。

    三?日后?,正巧是个风和日丽的大晴日,几人乘着一辆青篷马车,低调地出了宫门。

    姜念兰一早让人打探好了澎光湖的情况,泛舟晌午开放,她们早早赶去,只能先找个茶楼候着,于是?改变了计划,先在商街逛逛,给辉儿新添几本书籍古画。

    “公主……小姐您看,这画像上的白鹤栩栩如生,好似能从画里走出来一样。”春香指着一家?字画铺前挂着的画像,满眼惊讶和欣赏,“这画布的材质也不错,摸起来顺溜光滑的。”

    店家?一听就乐了,两撇小山羊胡须一蹦一蹦,咧嘴笑道:“小娘子可真是有?眼光,不瞒你说,这可?是?我们店里的招牌画,而且这画的作者可大有来头。”

    店家?一番故弄玄虚的话,吸引过来不少?路过的客人,在店门口围成一圈,催促老板快些讲作画者的来历。

    店家?轻咳一声,端直身板,语气昂扬道:“单从这幅画的构图来说,就能看出是?名门大?家?的手笔,且潜修画技几十年载的水准,其实不然,这幅画出自一名不到弱冠之年的青年才俊之手。”

    “那不就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小子吗?我看这画也没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就是?,乍一看不错,其实仔细看看,还是?有?很多瑕疵,我一眼就看出不是大家之手了。”

    众人并不懂画,只是?他们以为的名门大?家?,其实只是?个年轻郎君,就忍不住对画作百般挑剔、鸡蛋里挑起骨头来,人人都能上前插上一嘴。

    店家早知会有这个结果?,以指点唇,轻“嘘”了声。

    “若知晓他的身份,你们就不会瞧不起这位年轻郎君了。”

    群众又冷嘲热讽了几句。

    店家索性掀开挡住下部?分画的黑布,指着落款的署名和章印,雄赳赳气昂昂道:“你们听好了,这幅丹青,出自皇宫里那位,五步成诗、妙手无双的太子殿下。”

    “真假?”

    “原来是?出自太子之手,难怪我和那位小娘子感同身受,这画惟妙惟肖、画中有?诗,不愧是才艺卓绝的太子殿下啊!”

    原本轻蔑不屑的,都改口说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都纷纷上前对画作赞不绝口。

    姜念兰一听到丹青出自太子,挤上前仔细看了几眼。

    春香夏凉都不识字,小声问道:“小姐,这真的是?我们殿下画的吗?”

    她们不敢相信,太子的丹青竟会流入不知名的小画铺里。

    有人蠢蠢欲动地向店家问价,店家?比了个手势,众人纷纷落败地退下去,店家?扬着头颅,不肯在价格上让步一步。

    这时,来了个家?世阔绰的,对“太子殿下的丹青”这一头衔很是心动。

    见待宰的羔羊主动将脖子送上了刀架,姜念兰忍不住开口道:“店家?,这章可?仿,字迹也可?仿,你如何证明,这章吟和署名,就是出自太子本人?”

    狂热的买家?一听这话,眼神清明了不少?,道:“对啊,你得给我一个证明,不然我花高价买回去的画,根本不是?太子所出怎么办?”

    店家?仍旧趾高气昂,一副“画就是?真的,爱买不买”的架势,买家的心又开始动摇了。

    姜念兰叹口气,决定好人做到底,继续道:“你既拿不出证据,还想顶着太子的名头卖高价骗人,我就只能戳穿你了。这个字迹,根本就不是太子的。”

    “黄毛丫头,少在这儿满口胡言!”

    “非是?我胡言,而?是?我曾见过太子的笔迹。不知各位可曾记得,太子曾在三?千明灯中,亲笔写了几百张字条,张弛有?度、笔锋利落潇洒,与你这画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