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随军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八章 旅馆一夜(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嘿,坐三天火车来打野。◎

    二月末倒春寒, 咸阳这边的气温仍是偏低,白天不觉得什么,夜间能明显感到气温的降低。

    小旅馆的被褥不够厚又潮潮的, 心细的蓝巍想着杨思情夜里睡觉可能会打寒颤, 便去前台找老板娘再要一床被褥。

    傍晚订房住宿时他就引起老板娘的浓烈兴趣, 一开口,老板娘就听出这是打京城来的军爷, 脸上立刻换成肃然起敬的表情。

    这个年月的口号就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老百姓对当兵的态度总是要更憧憬和崇敬些,而离主席同志最近的京城兵,老百姓的憧憬和崇敬值翻倍,尤其陕西还是革命老区。

    北京的老百姓早已见怪不怪军人, 大街上随处是穿军装的, 那种拥军情绪比不上外省浓烈。

    老板娘冲他客气地笑:“同志,小夫妻咋还盖两床被子?”

    她说的是带关中口音的塑料陕普,言语间有些调侃意味。

    蓝巍笑得很亲民:“被子有些薄, 怕她夜里睡觉着凉。”

    老板娘大为惊讶:“咦!不是自己要盖,是给媳妇加被子,你们京里男人晓得疼女人,额们这儿滴男人凶滴hin。”

    农村都有打老婆现象,越穷越偏远的地区, 这种现象越普遍。

    蓝巍笑笑不予评价。

    老板娘又说了:“同志, 加一床被子要加五毛钱。”

    崇敬解放军同志归崇敬, 钱还是要照收不误滴, 连个折扣都没有,精神上的“崇敬”在物质面前一文不值。

    蓝巍同意加钱。

    老板娘多赚了五毛钱,喜眉笑脸地去抱来被褥交给他。

    房间里的杨思情坐在床边上,埋头拿钩针钩着她的至今未完工的水杯套。

    之所以至今未完工,是因为她前头失败了几次,只得从头开始钩。

    在总结前面几次失败的经验之后,她钩到手头这只才算顺利钩下来。

    这次出远门一并给带了出来,既为赶进度,也为解解闷。

    她还顺便知道了自己高中那会儿为什么不能坚持把围巾织完。

    答:缺个送围巾的男朋友。

    跟给自己织围巾相比,当然是给男朋友织围巾产生的驱动力又大又持久,是吧。

    一想到水杯套钩好后套在蓝巍的水杯上,他每次喝水都要握一遍,她心里就咕噜咕噜,喜得冒泡。

    这么点小事就高兴,二十郎当岁的小姑娘可真容易满足。

    蓝巍抱着被褥回来。

    杨思情抬头睇他一眼又埋头回去:“人家真的肯多给你一床被子啊,还是军装好使。我们那边有个词叫‘刷脸’,搁你这儿应该叫‘刷军装’。”

    刚才他说要去找旅馆的人再讨一床被子,她一口咬定人家不会给的,现在被子被他抱回来了。

    “军装不好使,好使的是钱,加一床被子要加五毛钱。”蓝巍实话实说。

    “五毛钱!去抢啊!”杨思情讶异地瞪眼。在这里小半年住下来,潜移默化间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物价,五毛钱都够她在北京买两个薄皮大肉包还有得找,“我怀疑这家旅馆是故意在房间里放这么薄的被子,好让住店的人多加钱拿被子!”

    她对无故损失的五毛钱很是愤愤不平,完全失去了几个月前制霸七零国营商场时败家娘们的风范,潜移默化真是种可怕的力量。

    蓝巍则显出两袖清风般的淡然:“出门在外,钱当花则花,重要的是你能睡暖和。”

    最后的话无异于一把梳子,把杨思情身上炸开花的毛梳得服服帖帖,却听她亲热地小声骂:“人家说多少你就给多少,你不会跟人家讲讲价?大冤种。”

    嗯,杨姐越来越有一个家庭当中财政大臣的内味。

    之后蓝巍拿出一路上都在看的俄文小说,上床背靠墙壁,一条腿伸直,一条腿弯起来,继续往下看小说。

    小说是原文《战争与和平》,有英汉大词典那么厚,里面的俄文密密麻麻,堪称天书,十分劝退。

    他在火车上第一次拿出这本书时,杨思情随手翻了翻,暗暗咋舌,默默缩回爪子,老实钩自己的水杯套,感慨她跟蓝团长的差距就是水杯套和《战争与和平》的差距啊。

    杨思情也躺倒,头枕上他的腹部,把水杯套举到脸上钩。

    两人间从容安宁的氛围让她的心绪渐渐安定下来,加上原本的舟车劳顿,她没钩多久,上下眼皮就开始打架。

    停下手头动作,闭上眼,很快进入黑甜乡。

    她还做梦了。

    梦见自己在颐和园冰场上驰骋,不停变换各种高难度滑冰花样,围观冰客无不看得瞪大双眼、啧啧称奇,冬日透明的阳光照在她身上暖融融的。

    她在冰客们惊叹的目光中永不知疲倦地滑啊滑啊滑啊……滑醒了。

    其实是被窗外不远处汽车站的汽车鸣笛声吵醒的,醒来发现自己被蓝巍的一条手臂揽抱在怀里。

    原来带给她温暖的不是冬日阳光,是蓝巍。

    窗外仍是黑洞洞的天,窗玻璃上仍映着路灯稀薄的亮光,汽车站的汽车已经开始跑动,楼下也有人活动的嘈杂声,她估计现在应该是早上四五点钟。

    一看手表,五点刚过。

    这个年月的社会人晚上没啥消遣,普遍都是睡得比狗早、起得比鸡早,早上四五点钟就睡够觉,起床开始一天的劳动,据说清朝皇帝就是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