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随军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七章 出发(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杨思情这个替身要去正主老家历劫,该来的总会来的。◎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母猪要上树,杨思情这个替身要去正主老家历劫, 该来的总会来的。

    阳历二月十四元宵节过后, 蓝巍到海淀火车票代售点买前往陕西咸阳的火车票, 二月末动身。

    既然这一劫躲不过,杨思情不再纠缠他去弄假证那些东西, 死心塌地等待发车时间的到来。

    至于到杨思情B老家后应该怎么行事?

    她跟蓝巍商量出来的结果就四个字——随机应变。

    只要时空管理局的魔法靠谱,她就是杨思情B, 她就是杨家唯一存活的根,她需要户口本结婚,那个嫂子再怎么不肯给,最后也是要把户口本给她的,无非就是在给的过程中搞些刁难人的小动作罢了。

    要是他们一个未来人、一个大团长,连个不识字的农村寡妇都摆不平, 作者就该考虑换男女主了。

    时间走到动身这天, 蓝家警卫员小何开吉普车载他们到北京火车站,小何就是去年帮蓝巍送情书到中关村宾馆给杨思情的那个小战士。

    北京火车站位于东城区,于1959年通车运营, 使用至今已有60年,一直是全国铁路客运的重要枢纽。①

    建筑物这种东西不像人,十年能让一个人变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但一百年也未必改变得了建筑物的原始样貌,只要不是偷工减料。

    杨思情踩上站前广场, 遥望北京火车站的两座大塔钟, 心神不免打个恍惚, 沉浸在一种时空错乱的情绪当中, 就是那种有点感伤又有点激动的复杂情绪。

    小何帮蓝巍把行李搬下来,完了蓝巍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何,麻烦你了,你回去吧。”

    小何:“蓝团,那我走了,祝你陕西之行一路顺风,早日回京。”

    蓝巍:“嗯,我们办完事就回来。”

    两人互相行了军礼。

    小何开车回去。

    蓝巍两手提着行李走到杨思情身边,拿手臂碰碰她:“思情,我们进站吧。”

    杨思情把他手里几袋装着各种吃食的网兜分出来由她提着,与他边走边说:“蓝巍,北京火车站直到五十年后还在用呢,我以前来这里坐过很多次动车。回忆的后劲太大,刚才我差点哭出来。”

    “那等我们从陕西回来,你自个儿在北京站睡一宿,好好跟这座车站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你别以为我不敢,我太平间的停尸房都睡过,还有什么地方不敢睡?”杨思情气势很大、很轻快地说。

    对于穿越到七十年代的起始点是在停尸房这件事,她从一开始的晦气到现在已经被她当成自己人生当中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笔,每每提及,脸上都要露出骄傲的快意。

    蓝巍揶揄她说:“我估计要听你拿这个事儿吹牛吹一辈子了。”

    “是事实,不是吹牛,两辈子你也得听着。”

    “好,就这么愉快地说定了,下辈子你还来找我。”蓝巍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把她下辈子也预定了,正好称了他的心。

    北京火车站在当年是集全国之力建造的,车站大厅有四部大型自动扶梯,候车大厅是沙发座椅,各种设施一应俱全。②

    他们走进车站大厅,杨思情新奇地左看右看:“蓝巍,才早上六点多,车站就这么多人。”

    “年关刚过不久,他们这是要离家奔赴各自的岗位去了。”

    他们搭自动扶梯到二楼候车大厅,找到检票口,检票进站。

    蓝巍买的是最早班次的卧铺,来到站台后直接登上列车,找到对应的卧铺车厢。

    一间卧铺车厢住两个人,上面床,下面沙发椅,两张沙发椅中间有张小桌子,桌上有暖水壶、茶杯等物件。

    杨思情觉得比未来高铁卧铺的配置还要高档,双手合十,眉飞色舞地朝蓝团长一拜:“感谢军爷买这么舒服的票给我坐,肯定不便宜吧。”

    蓝巍曲起食指勾挑一下她的下巴:“跟我客气了不是,我的钱不给你花给谁花?”

    七十年代坐火车,买票的情况大概分成三种:

    硬座不需要介绍信;

    软座需要介绍信;

    卧铺需要介绍信+行政等级。

    所以想买一张卧铺票,光凭介绍信是没资格买的,购买者还需要达到一定的行政等级。

    蓝巍的行政等级买两张卧铺票绝对足够了,他们从北京南下去陕西需要坐72小时火车。

    今天要是没有杨思情,他会直接买硬座票,能省则省。

    有了杨思情,那就怎么舒服怎么来。

    七点,广播响起歌曲《东方红》,列车轮轴一点点运转起来,摩擦着铁轨,发出哐哧哐哧哐哧……的声音。

    三天后的中午,他们在咸阳火车站下车,转坐长途汽车到杨思情B老家所在的小县城。

    杨思情坐火车住的是舒舒服服的高级干部才有资格坐的卧铺车厢,好吃好睡,在三天的火车行程当中活跃得像只花果山的猴子,每天都要从车头疯玩到车尾好几趟。

    哪想一坐上破烂的长途汽车,她这只猴子就不灵了。

    汽车里挤满灰头土脸的关中农民和他们的鸡鸭猪仔等各种杂物,气味恶臭难闻,汽车本身还有浓重的汽油味,混合出一种地狱级别的味道。

    杨思情坐在里侧靠窗的座位上,痛苦地闭着眼、皱着眉,脸色跟发黄的老青菜有得一拼,衣服里面早已憋出一身冷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