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献给敌国疯批太子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2章 为何心悸(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长乐宫。

    叶涟将镇南王传来的信摆到桌上。

    日光煌煌,薄纱笼罩似的覆在少年面庞。

    清隽、自持。

    燕泽玉比年前沉稳许多,像是从懵懂的少年一夜长成,如今已不再需要他帮忙解释信件所书文字的含义,甚至能一语中的地指出其中关键。

    看完满满一页小楷,燕泽玉擦燃火折子,将特质的信纸捻起放到猩红火点之上。

    少年面无表情地凝视着信纸,瞳孔中跃动着零星火光,晃悠悠,直至攀援而上的火舌将将要燎到白皙指尖才松了手。

    “镇南王口中的线人……?”他只是觉得不可置信罢了,信件中一字一句都把答案指向了那个人。

    果然,叶涟似乎已经在来之前查过,问道:“殿下可知在翰林院任职的费侍郎。”

    “知道。费家的小儿子,费西元。”语调恹恹,燕泽玉指尖敲击着茶盏,发出一阵规律的轻响。

    叶涟见状凝滞半刻,继而道:“殿下可是跟费公子有过节?”

    燕泽玉之前没告诉叶涟有关费西元的事情,毕竟这事儿说来说去不过是醋坛子打翻,说出来面子过不去。

    “没。”他摇头否定了与其‘有过节’的说法,“费西元送了块玉佩给我,但是……”

    “什么玉佩?”叶涟眉头紧蹙着,“但是什么?”

    “但是……被辛钤给收走了。”后半句被他说得含混不清,叶涟分辨一番倒也听得懂。

    “辛钤拿那枚玉佩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玉佩?”叶涟似乎有些急切,大抵是觉得那玉佩里有什么必要传递的信息,但念着辛钤与他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还是勉强压住情绪。

    “上面雕刻的纹案是双鱼海棠,寓意金玉满堂。似乎没有什么别的特殊含义。”

    “不管如何,那枚玉佩若是能要回来更好。”

    “……嗯。”默了默,燕泽玉还是应下了。

    “如果有机会,能将费西元约出来见一面最好。”

    脑海中闪过那条莹润黑亮的串珠以及辛钤不留情面的动作……

    “再说吧。”他终究没答应约见费西元。

    但事与愿违,消失好几日的费西元突然又出现在了翰林院。

    燕泽玉一如往常与辛钤一并来翰林院时,远远便瞧见了白衣翩翩的费西元。

    费西元身形算不得很高,大约比燕泽玉高个一两寸,但身姿挺拔,染着费家千金万银养出来的贵气。

    遥望一眼,费西元在翰林院一众苦读书生中颇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

    显眼极了。

    辛钤自然也看见了。

    目光略扫而过,男人没说什么,只是牵着他手腕的力道略微重几分。

    入了正屋。

    两人默契地没提起旁人。

    今日任务稍繁重几分,需得清点从各个官员府上募捐而来的金银数量,统筹记录,过几日再转交给兵部。

    辛钤当日朝堂之上敲山震虎的手笔的确响亮,何璋下大狱后虽说被二皇子捞了出来,但断了一条腿,人差不多也就废了。

    众臣见此活生生的例子,也不敢捐少了,特别是手脚不干净、有把柄被人拿捏得官员,更是捐款捐物,大抵是打着破财消灾的心思。

    是以,这些募捐上来的钱财远远多于拖欠的军饷。

    具体清点的活计当然不必太子亲自来,辛钤只用在一旁监督便好。

    燕泽玉在矮桌下戳戳对方的封腰,辛钤顺势看过来。

    “多出来的银两……你打算怎么处理?充入国库吗?”他低声道。

    燕泽玉话说得小声,再加上太子所坐的位置与下面隔着一段不近的距离,下面进行清点工作的人都没注意到他们上面的动作。

    辛钤摇头,炽热吐息扫过耳廓,低磁的嗓音轻缓地,“充入国库不是便宜他了?”

    耳根子痒嗖嗖的,他支起腰杆往旁边挪挪,顺带用余光斜睨了眼辛钤的神色。

    一本正经的。

    似乎方才耳廓上类似舌尖触碰的湿热感只是他的错觉。

    敛下眉睫,燕泽玉盯著书案上摊开的账本,默默道:“那你打算如何处置这笔钱?”

    “本就是用作补贴军饷,先将钱留在兵部。”

    辛钤没再逗他,扯了张空白宣纸来,抻平整置放与桌面。

    燕泽玉疑惑瞧着对方的动作,“留在兵部?”

    “兵部王统领会帮我保管好这些钱财的,有需要时便可使用。”

    燕泽玉这才想起之前提起过的王统领,愣了半刻,骤然反应过来:“可以使用?你、你这不是中饱私囊?跟下狱的何璋有何区别?”

    他有些不能理解。

    明明辛钤叫他读的那些书本,都教导为官清廉、为政亲和,但辛钤为何……

    男人将方才抻平整的宣纸用震纸石压好,像是没听见他的疑问似的,自顾自在略微泛黄的宣纸上提笔。

    燕泽玉本以为对方要写字,但没想到却是作画。

    辛钤落笔提按干净利落,很快,两尾金鱼戏水的画面跃然纸上。

    这是燕泽玉第一次看辛钤作画。

    意外的,画技不错。

    池水略显浑浊,依稀能透日光,光影下澈,鱼影绰绰,漫布石上。

    “辛萨如今的官场,便像这池子,气数将尽的局势,清廉反倒是罪过。”

    “浑浊一点未尝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