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夜暗渡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 64 章节(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那在京都作乱的一直是靖国公,司礼监反倒成保护我们的了!”

    “似乎司礼监也没传闻中那么凶神恶煞,抓歹人时,并没怎么刁难过咱们。”

    “楼小公爷所言与那张纸所书内容极吻合,他可是靖国公独子,怎么与亲爹反目?”

    “圣上息怒,是臣管教无关,这孩子总把他母亲的死归结到臣头上,对臣多有怨恨,处处与臣作对……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求您放过楼染。”

    楼淮安的深情皆是伪装,把逼死发妻一事全归结于自己,丝毫不提当初分明是圣上为拉拢他,明知他早有家世还偏要赐婚。

    父亲的做戏深深刺痛了楼染,他吼道:“楼淮安,你不要提我阿娘!”

    楼淮安越发哭得痛心疾首,悔恨道:“你儿时,为父忙于公务,没能把你带在身边养,才导致咱们父子疏离,其他事为父都由着你,眼下事关朝廷安危!你休得胡闹!被人利用!”

    圣上抬眼瞧见无数目光汇聚于他一身,那么多的审视犹疑,让他不由得背脊生寒,唯恐被旁人知晓此事真相。

    他是九五之尊,如今细细回想,却没有半点站在天下人前的底气。

    有太多不堪需要遮掩,此时此刻,愿意帮他的只有楼淮安。圣上自然会选择对楼染发难:“楼染,朕只问你,害朕孩儿一事,究竟出自何人之口!”

    圣上在偏袒逃避,楼染嘶喊道:“圣上,出自何人之口当真这么要紧吗!要紧的难道不是让靖国公伏法!莫再危害百姓与朝堂!”

    可笑,区区蜉蝣妄想撼树?!圣上大手一挥,道:“念在你爹忠心不二,朕不要你的命!来人,把楼染拉开!白芷和沈煜,即刻凌迟!”

    刽子手上前拖拽走楼染与南寻,以酒淬刃,气势汹汹朝白芷而来,他们记恨着方才是因谁挨了马蹄,定然不会让她好过。

    两人被大力按倒,脸磨搓在地,十分灼烫。

    “先从她开始!动作慢些,让沈煜看个清楚!”圣上笑得张狂近乎疯癫,“这就是欺君的下场!沈煜,你的荣光都是朕的恩赐!如今,朕要亲手毁了你!”

    满福率司礼监卫竭力往里冲撞,眼见刽子手已手持利刃,逼近了白芷。

    她努力挣扎出一只手,够向沈煜:“抱歉,没能帮你把名字夺回来。”

    抱歉,没能救回十二岁的你。

    白芷想把最好的笑容留给沈煜,嘴角尽力扬起,眼中难掩热泪。视野中,沈煜模糊成一片,那团身影奋力挣扎,双膝磨出两道血痕,也要爬向她。

    他半跪在地上,为她撑起方寸天地,字字清晰回荡道:“别动她!我告诉你,是谁亲眼目睹了两位皇子的死相!有什么冲我来!”

    众目睽睽下,他忍痛起身,顶天立地地站着:“是我!十二年前,在西北战场,我的名字是李、重、光!”

    李重光?!

    沉默笼罩着京都的苍穹,众人的惊呼折在喉中,他竟是镇国公世子?!

    圣上面色如土,像被一支利箭击中头颅,前尘往事扑面而来,压得他喘不上气。半晌,他才稳住神,怯怯地瞥向沈煜。

    那张脸上瞧不出半点从前的痕迹,但总让他不由得错认成李鹤言。

    身后的百官再难沉默,李家曾如定海神针般庇佑着疆土平安,在无数的纷争中,他们都曾受恩于李家。

    总有不甘于同楼淮安为伍之人,跪请道:“皇子们死因蹊跷,请圣上容沈煜讲完!”

    “让他讲!西北一战家家戴孝!我们要听个实情!”

    百姓们振臂高呼,气势汹汹涌向刑场,京都卫的栅栏已难抵压力,向后倾倒。

    圣上慌了神,不管是朝臣还是百姓,都在逼迫他直面他最怕的事,放肆!这些人怎配要挟他!

    “朕要你们闭嘴!通通闭嘴!”

    “李家是逆贼!是逆贼!京都卫何在!还不快把他拿下!”

    他声嘶力竭地喊着,哪知京都卫早被夹击在人潮之外,前有满福率司礼监卫,后有李镇率西北随行军。是以,圣上喊道喉头腥甜,也毫无动静,反倒是百官与百姓的声音愈发难以遮掩。

    纸包不住火,一人难抵百人。

    在一片嘈乱中,响起沈煜的声音,众人无需吩咐,默契地噤了声。

    “楼淮安勾结外敌,泄露军情,把我军拖延在西北两年之久,恶意损耗国力,其罪一。”

    “楼淮安假意驰援,让李家军腹背受敌,其罪二。”

    “楼淮安多番游说笼络皇子,诱其亲临西北战地,又借敌手将他们铲除,欺瞒圣上说是李家军所为,其罪三。”

    “楼淮安将身在西北的知情者赶尽杀??x?绝,还试图继续毒杀在京的知情者,其中便有白芷的父母,永乐侯夫妇,其罪四。”

    “圣上身边无人可用,他自然爬上了高位,我所言句句属实,圣上若是不信,可派人去伏龙门的门匾之后取下两封绝笔信,一封出自我父亲之手,一封出自多罗王之手。”

    言怀青闻言忙遣人去搜,果真摸出两个蜡封的密函。上面满是积灰,言怀青费力撬开,小心地把信展开呈给圣上。

    他亦默读,当真心惊肉跳。李鹤言详细记录了西北之战的疑点,而多罗王详细记录了和楼淮安的往来,无意间到成了一问一答。

    言怀青这才明白,沈煜为何偏要选在这一天赴刑场,他是要在天下人面前,公开西北之战的真相。

    原来传闻中的绝笔信,当真存在,还一直安放在京都。楼淮安面若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