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夺嫡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3章 算无遗策(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退朝之后,骆钰昭便匆匆返回了后宫,孟近竹见他眉头紧锁,笑着迎来上来,“皇上可是为了慕容近山的事儿烦恼呀?”

    骆钰昭本不想让他再为国事操劳,谁知一进门就被他看出心事,只得道出实情,“南方边境传来警讯,说慕容近山率了三万大军,集结在大红山一带,准备进攻我大烈边境,竹儿现在有了,不能挂帅出征,王彦军虽然是镇南将军,让他独当一面也令人不放心。”

    “慕容近山还没出兵,就大张旗鼓的搞这么大声势,好像生怕咱们没有防备似的,他这是摆明了不想被南离国主利用。皇上就派彦军到南部边境防守,我敢担保他绝对不敢大举犯境。”

    “慕容近山新败,确实不敢与咱们正面交锋。就让彦军率三万人马赶赴南疆,你看如何?”

    “如此甚好,必须跟彦军交代清楚,他只要在边境设防即可,不许主动出击。等南离国主与慕容近山起内讧之后,咱们再动手也不迟。”

    “别忘了沙托鲁也是咱们可以善加利用的棋子,此人贪财无能,气量又小,上次他与骆钰英合谋,逼死了乌千里,其手段固然可鄙,但客观上为大烈除去了一个劲敌,咱们应该感谢他才是。”

    “我们可以派人携带重金到南离,向他晓以利害,挑起南离国主与慕容近山之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好主意,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坐收渔利了,哈哈。”骆钰昭顿时心情大好,“不过这位说客可就难挑了。”

    “哎,如果彦民还活着,他再适合不过了。”孟近竹想起王彦民误入歧途,最后英年早逝,不禁一阵惋惜。

    “严茂勋现在做了宰相,随便离开帝都都不可以,更别说出使他国了。”

    “别忘了你的朋友中,还有有一位擅长魏碑的名士,他的品质、口才都是绝好的人选。”

    “对呀,你不说我都把曲晨这位老先生给忘了。”

    “接下来咱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机会一到,便出兵讨伐南离。”

    “竹儿,你的胃口是不是太大了些?”骆钰昭抚摸着他的,“中午我让人给你准备的酸梅汤味道还好吧?”

    “嗯不错,。”孟近竹把手按在骆钰昭的手背上,“,你小时候是不是也特顽皮?”

    “那是因为。”骆钰昭嬉笑着,将一碗杏仁露端起来,一口一口的舀进孟近竹嘴里。

    孟近竹连连摇头,“好了,你想胀死我呀。”

    骆钰昭刮了一下他的鼻子,“别忘了,可不能饿着了,胃口不好,更要少食多餐,及时补充食物。”

    孟近竹嘟哝着道,“你摸摸看,我这腰上全是肥肉,都不敢去称称自己有多重了。”

    骆钰昭在他腰上挠了一会痒痒,咬着他的耳朵,“没关系,保证让你马上恢复以前的好身材。”

    两人谈完国家大事,话题就一直离不开。

    与孟近竹和骆钰昭的惬意的日子相比,慕容近山和骆钰英最近可是倒霉透了。

    自从两人引军逃到了南离,便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两人刚到南离境内,南离国主听说他们来归降,立刻派出兵马大元帅沙托鲁亲自到边境迎接,并且封骆钰英为安顺王,慕容近山为北岭侯。

    南离国主不是不知道,现在的叛军首领是慕容近山,他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在他们之间打下一个楔子,以便能够更好的驾驭这只来自大烈的军队。

    接下来,南离国主便邀请慕容近山和骆钰英到南离的帝都去任职,但两人生怕一进帝都,只怕就再也出不来了,因此两人立刻婉言谢绝了。

    南离国主当然并不指望他们真的会听从他的建议来到帝都,他这么做也不过是为了表明一种欢迎的态度,封住两人的口而已。

    接下来,双方为驻军的事情又产生了龌龊,慕容近山和骆钰英看中了大红山附近的南苑郡,刚一开口,立刻被南离国主给驳了回来。

    南苑郡物产丰富,尤其盛产水稻,同意叛军在那里驻军,等于将钱粮直接送进他们的口袋,南离国主还怎么控制这只两万多人的军队。

    于是他下旨道,烈朝杀害了你慕容近山父亲,大红山离烈朝最近,又出产铁矿,可以为你的军队提供兵器,你们就驻扎在那里吧。这样,只要烈朝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马上就可以从大红山攻入烈朝,一个为父报仇,一个可以趁机复了帝位,岂不是两全其美。

    大红山虽然盛产铁矿,可是孟近竹派出的炼铁师傅带去的技术,完全是去误导南离君臣的,因此南离国主以为大红山的铁矿根本不中用,也就没有担心叛军会利用那里的铁矿,冶炼出锋利的兵器来。

    两人身在异国他乡,没有自己的根基,只好委曲求全,将军队驻扎在了大红山一带。

    南离国主并不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钱粮,所有两人每天为两万大军的吃饭问题发愁,实在没办法,有时候只好对军士到老百姓家里去抢粮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事情传到南离国主耳中,他立刻下旨将两人严斥了一顿。

    而孟近竹派来的奸细趁机散布慕容近山图谋不轨的谣言,南离国主顿时起疑,立即颁旨,令两人起兵前去攻打烈朝。

    慕容近山借机伸手要了不少钱粮,率军向大烈边境四处骚扰,并不敢深入内地,起初还得了些好处,可没多久,他们便迎来了老对手王彦军。

    王彦军所部虽然人数少于叛军,但都是大烈的精锐,比起慕容近山的乌合之众战力强多了,双方接触了几次,都以叛军损兵折将收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