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在城中居住,更不要说畿县之内还有多少人了。这案子再玄乎,从民间又能打探到什么?况且民间传闻向来没个谱,哪怕是一桩正常的案子,抓不住凶手,也会被传出怪事来,想从中找出有用的线索,我看根本就是海底捞针。”
听谢阮这么一说,李凌云和明珪也觉得希望渺茫,众人又陷入新一轮的沉默,各自发起愁来。
正在三人头痛不已时,外间突然来了一个小吏,说有要事求见明珪。
那小吏进来见礼道:“还请明少卿赶紧前往大理寺,从孟县报上来一桩疑难案件,据说案情非比寻常,县令也不知如何处理,又怕会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加急报进寺中,从县里来的人正在大理寺等着呢!”
明珪闻言,叫那小吏先回寺稳住县里来的人,随即叫来婢女更衣,准备马上赶往大理寺。
谢阮奇怪地问:“你在大理寺向来不受重视,为什么这案子报上来,却有人急匆匆地来找你?”
明珪苦笑道:“你倒是算一算时日,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不是正当朝廷休沐之日吗?”
谢阮低头掐指一算,了然地道:“我大唐朝廷十日一休,休沐之日并不办公,所以又叫旬休,今天正该休沐。不过我看你平时也没什么事,差不多相当于在家休沐了,最多就是去大理寺打个转,反正他们不乐意你管大理寺的案子,你以前不都是去点卯,之后就直接回家了吗?这会儿他们倒是想起你来了?”
明珪无奈地道:“正是因为平时不乐意用我,所以到了大家都休息时,才叫我去接案。这可能就是无用之人的用处吧!”
谢阮听得大笑连连,差点喘不上气。“有好事的时候没你的份儿,大家都在家中休假时,偏偏又把你叫去。哎,我说,你这算不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二人说个不停,此时李凌云冷不丁地在一旁问:“这桩案子,为什么地方会如此急切地呈上大理寺?”
谢阮怪道:“李大郎记性真不好,刚才那人不是说案情非同寻常,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才上报的吗?”
李凌云则愣愣地问:“可到底有什么非同寻常之处?又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明珪与谢阮互看一眼,似乎从李凌云的话语里品出了点味。只听李凌云又道:“你们不觉得这些话听起来耳熟吗?”
“是有些耳熟,”谢阮说,“我尤其觉得,这话好像自己还说过……你让我想想……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来着……”
不等谢阮想起,一旁的明珪突然明白过来,忙道:“狐妖案,是狐妖案。”
说着,明珪从墙上摘下大理寺特制的绿鲨鱼皮直刀挂在腰间的银制蹀躞带上,道:“此案多半也是地方上的疑难案件,县令一时间找不出什么头绪,若放着不管,民间又肯定会出现各种奇怪谣言,所以才会上报给大理寺处理。希望此案与我阿耶的案子能有些许相似之处。”
“若此案与你阿耶的案子相似,说不定你阿耶就是被此案的凶手杀害的。”谢阮向来有话直说,跟着大胆猜测起来。
李凌云此时也穿上了靴。三人一起来到院中时,下人已提前将马牵来。李凌云爬上马背,道:“杀害明子璋阿耶的未必就是此案的凶手,但既是奇案,便有一探究竟的价值。”
谢阮觉得奇怪。“如果此案的凶手不是杀害明子璋阿耶的凶手,那么追查此案的价值何在?”
李凌云想了想,道:“这桩案子既然被呈交给大理寺,多半要费一番功夫才能破案。反正现在没事可做,如果我们赶在大理寺之前找到重要证据,或直接抓到凶手破了这案子,那么将来大理寺再想拦着我们查案卷,岂不是就说不过去了?至少他们不能老是拦着明子璋了吧?毕竟到那时候,他这个明少卿已经解决过奇案,是名副其实的大理寺的人了。”
谢阮低头一笑。“还真就是这个道理。都说明少卿是斜封官,摆明了是小看明子璋。要是我们当真提前破案,就可以叫大理寺无话可说,我们要翻阅案卷,徐天那家伙也不好拦着,否则递个奏折上去,告他一状……大家都是少卿,要较真起来,他可管不着明子璋。”
李凌云和谢阮齐齐扭头看向明珪。毕竟想归想,是否真要接手这个案子,还得看明珪的意思。只有他愿意接案,并以少卿的名义把案子捏在手里,利用休沐的时间打大理寺一个措手不及,才能把大理寺的案子做成自己的。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插手大理寺接案,多半要违反规矩,明珪也要承担责任。
明珪思索了一会儿,接着用马鞭用力打了一下马臀,骏马快速向前蹿了出去。
李凌云和谢阮连忙跟上。只听明珪在前方大声道:“身为男儿,我一定要破了阿耶的案子,抓到那个凶手,为了这个,让我做什么都行。不过是调查一桩案子,我身为大理寺少卿是正常履职,责无旁贷。今天机会既然落在了我手里,我就绝不会放过。”
“好,在世为人就该有这样的态度。”谢阮拍马跟上。李凌云知道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了,接下来必定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也拍了一下花马肥大的屁股,嗒嗒地追了上去。
三人一路来到大理寺。为不引起留守吏员的注意,谢阮和李凌云并没进寺,而是在门口隐蔽处等待。休沐之日,大理寺里空落落的,明珪策马而入,也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情形。
李凌云站在门口向内张望。“这大理寺内似乎无人,要不干脆趁这机会翻阅一下案卷?”
谢阮摇头。“六部九寺之中文书记录一向绝密,没有正规手续不可翻阅,一旦被人抓到,罪责不轻。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