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麒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3章 青阳居偶遇(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陶铭心考虑得细密若不先去州衙应卯误了参加寿宴倘若无法解决青凤的事便是告御状也没了门路便耐下心先去通州府衙递了公文。知府在堂上接见了陶铭心说想提前进京探亲知府倒也通情达理派了辆牛车送他。

    黄昏时进了京城稀里糊涂地拐了许多弯儿进了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停在一处大宅前。车夫说“这是朝廷租下来专门给赴宴的老爷们住的陶爷提前来了就提前住进去罢。”胡同名叫鲜鱼口这宅子有三进每座宅子配俩厨子、一个管家、四个使唤老妈子众人接待了陶铭心很是客气。

    无心吃晚饭师生俩放下行李就出去按照娄禹民给的地址一路找到冯爷的作坊咚咚敲门。一个仆人开了门陶铭心拿出娄禹民的信让仆人通报冯爷。等了一会儿冯爷打着灯笼亲自出来迎接人矮矮胖胖的态度怪怪的推了推鼻梁上的近视眼镜凑着光打量陶铭心“娄兄信里说陶爷是青凤姑娘的父亲”陶铭心点点头“劳烦冯爷带我去见小女。”冯爷并不挪动一脚踩在门槛上“怪了青凤姑娘说他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中间是不是有误会”

    陶铭心很生气青凤竟然说自己死了此刻也来不及计较无奈道“她说的是气话没什么误会娄禹民的信里写得清清楚楚”他很着急侧着身子就往里挤冯爷只好让开带他转过影壁来到亮着灯的厢房前兀自唠叨“又哭了一天。”

    冯爷敲门“青凤姑娘你爹来看你了。”里头一个女子喊道“什么爹我爹早死了”陶铭心猛皱起眉头听起来不是青凤的声音也顾不得了忙推开门冯夫人见是个陌生男人忙躲到屏风后面。桌旁坐着一位细皮嫩肉的姑娘年纪双八上下颇有姿色但不是青凤。

    陶铭心震惊得一时哑口还是阿难上前问“你……你是青凤”那姑娘看着他俩“我是呀你们是谁怎么占人家的便宜说是我爹”阿难又问“你是苏州人姓陶青凤是青天的青凤凰的凤”

    姑娘道“是呀”她警惕地站起来“你们是老太监派来抓我的”阿难跺了下脚“这是什么事儿啊”陶铭心一把拉过冯爷“那个老太监让你照顾的就是这个姑娘”冯爷点头道“是呀在我们家都个把月了她和陶爷的千金同名同姓啊呀呀真是奇了”陶铭心使劲拍了下额头“唉白忙一场”

    那姑娘喊道“说什么呢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你们要是老太监的人就帮我传个话我想通了不是不能答应但我只做正房才不做老九不同意我就死”阿难哭笑不得嘴巴撇到了眼睛边儿“我的妈闹这半天就为了这个”

    别过冯爷师生二人回到鲜鱼口胡同的住处。陶铭心纳罕不已“天底下还有这么巧的事说书也不敢这么说呀”阿难咯咯笑道“我写小说也不敢这么写呀看官肯定会骂我。罢了虽然白忙一场但往好处想凤妹子没事先生不用忧愁了我也不必低三下四地去求我爹了。”陶铭心长叹道“话是这么说可我更担心了。”

    空空着急了一场陶铭心想回苏州。他来京城参加皇上寿宴就是为了处理青凤的事如今既然是误会也没必要在此待着了给皇帝庆寿就是赏他一万两黄金他也不稀罕心里说我要参加了皇帝寿宴祖宗在天上怎么看我明末遗老张岱张大名士至死不肯媚清他的曾孙张慕宗竟然跪在清帝脚下喊万岁不成这绝对不成。

    同阿难合计回南阿难也无不可“先生好不容易来趟京城哪怕不参加皇上的宴会也逛一逛松松筋骨等大后天十二寿宴前一天咱们悄悄地走。”陶铭心赶路多日也实在疲乏就答应了。隔日阿难带陶铭心出去逛了半天回来发现又有十几个老汉来此落脚都是从各地邀请来参加皇上寿宴的听说朝廷在城里各处租下了八十多座宅子足有近千老者来赴宴。

    管家的是个姓孙的年轻太监瞧着还不到三十长了一张老长的脸黄蜡蜡的辫子像大姑娘那样撇在肩上说话时总装作嗓音浑厚更显得别扭“我说诸位老爷子京城可不是你们老家的田间地头儿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这里每一步都有规矩哪。任何人出入都要跟我汇报——你们也没必要出去咱们家里什么都不缺等万岁爷的正日子到了我领诸位去参加宴会玩儿两天咱们彼此欢喜我好好交差你们也高高兴兴回家脸上有光。”

    大家无话唯唯而已踏实睡了一晚。早上宅子的大门紧锁谁也出不去众老人只能互相攀谈。他们多是农夫、渔民、手艺匠人、做买卖的只有陶铭心是读书人大家对他都尊敬称呼他“大先生”不太敢和他搭讪。众人里头有个会算命的刘瞎子——只瞎了一只眼另一只眼睛亮得跟鹰似的极为健谈松江华亭人自称和皇上同天生日皇上亲笔写帖子请来赴宴的大伙儿都围着他问东问西。

    临近中午管家太监才来开了门大伙抱怨“这是他娘的关牲口呢万岁爷请我们来坐席也没说不让我们上街呀”太监不耐烦吵嚷了几句也觉得过意不去就同意让众人出去天黑前必须回来明早要去畅春园演习参拜的礼仪。

    家里的厨子懒得做饭“晌午热不做饭了各位爷出去吃罢想吃便宜的往西胡同口儿多是小吃摊子花不了几个铜板儿就能吃撑肚儿想吃好的往东走一截儿有个二层小楼儿叫青阳居——这个馆子了不得杓口儿公认的京城第一想尝尝的现在就去再晚一会儿就没座儿了。”

    阿难大喜“青阳居就在这条胡同呢”他兴冲冲地拉着陶铭心去吃“这馆子名气大得很我之前来总想去吃任弗届那老狗不让我去天天憋在我外公家里。”陶铭心这些年落魄了但对美食一向很有兴趣早些年在南京时便听过青阳居的大名乃京城第一美味也满怀期待过去尝尝。

    门口已经聚满了人吵吵嚷嚷的几个脖子上搭着白手巾的伙计到处鞠躬赔罪“您担待您体谅您恕罪爷们儿消消气我们也没法子人家也是给钱吃饭咱总不能赶客呀什么来头儿小的也不知道呀这京城满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