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池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2章 立针芒(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池霁来时没料到方书迟竟然也在。

    悠悠地走近,冲面前二人行礼,余光一直落在傍边的方书迟身上,“这是陛下下令着重授学的科目。”他从袖中探出一叠册子递给姚如许。

    既然改制,自然是要摒弃先前的糟粕,教当下良才以时制为圭臬,闻钦改了往年授学科目的范围,特意教他今日送到太学来。

    姚如许接过册子翻开了两眼,“劳烦池修撰奔走一趟。”

    “不劳烦,”池霁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侧首看向一旁的方书迟,“说起来,今日也是凑巧,下官原本就打算送完册子后,找方大人谈些事情,没想到能在这里碰上。”

    “谈事情?”方书迟挑了挑眉。

    池霁点了点头,“倘若大人的差办完了,边走边说吧。”

    方书迟:“……”

    他这浮生半日闲挤也挤的不容易。

    真是一语成谶,乌鸦嘴荼毒自个儿没完了。

    池霁见他面上有犹豫之色,压下心底一阵不虞,开口问道:“方大人的差还未办完么?”

    方书迟教他顶在公私分明的良心之上,说办完不是,没办完也不是,一时之间噎的半句话都解释不出来。

    前阵子他应了池霁的约,上他在京都新置办的宅子里小坐了片刻,听他调好古琴奏了一曲。

    旁的倒也没做什么,只不过池霁当晚弹的那首曲子,是从江南流传下来的孤本,名为《悦君兮》,取自“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

    倘若方书迟去年七月不曾下过江南,他定然也听不出来别的名堂,偏偏他不仅下了江南,还曾在梧州当地的一家茶楼中,亲耳听本地琴女弹过,顺带知晓了其中“求君心似我”的深意。

    他倒是不确定池霁此人,是否打听过他去年的行迹,所以才故意选了这么一首令人误解的曲子,还是只是趁兴而至弹了这么一首。

    总之当夜自他琴音归寂,只有他二人的屋子里,就总围着一股讳莫如深的气氛。

    他及时找了个借口回府,才未惹出更多不清不楚的东西。

    之后再见,便是今日。

    其实他本来都躲着这人走了,实在是京都地界窄,近来朝中围绕的差事也就太学开设惹人注目,这才误打误撞地碰上。

    “也不是,方大人说要请本官吃酒来着,”姚如许见他半晌不说话,只好替他解释了一句。

    看了看手中的册子,又无可奈何地冲方书迟道:“倘若有要事要忙,你我二人不妨改日再聚。”

    方书迟表情悲壮地点了点头,“只能如此了。”

    ——

    从太学学堂里出来,两人就一路缄默,先前什么话都敢张着一张嘴往出蹦的两个人,忽然像是变了个谨小慎微的性子。

    方书迟十分不习惯,能走之直路的腿都忍不住打偏,老把距离拉开几丈远。

    池霁余光瞥进眼底,也只能装作没看见,再不动声色将间距凑近,衣衫蹭着衣衫。

    “方大人近来可好?”

    方书迟听见问话,忽然觉得他二人生疏了太多,“很好。”

    两个字落下,他便没话讲了。

    池霁等了须臾没等到,长长叹了口气,说道:“方大人可知晓近日京都传出来的那阵流言?”

    谈到正事上,方书迟的神色便多了几分凝重,说话也不再像先前那般搪塞,“知晓,传出来已有几日,”他扭头看了眼池霁,问道:“怎么,宫里也传开了?”

    池霁点头,“陛下已下令让锦衣卫彻查此事。”

    方书迟松了松眉头,“那便用不着你我……”

    他本想说既然有人管这事儿,那自然用不着他二人操心,转念一想那流言的内容,眼前的他二人刚好就在风口浪尖上,上一刻还理所当然的声音陡然就弱了下去。

    他才意识到,原来他二人在如今的政治立场上,从来是对立的关系——

    “忘了问,方才池大人所说要与本官商议的,到底是何事?”

    池霁拉着他到一处茶馆里面坐下,才堪堪松口,“陛下有意让你承袭方氏的爵位。”

    方书迟眯了眯双眸。

    近来贞景帝待这位新科状元青睐有加,日常宣昭他进长乐殿伺候笔墨,举朝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从他眼皮子底下过,知晓有关世家承袭的安排也不怎么奇怪。

    只是有些突然。

    “不知池大人告诉本官这个做什么?”他警惕地看着池霁,眼神里露着隐忧。

    池霁却比他想的要坦诚的多,“我也希望是你。”

    他目光如箭,看的方书迟心底惊动,防备更甚。

    “池大人慎言,”方书迟皱着眉头,“虽然大人在科举考场上惊才风逸,但从官场,只凭意愿行事是走不通的,而且池大人今日之言,倘若传到圣前,今日之无上恩泽,眨眼间便能烟消云散。”

    池霁不以为意地替他添了一杯热茶,推到他跟前时,冲他笑了笑,“只要方大人不说,没人有那个机会告发下官。”

    方书迟看了一眼他添满的茶杯,皱了皱眉,“你到底想说什么?”

    “眼下世家与寒门之间的较量针尖对麦芒,谁也不可能退步,”桌上的热雾冉冉飘到他面前,遮住了他原本清晰的眉眼,“我知晓大人不屑站队,也只在乎朝野一心,但京都四家以方氏为首,只要方氏有人站出来牵头,那其他三家定然跟随,届时我与大人联手,举朝动荡定能平息——”

    “你放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