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秋长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9章 交换命运(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此,她替他去爱这个世界

    待在玄天殿中, 千祈左右无事,便在殿内随处走动着,观察着四下的陈设。

    皇宫大殿不似江南府邸, 少了几分淡雅闲趣。殿内整体以黑金色调为主,水晶珠帘映光微摇, 名贵珠宝遍地散落着,华丽得几近奢靡。

    不知是不是沈长弈的吩咐, 殿内的烛火微弱的可怜, 让本该华丽辉煌的大殿显得万分阴沉,透着一股沉重的苍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殿内景象更加不清晰。千祈顺着那一点微弱的烛火观察着四周, 不知不觉便迈进了沈长弈的寝殿。

    烛光不知映照在了什么东西上, 金光乍现, 让千祈的双眸猛然间有些刺痛。她轻轻揉了揉双眸, 眨了眨眼睛,被眼前的东西吸引了注意。

    她步步轻缓,好奇地走了过去,却在终于看清的那一刹那神色骤变。

    那是一顶完好无损的凤冠。金凤衔珠,流光溢彩。

    那是她的凤冠。

    她伸出白皙素手,轻轻摩挲着它。那日溅落在凤冠上的血迹早已被一丝不苟地清理干净。而且应当是每日被人悉心擦拭的缘故,色泽依旧精润, 不染一丝尘垢。

    他一直在精心保管它。不知多少次午夜梦回, 他怔怔然地盯着这凤冠, 口中低语喃喃着她的名字。

    这是她唯一留下的东西。是他唯一能用来怀念的东西。

    她只觉心脏一揪, 发涩发疼。她终是有些不忍, 收回了手, 强逼着自己移开了目光。

    猝不及防地, 视野中闯入了一身玄衣。

    千祈慌忙抬眸,下意识地唤了一声:“沈长弈?”

    沈长弈似乎并未发觉她方才的动作。他三两步走上前来,垂眸,敛去了漆黑眼眸深处的一丝阴沉。

    千祈这才注意到,他此时已经换下了那身沾满血迹的衣服,又似是特地沐浴了一番,身上散发出一股清冽的淡香。

    他是……特地为了她,才这般吗?

    沈长弈看着她,轻声说道:“长乐殿明日才能布置好。今日……你便先歇息在此处吧。”

    千祈愣了愣,看着这昏暗的寝殿,迷离的烛火,玄帐摇曳的床榻,双眸不由得微微放大。

    他他他他……

    沈长弈似是才觉察出这层意味,顿了顿,又补充道:“你放心,本座不会强迫你做什么的。”

    他抿唇,神色有些不自然,耳根处隐隐泛出一层薄红。

    这应该是他成为妖皇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这样的表情。

    千祈松了一口气,默默地点了点头。

    夜深。银勾漫照,月华流淌。

    沈长弈和衣而眠,躺得很安静,呼吸均匀。像是因为身边有他心心念念的人,他才能睡得如此安稳。

    他身上的冷香侵人,却莫名地有些好闻。

    就像松柏那般凛冽。

    千祈在他身侧缓缓转过身子,一双明澈圣洁的双眸直直地对着他。

    似乎只有在这样的深夜,沈长弈才能褪去那眸中的血色,那骇人的杀气。他就静静地躺在床榻上,眉眼昳丽却又温和,宛如深山初融的冰雪,一如初见。

    也只有在这样的深夜,千祈才能不顾过往的误解,不顾那些爱恨汹涌,不顾那些所谓的苍生使命,就这般静静地看着他熟悉的眉眼。

    残忍的是,这也是最后一眼了。

    她攥紧了冰冷的七绝刃。

    时光走马,如指尖漏沙,不会因为她一个人的爱恨而停留丝毫。

    夜色更加浓重,轻云浮来,半掩明月,周围的一切都那样漆黑,宛如掉进了一场沉重的梦。

    月夜子时,妖皇陨灭之时。

    千祈举起了七绝刃,冰冷的刀刃倒映出刺眼的寒光,杀气逼人。

    她将七绝刃指向他的胸口。

    这样的事情,她分明已经做过一次了。上一次,她那般果决,刹那间血花四溅。

    可是这一次,她攥紧七绝刃的手在沈长弈的胸前久久停留,迟迟刺不下去。

    千祈这才发觉,她全身都在止不住地颤抖。

    为了护住苍生,便要她亲手杀死一个无辜的人,一个被害的人。一个她最爱的人。

    她忍不住去想,难道沈长弈不属于苍生吗?天道要她亲自除去他,又算什么?

    在她出神间,她手中的七绝刃突然散发出点点白色的莹光。千祈微微惊诧,不知这是为何。

    就在这时,沈长弈腰间的玉佩似是受到感召般,竟然缓缓浮起,悬浮在空中。七绝刃散发出来的白色莹光缓缓流淌进了那玉佩中,两相交融,竟成了柔和温暖的金光。

    千祈瞳孔骤缩。

    那是沈长弈随身戴着的长宁佩,她认得的。

    只是这金光……怎么会……

    怎么会是她的气息?!

    金光萦绕在她的心间,打开了一段负着枷锁的记忆。而似乎有什么被尘封的秘密,即将呼之欲出。

    世有祭神日,神山上天梯打开。据说九天神女届时会在天梯尽头,为每个虔诚祈祷的凡人带来祝福。

    祭神日百年一遇。而那一年,沈长弈刚满十岁。

    又或许说,是顾子清。

    彼时的沈昭还是太子,并未即位,顾家仍是朝中肱骨,世人敬仰。一切惨案,血腥,仇恨,都还没有开始。

    而当时的顾子清,已经饱读诗书,习棋练剑,受到顾府满门忠臣的熏陶,心中开始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