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京城里的消息传播得极快, 没过多久,很多人便听说了国师府里辟了一处园子, 而后国师不过是随意一挥手, 原本空无一物的院子,便瞬间长满了各种果实枝藤。

    而且里面不仅有寻常可以见到的那些果子,甚至还有些常人从未见过的水果, 即便细细描述出来,也没有人能识得那些。

    因此, 便有很多人暗自心想着,或许这是国师从天上带下来的东西呢, 不然的话, 照那些下人所说,怎么味道都比寻常要好得多?说不定就是沾染了几分仙气的呢。

    因此, 便有很多人想找关系, 尝一尝这仙果,只可惜的是, 许多得了赏赐的家伙, 要不就是自个儿吃掉了,要不就是专门留了回家奉给长辈了。即便有人出了高价,也很少有人愿意将那果子卖出来。

    毕竟他们也不是什么糊涂人,这样宝贵的东西, 自然是要留给自家的, 哪能便宜了外人。

    不过话虽如此, 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家中并无依仗,也不敢随意得罪了那些贵人, 也有些或许是想巴结他们, 便顺势将自己侥幸得来的果子卖了出去。

    反正他们这样的人, 吃了这样宝贵的东西,也是浪费了,还不如卖了出去,起码也能得到些钱财补偿,或许还能搭上几个贵人。

    宫中自然也有耳闻,不过,前两日,国师府那边便派了人,送了各式水果来。

    宣文帝和太子自然也已经尝到了其他人口中的仙果,见到那些稀奇的水果之时,他们也是颇为讶异,毕竟他们已见识过了各地献上来的奇珍异果,凭他们的见识,也是不曾见过其中的几样水果的。

    因此宣文帝暗自想着,或许真如旁人所说,这真是国师从上边带下来的不凡之物呢,不过。怎么就随意将这些东西都赏赐给了下人呢,如此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太子却并不这么想,他觉得这些水果虽说来历奇妙了些,但是应当不是什么被吹得天花乱坠,可以延年益寿的仙果。

    就算真是天上带下来的,种在凡地里,或许也会失了妙用。

    不过,这味道倒是着实不错,十分清甜,各有滋味,即便是普通的林檎,也比如今的味道好得多。

    再一见宣文帝尝过之后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连他也不由得暗道,或许这些果子即便没有那些夸张的功效,或许也有那么一两分益处吧。

    宣文帝倒是深信不疑,只觉得自己吃下去之后,一下子身心舒畅了许多,见到剩余的那些水果之后,看上去还有些不舍。

    毕竟这是国师主动送来的,要是吃没了,他们也不好真的上门前去讨要,那也太没脸了些。

    因此,他只将剩下的那些,分了些给贵妃和三皇子、四皇子,其余的则是令人好生保存,放进冰窖子里去了。

    姜虞也没料到,不过是自己一时嘴馋,才种下了那些水果,竟惹得那么多人口口相传,以为自己园子里种的真是天上的仙果了。

    她听到外边的消息,倒是笑了笑,同旁人解释了两句,这些不过是比寻常水果好吃些 ,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至于别人信不信,那也是他们的事了,反正她将这些水果送去了一些给皇帝,其余人可没有资格,也没有胆子敢上门求取,如此倒也省事清净些。

    ……

    太子这些日子忙的事也终于快要结束了,前面几番乡试会试已经结束,如今最要紧的殿试,前几日也已落下帷幕。

    宣文帝正在殿中,翻阅着此次殿试考官们经过一番筛选,最后选出来的十份文章。

    前三甲人数众多,一般而言,皇帝只会在这十份卷子里,选出一甲三人出来。

    通常来说,若是无甚大问题,皇帝其实是不会随意调换一甲顺序的,看上两眼就会同意考官们原本定好的次序,如此发榜下去。

    不过也有些人运道好,得了皇帝青眼,记得他的名字对这人印象不错,又见他文章做得比别人也不差,或许就会提一提他的名字。

    也有些人原本该是十拿九稳的,却没料到就因为自己的长相问题,即使才华再如何出众,还是被立时降了自己的名次,这样的人虽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宣文帝看了看前十名的卷子,见这些确实都是才华出众,文才不错的人,心里也颇为满意,毕竟这些人将来都是要为他做事的,他自然乐意看到更多的有才之人。

    他伸出手指着一张卷子点了点,“这严斐,是严华明之子?”

    这话倒不是在问旁人,倒像是在自言自语,毕竟他对于被自己任命的那个通判还是有些印象的,只是这人实在是命不好,原本他还想着过两年这人做得好了,他便将其调回京中。

    却没想到,竟被那个狼子野心的段礼康设计害死了。

    想到这里,他又不由得想起自己那个二儿子,一时间,原本还有些喜悦的脸上一下子就难看了几分。

    虽然心中联想起之前的事来,有些不虞,但是宣文帝还是将自己的心绪强压了下去。

    哎,毕竟那严华明还是一片忠心的,想着要上报此事才会遭了毒手,虽说他事后自然是给了对方谥号,还赐了不少赏赐,但严家终归还是少了个顶家立户的男子。

    因此,宣文帝看着严斐十分工整,言之有物的卷子,也不免生出了几分爱才之心。

    因此他比较了一番他与另一人的卷子之后,宣文帝最终还是开口,“便定严斐为状元,成清和为榜眼吧。”

    原本考官们定好的次序是,成清和为状元,严斐屈居他之下,但是若真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