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病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2章 见尔春温一笑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正月初六恢复早朝。

    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纵使内里还在温存前几日,各家官员仍旧于四更天赶到午门,端正着装,肃穆走入皇宫。

    赵应祾几人乘北镇国公府的轿子到处,是车马载道,冠盖满京华。

    人人见面道一声新年好、安康如意。

    他拉着赵应禛的手臂,虽不是第一次跟所有大臣一道进宫,倒也望人潮稀奇。

    远远见着翰林院的诸位学士,两边行礼打招呼,气氛融洽。

    甘西阳前日去庄王府给九皇子拜年。主人没在,杜管事便帮着将礼收下了,在向赵应禛汇报时还专门提了此事,倒是有心。

    今日朝堂上倒什么要紧事,不过初春时期,万象更新,各部尚书汇报新年计划。

    唯有大理寺卿方谨在出列时未发一言,只将手中奏折交由李才安,让他递给皇帝。全朝哗然,不等李公公出声叫一声肃静又全部闭了嘴,连细碎的交头接耳声都没了踪影。

    没有人不知道大理寺最近在查什么,此时昌毅郡侯半个字不说,那说明交上去的东西可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众人皆拢袖垂首,静默等待皇帝看完折子。

    赵应祾此番撑了拐杖站在最左侧,没有和赵应禛挨在一块儿。他转头往右边瞧,诸位皇子倒都还目视前方。

    他第一眼是赵应禛挺拔身姿。这可不是赵应祾偏爱使然,庄王本身就比寻常人都要高上半个头,更遑论其气质凛然,论谁在人群中见他都该叹一句“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再瞧这“鸡群”,其他人不说气定神闲,与平时却也没有什么差别,特别是大皇子,完全一副没事人的悠闲模样。反而是二皇子赵应翯皱眉一瞬,望一眼皇帝又低下头,纵使刻意放松也难以真正保持若无其事之态。

    实在是奇哉怪哉。

    赵应栎移两步站到赵应祾身边,小声问道,“在看什么呢?”他转头看去也没见什么异常,倒是赵应祾快探出半个身子去了。

    “腿酸了。”赵应祾撒谎连眼睛也不眨,还不好意思地笑一下。

    “再坚持片刻!”赵应栎轻声给他鼓劲,心里不禁叹息,这可怜的九弟啊!

    赵应祾应下,收回视线前正巧见赵应恪微侧头望向这边,其狭长眼眸仍然带着令人舒适的笑意,他却不自觉握紧拐杖,另一只手探到荷包,感受到其中法印的存在方才安心。

    前几日在北镇国公府时玩得将此事抛掷脑后,他得赶紧让三叔查查其中蹊跷才是。

    皇帝看完大理寺上书却也没有说什么,只“哼”一声将折子扔在桌上,问赵应禛,“这其中所说的,你都去查实了?”

    “儿臣并未亲自审讯。”赵应禛拱手出列,“只是大理寺中搜查的证据,儿臣皆有过目,都符合章程规定、有迹可循,随时可以查证,未见作伪。”

    “那那些证词现在在哪?”

    皇帝所言辨不出喜怒,在场百官却都能听出他正强忍气忿。大殿内一时更为安静。

    “皆于臣一处。”顾玉亦拱手出列,他身侧赫然放有一用来装案集的方形扁平木箱。

    “好。那下朝后应禛、方郡侯和顾少卿便都往朕书房来一趟。”

    三人应下,重新站回队列。

    赵昌承转动手指板戒,看着殿中百官冠帽,一时有些索然无味。

    “众卿可还有要紧事要说与朕听否?”

    无人应声。

    此时比起五皇子一事,哪还有什么算得上是重要的?赶快离了此地才算要紧!

    李才安见状,适时高声叫道:“退朝!”

    皇帝便在一众“恭送皇上”声中离了太和殿。

    赵应祾坐在坤和宫偏殿等赵应禛。还是上次那个太监李小常端来火盆和瓜果,又应其所求取了纸笔来,殷切道,“待庄王殿下出来,奴才便立马来叫您。”

    “多谢公公。”赵应祾抿嘴笑着道谢,示意肖杨赏银子。对方自然不会推辞,收了打赏便直说不打扰殿下了,麻利退出偏殿,细心将门也合上。

    赵应祾迅速用回孤语写好信笺,让陈同将其送到三叔手上。

    等待的时间比想象中少,大概半个时辰皇帝便让三人离开了。想来是皇帝给了新的圣谕,方谨和顾玉出了坤和宫就匆匆告辞,寒暄都来不及。

    赵应祾被赵应禛牵着慢慢走下殿前台阶。他问他,“陛下怎么说?”

    “他只翻看了案集,又让常青将查案过程细细讲一遍。”

    赵应禛摇头道:“这事如何定夺全凭父皇喜乐,在事成定局之前他亦不会和任何人透露。”

    “他不迁怒你就好。”赵应祾撇撇嘴,小声嘟囔。只是两人靠得如此近,他那点牢骚被听得一清二楚。

    “不会迁怒我的。”赵应禛轻轻捏一下他的手。这事本来就和他无关,只是皇帝要他趟这摊浑水,他便不能推脱,一定要成为最后那个难做的人。

    所幸他也不在乎。

    庄王在北府军的时候就因性子过分冷硬、不圆通被朝中大臣弹劾过,战事告急时先斩后奏的事不知出过多少回,更别提那些从不修饰语句的军书,实在是过分耿直了些。

    走到宫墙边上时,两人倒没想过会看到二皇子正站在那处。

    干枯枝条拂地垂,风来吹起雪如花。

    赵应翯手里抱着暖炉,身后还站了两名小厮。见到赵应禛时他松一口气走上前,感觉已在此等候多时,“三弟!”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