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病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8章 只有他知晓的甜味(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年夜饭设在百鋆殿。

    此乃皇族家宴,席间仅有皇帝儿孙及妃嫔,是半个外臣也无。

    赵应禛和赵应祾到得算迟,也就堪堪比皇帝和太后早些。

    不过两人都是此宴新人,众人笑笑便过了。

    “云琇,向卿,来见过你们三伯和九叔。”四皇子赵应恪最是热络,一双狭长眼眸微眯,笑着叫自己两个儿子来行礼。

    赵云琇牵着赵向卿上前。

    能带到这团年宴席上的皆是各家嫡出男孩儿。

    当然,若是嫡室长久未怀,只要皇帝应允,庶出的皇孙亦可前来。比如赵应恪家这二儿子赵向卿便是由侧妃所出。

    云琇年长些,也不过五岁半。而另一个娃娃才三岁多些,正是在学说话的年纪,咿咿呀呀口齿不清,却是动作端正地行礼,实在是憨态可掬。

    其他皇子见状亦纷纷让自家孩子打照面。

    不过赵应禛平日不苟言笑,表情称得上是肃穆,周身气势“渗人”,就是一般人也不会有主动亲近的念头,更别提小孩子了。

    再说庄三伯常年不在京,对他们来说就是个陌生人,气氛实在没法一下子就变成一家人般其乐融融。

    而赵应祾那伪装出来的良善怯懦模样确实没有破绽,也招孩子喜欢。只是在座的谁不知道自家父皇厌恶这个儿子,是以亦不会有人主动示好亲近。

    也就六皇子赵应梁家那个未满一岁的小儿会在襁褓中伸出手去抓两人,笑得露出没有几颗的牙齿,满嘴口水。

    赵应禛轻轻捏了一下幼儿的手掌,目光柔和。

    “向瑛很喜欢三伯呢。”六皇子妃轻轻颠了颠怀中儿子,笑道。

    皇孙皆是“向”字辈,只有四皇子家云琇例外。

    原因不过是四皇子妃怀上孩子时正值晅辽之战告急,后来雁城大捷,云雁之义名响天下。皇帝本来就偏爱自己和淑贵妃的孩子,那时更是大喜,直说皇孙胎里带吉,是天佑大晅之意。

    所以特许赵应恪之儿不随字辈,用“云琇”征兆战捷。

    赵应祾向来对此嗤之以鼻。

    守住雁城是无数北府军与武林人用血肉伤痛换来的。他们可能死得无名无姓,甚至可能没有出现在一个笼统的数字中,但他们都曾鲜活,碧血丹心,仅靠如此冲在最前端。

    哪能用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将他们全部掩盖?

    百鋆殿设两方酒席,女眷带幼儿坐一桌。

    不过此时还未开宴,所有人都混在一处打牌玩闹。没参与进去的也就只有近日颇为劳累的五皇子妃汤巧如,她抱着孩子同六皇子妃坐在一旁闲嗑。

    殿中修有暖阁,大伙儿聚成一圈更是热和。

    宫中乐伎在角落弹琴,只是琴声被一阵又一阵的笑闹声盖过,断断续续听着有如窗外雪浪,还别有一番滋味。

    赵应禛和赵应祾都不大会玩牌。

    军中私藏这些玩意可是重罪,庄王自然以身作则,从不沾赌。偶尔得空时也就独自一人看书或往寺庙禅坐,休息都来不及,哪有功夫去玩乐?

    而路濯整日忙着练武或是帮门派干活,后来一个人搬到永留居去,哪里会有人缠着他一起玩这些打发时间的玩意儿?

    赵应栎想给两人挪个位子。不过坐着的人要上局,赵应禛便笑着拒绝了,示意他们继续就是。

    赵应祾的手肘搭在赵应禛肩膀上,下巴也抵在他肩骨的位置,撑着朝里看,时不时凑近问两句。虽然赵应禛也是门外汉,但赵应祾喜欢的不过是和对方咬耳朵罢了,哪里需要个确切答案。

    只是赵应禛会将他的问题记在心上,过一两局摸到一点其中门路便低声给他解释。

    一来一去倒还真感受到了点乐趣,赵应祾也跟着其余人一道起哄作乐,随即又转头对赵应禛笑。

    不过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嫌隙却是在场每个人都瞧得清楚。有对方在桌上时,另一人便定会退出牌局,还得表现出满不在乎、懒得与你争斗之样。

    着实有趣。

    此时是赵应锋得了闲,他端一盘瓜果零嘴走到榻上。因为赵应禛站在墙边,要过去搭话必然得经过倚靠在他肩上的赵应祾,而赵应祾向来“读不懂”眼色,怎么可能乖乖让出位子来。

    他只作惊喜样,毫不客气地抓一把瓜子松子又抓一把饴饧,小心用手帕抱住再放进兜中,“多谢大皇兄!”

    “禛哥吃吗。”而后他再一颗颗摸出来剥壳,将干净果肉放在手心递给赵应禛。

    赵应禛很赏脸,吃完还夸他剥得好。

    “你自己吃罢,壳来我拿着。”赵应禛说得很自然,手也很自然地接过赵应祾另一只手里的果壳,任他靠着自己边嗑果仁边看牌,不止一点惬意。

    赵应锋好半天插不上一句话,端着果盘还得小心别踢到前面坐着玩牌的六皇子和三公主,确实有点憋屈。

    等赵应祾不再缠着赵应禛讲话,赵应锋才隔着他对庄王笑道:“三弟。”

    “大皇兄。”赵应禛点点头回应。他自然知道赵应锋现在来找他是有话要说,但若对方不主动提起,他亦不会先询问。何苦给自己找事呢?

    果然还是赵应锋先憋不住开口问道:“你是前日回来的罢?可去见过五弟了?”

    赵应禛点头,“不知是何人将应霁弄到如此地步,父皇甚是心痛。”

    赵应锋也跟着骂了那还不知是谁的罪魁祸首两句,又问道:“那,听说昨日你往大理寺去了?可是因为发生了什么?”

    大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