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我是林黛玉她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章 前奏(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上巳节后没多久, 三皇子夏祥就举行了成婚仪式,娶的是忠顺亲王的外甥女裴氏,也是出身王侯之家。

    南柯国有制, 凡皇子、公主, 必得成婚、出嫁之时才能获得封号,皇子也才能出宫建造自己的府邸。

    三皇子完婚不久,便被圣上册封为裕王, 并于宫外建裕王府。

    与此同时,甄太妃接到来自江南的家书后身体就开始欠安,后来更是终日缠绵病榻。

    圣上忧心太妃的身体, 便命江南甄家进京探望。

    贤妃亦是焦焚不已, 无他,而是她深知依照圣上对太妃的感情,到时太妃万一有个好歹, 少说一、两年内见不得婚嫁事,申椒已经十八, 再拖两年, 可就到二十了!

    原先她说申椒“老姑娘”或许有些言过其实, 可要真到了二十再论亲, 会叫人笑掉大牙的,即便嫁进去了,也难免会因此事成为他人的谈资。

    这是她这个做姑母的不想看到的。

    咸福宫。

    “姑母!”

    贤妃见申椒到了,忙将她拉到一边坐下, 随即将太妃病重一事跟她大概说了一下。

    申椒自小在宫中长大,自然听懂了贤妃的弦外之意, 因着心中有事, 于是低了头, 不发一言。

    贤妃见她默不作声,愈发焦急。

    “你怎么回事?平时大大方方的,怎么这种时候反倒扭捏起来?”

    申椒张了张嘴,想开口,可话到嘴边又停住,如此反复,把一旁本就心焦的贤妃急的无可奈何。

    “你这孩子到底怎么了?啊?有话就说呀!别吞吞吐吐的,你要急死姑母呀!”

    申椒心中细思一番后,到底红着脸,凑到贤妃耳边……

    贤妃听完,脸色虽缓和了下来,可依旧蹙着眉,沉吟好一会儿后,才道:“的确棘手。”

    不过有了人选就好办多了。

    于是转而拍了拍申椒的手,温声安慰着:“放心,好不容易有了合眼缘的,姑母定为你办妥。”

    申椒闻言,脸上的红晕更深。

    贤妃见着平时雷厉风行的侄女如今也做个女儿态,不由得又是一番打趣。

    因着夏顼近日忙着在甄太妃处侍疾,贤妃便将申椒留在宫中住了几日。

    黛玉经上次一事后,心中感激她,与申椒较之原先走的更近,往常只有申椒去找她玩,而今也会主动到咸福宫串门找申椒。

    五公主还因这事吃了飞醋,闹的黛玉又好生将她哄了几番才罢休。

    贤妃则拣了个适当的机会与夏顼提了这事,要求将春江大会当日,未曾娶妻、未有婚约的新科进士画像找出来,让申椒亲自辨认。

    本来这事是于礼不和的,可一来,贤妃是“宠妃”,既是“宠妃”,那么有点特权也情有可原;二来,夏顼身为枕边人,非常了解贤妃对这事的忧心重视程度,所以十分痛快的应允了;最后吧,这的确也算不上什么大事,隐蔽点、低调些,没人会去触这个霉头。

    其实贤妃也在赌,申椒是她看着长大的,申椒提起那事时羞答答的模样她都看在眼里,她也是过来人,很能体会个中滋味。可事情难就难办在,申椒看中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娶妻或是有没有过婚约。

    没有的话,皆大欢喜;万一有,再好也不能嫁!

    虽然申椒隐约透露,那日见着的可能是林家那位哥儿,然而婚姻大事,岂容儿戏?弄错了,岂非要陪进去一辈子。

    所以啊,目前唯有小心再小心。

    好在经过申椒确认,那日她见着的的的确确是林清,没有娶妻亦未有婚约,还是个“才貌双全”的探花郎。

    出自姑苏林家不说,连林如海唯一的女儿也早早与她们相处融洽,到时嫁过去,还能免了“姑嫂”之争。

    常言道:姻缘天定。

    如今想来,确有几分道理。早先为着这事忙里忙外,到了,“机缘”竟就在眼前。

    可知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所以缘分这东西,真妙不可言……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夏顼一道召令,就将林如海召回京都。

    本身甄太妃病重,圣上允许甄家进京探望就有对江南一事“暂停”、“中止”一意,所以林如海而今进京权当短暂休个假,耽误不得什么。

    贾家与甄家是老交情,得知甄家马上要进京后,立马里里外外收拾起来,好迎接这位老世交。

    晚间,荣禧堂。

    贾政给贾母请完了安,又在旁陪着说了几句话,贾母便命人出去,只留她母子二人。

    贾母不说话,贾政也不敢贸然开口,于是房内静默了好一会儿。

    “近日,裕王殿下新纳了个侧妃。”

    贾政闻言,原本低垂着的头猛的抬起,神情略有错愕。

    贾母也不管他,意味深长又补了一句,“是吏部侍郎周放的女儿。”

    吏部侍郎周放,三皇子生母的堂兄弟,是支持三皇子的文官派系的骨干人物。

    “可、可,裕王殿下才新婚就纳侧妃,不明摆着打王妃的脸么?”

    贾母不理,继续叹道:“而今太妃娘娘凤体欠安,裕王殿下又率先娶了一个侧妃,按皇后娘娘的意思,元儿怕是又得等几年才能进府。”

    贾政在旁一听,急了,“元儿进宫服侍贵人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的周家行咱贾家不行,再说元儿年岁愈发大了起来,到时就算入了王府,过了生育年龄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