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的这段时日是孙宛俞自入长安以来, 最为畅快的日子。
这里几乎人人都待她很好,祖母虽腿脚不便,但每日晨时,总会带着家里的丫鬟还有侍卫们习武术。
她总算是知晓了为何这里的人都给她一种很有精气神的感觉。
她也被带着再也不能睡懒觉了, 每每晨露挂于树梢和花瓣时, 她那张被清水冲洗过的,鬓角还挂着湿润的脸犹如雨过晴天的芙蓉花, 漂亮的就像是天边的仙女。
“表妹在此处显然是很畅快的。”杨坤从一旁走来。
他这一身也不似往日在长安城瞧见的模样, 他一身的白色短打, 束着袖。
发髻高束,整个人显得精神又利落。
那张在长安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深邃眼眸,和高挺的鼻梁, 在这里倒是很有种静谧的意境。
“表哥又是如何知晓的?”
孙宛俞语调轻松, 因着几个月不间断的锻炼, 身子骨也不似往日的那般娇弱,倒是显出了几分的灵动。
“在长安城, 我一共见过表妹两面,第一次是在长安城繁华的西市, 表妹当时虽然是对着西市满脸的好奇, 但眼底的悲伤和茫然却是压抑不住的。”
孙宛俞神色一顿, 眼底不由的带上了几分的惆怅。
杨坤就像是未察觉似的,他继续说道:“第二次便是在圣泉寺的深夜, 当时我就想, 竟是让放任你至此?这般的容貌性情,他竟如此这般放心?”
孙宛俞那神色倒是只停留了一瞬, 她闻言并未看男子, 似乎也并未听出男人的暗示之语, 她抬首朝着远处看去。
那山边奇形怪状的山石,还有高高悬挂的太阳,以及身旁那郁郁葱葱的洋槐树,这一切都是代表着她的新生。
“表哥,日后可不必特意的提起李朝的太子殿下,当日的孙宛俞已然随着那场痛苦的火灾死去,如今的我不想再拘泥于往日,只想好好的活在当下。”
说完,就不管男人是如何的神色,她快步的朝着祖母和姨母跑去。
就像是娉婷的蝴蝶,再也不受人拘束。
…………
炎炎夏日,虽然呆在深山中倒也算是避暑,但孙宛俞始终相恋一月前在酒肆里买到的那酒酿,等着可以下山那日,她骑着枣红色的骏马,跟着族中的姐妹们,一同下了山。
沙漠又是许久未下雨了,漫天的风沙卷过,那深色衣褥的肩膀上瞬间落下薄薄的一层灰。
方才远远的就瞧见,那远处和胡族交界的城墙上似乎多了许多的兵。
走近了,这平日里人本来较多的市集,如今人眼寥寥。
再加上那重兵把守的国门,整个边疆的氛围显得格外的危险。
“老板,我要四壶葡萄酒。”孙宛俞说道。
周围的族人也都是先要早点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准备离开。
突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国门外,大漠的另一边一整整的马蹄声响起,那漫天的沙雾显示着来人定是人数极为多的铁骑。
因着绵延而高大的城墙,孙宛俞等人并未看清外面的清醒。
酒肆匆忙将酒递给孙宛俞边关了门。
杨坤带头,招呼着众人回家。
孙宛俞也收回了视线,勒紧了马缰,朝着回家的路跑去。
杨坤有意等着她,等着她再一次转头时,身边响起男人的声音。
“这守住了国门的城墙是你父亲亲自监工修建,而策划的是你的母亲。”
孙宛俞一愣,目光逡巡这绵延不绝的城墙。
“他们都是为边疆,为中原的百姓付出心力的人。”
孙宛俞不由的点了点头。
就在骏马要飞驰进山坳时,她不知为何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那城墙。
即便是隔着几百米,她也一眼瞧见了那穿着披风,身穿铁甲的男人。
他屹立于城墙的正中间,手中拿着一把红缨枪,背脊笔直高大的站在那里。
狂风将他猩红色的披风猎猎作响,露出他高大的身姿。
但面对着就像是破天儿来,滚滚的黄沙,他依旧是那样的坚定,整个人就像是这国门口的定海神针,无人敢进犯。
孙宛俞也就只这么仓促的看了一眼,便随着众人消失在了边疆集市。
是以她根本不知道,在她转过头之后,男人侧头微微的朝着她看了一眼。
随后,一支斥候悄然的从城门跃下,朝着山坳处悄然行来。
杨家还是一处世外桃源的安乐恬然之感。
孙宛俞心情颇好的进了门,一眼就瞧见了坐在首位的祖母和下位的姨母。
许是因为天然的血缘关系,她对着两位长辈总是有很强烈的亲昵感。
“祖母,姨母。”
孙宛俞也不管自个儿浑身的黄沙,朝着祖母遍扑了过去。
拢月熟练的将蒲团放在老妇人的身边,就等着孙宛俞跪坐在上面呢。
“累不累?”宋氏拿出绣帕细细的将她鬓边的汗珠擦去,慈爱的问道。
“孙女不累。”孙宛俞摇了摇头,声音似江南的雨雾,带着甜腻的气息。
“你真真的是像极了你母亲,但又比她多了许多江南女子才有的婉约和精致。”宋氏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无限的怀恋。
“江南水乡,女子是比北方的较为温柔些。”
孙宛俞想起自个儿的祖母是江南大家的嫡女,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