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章 上报纸啦!(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让秦晚晚惊讶的是,她竟然还收到了群众来信!

    寄到青山村的信被转到她这里,有表达崇敬的,有要向她学习的,大多是把她当成了知心大姐,诉说生活中的烦恼。

    秦晚晚挨个拆了认真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顺便还收集起了邮票。

    这时候的邮票花花绿绿的可真好看,生活场景、飞禽走兽、自然风光...

    这里面一定有许多在未来很值钱,但现在,秦晚晚只想好好地欣赏它们。

    顾溪和顾洋喜欢跟在她后面,一起看邮票。

    有些重复的邮票,顾溪就拿来贴到自己的小本子上,再重复的,顾洋贴到自己的小小本子上,绝不浪费。

    秦晚晚边粘邮票,边给他俩讲邮票上的图。

    遇到一棵漂亮的松树时,秦晚晚就讲起了黄山,那里奇峰群立,风景壮阔,值得一看。

    遇到头上沾了一抹红的大鸟时,秦晚晚就说起一片滩涂,那离咱们这儿还有点近,没准将来你们就能看到这种大鸟!

    遇到一个珠冠翠玉,京剧扮相的美人时,秦晚晚一激动,妈呀,这得收起来,这个值钱!

    洋洋小豆子崇拜地看向她,“姐姐,你怎么懂得这么多啊?”

    秦晚晚一指地柜,上面高高地摞了好多好多的报纸。

    “都是报纸上讲得呀,所以你们要好好学习,等会认了很多字,将来你们也会知道好多好多的。”

    “恩,等洋洋长大了,将来和姐姐还有姐姐,一切去看那些大鸟和山峰!”

    秦晚晚不纠正他的语病问题,而是悠悠地叹了口气,也不知这辈子还有没有命出去看看。

    上辈子她能出去,但身体不行。

    这辈子她身体还行,但又短命。

    真不知道是得罪哪路神仙了。

    还是抓紧时间搞钱吧,搞了钱,等血条快到尽头时,高低要出去看一眼。

    秦晚晚还没想好怎么搞钱呢,这天,又有外人坐车进了青山村。

    当他们向村民们打听聂家的位置时,村民们已经很熟稔地帮着他们指路。

    “是要采访聂家二媳妇的吧?像你们这样的外地人,多得很!”

    来人是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从南方来的,某省省报的记者。

    见到秦晚晚的第一面,他就激动地话都说不利索了。

    “秦老师,秦晚同志,您好,我叫宁超,是省报记者,我给你写过信!”

    秦晚晚表示欢迎,邀请他坐。

    宁超坐下又站起来,抒发了自己对秦晚晚事迹的感悟,说好些地方都兴起一股学习秦晚的风潮。

    “群众们敬佩聂团长那样舍生忘死的英雄,也为您这样的无名英雄所折服。”

    秦晚晚心说我现在可不无名了,要么你能大老远来采访我嘛。

    还是她提醒宁超,差不多该开始采访了,要不宁超都能在这自己激动一整天。

    采访流程都是惯做的,对方提问,秦晚晚以尽量还原的平淡话语回答。

    她明明每次都说,自己真的没做什么,聂锋成为战斗英雄是他自己的境界高。

    可在记者们的笔下,这就成了她质朴低调,不好大喜功的优良品质,这正是让人折服的闪光点。

    那些过往的经历,也成了她奉献的佐证。

    她养育两个烈士子女,又当爹又当妈。

    为家里操持家务,一人忙里又忙外,干地里活又干家里活,足足累到呕血,鬼门走一遭。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是被两个孩子一声声的“妈妈”,给呼唤醒的。

    这样的事迹,真是感动了无数人。

    秦晚晚每次看着这些报道都发愣,说的好像是她,又好像不是她。

    还有,她真的很想强调,她确实是被“妈妈”两个字呼唤醒的,但她是被吓醒的好不好?

    宁超笔下不停,足足记了好几页的采访记录,然后深深叹息。

    又是被秦晚晚同志的高尚品质,深深折服的一天。

    他现在内心极激动,因为这次辗转千里,过来面对面采访,果然有收获。

    他发现了许多没被人挖掘的点,这些点能从更多样的角度,饱满秦晚同志的形象。

    比如在来之前,他一直以为秦晚同志是个没什么太大文化,质朴的农村妇女的形象。

    可来了之后才发现,秦晚同志不但面容出众,气质卓然,而且谈吐不凡,绝不是目不识丁的乡下妇女。

    经过采访才知道,秦晚同志也是上过高中的,只不过由于种种情况退学了。

    宁超不禁扼腕叹息,以秦晚同志的谈吐和灵气,要是继续上学的话,一定会考上大学,那又是一番人生际遇了。

    宁超抓心挠肝的可惜,其实是原主的另一段奉献故事。

    原主的亲弟弟身体不好,属于长时间走路都费劲那种。

    原主晚上两年学,就是为了和弟弟同班照顾。

    原主他们村有村小,可初中就得去更远的地方念了,是弟弟根本自己走不到的距离。

    本来念到小学毕业,家里就不想让原主念了,是为了弟弟,才让原主上的初中。

    于是原主背弟弟上下学,生生背了整个初中。

    等到上了高中时,原主本来也是跟着上了几天的。

    但后来发现,高中能住校,而且男女分寝,再也照顾不了弟弟了,家里就让原主停学了。

    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