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聊,七岁的韩静姝骑一匹高头大马,叶初则骑着她的小珍珠,还戴个帷帽,两人并辔而行,这搭配着实有些引人注目。叶茴和叶菱一人一匹马,一路跟在她们身后。
其实叶初也想骑高头大马,可是谢澹不让,再说小珍珠实在是太听话了。会在山脚下出现的人除了当地乡民就都是随驾来避暑的宗亲朝臣,但凡看见她们这一队组合也能知道是哪家的贵女,便也无人敢随意打扰。
两人在山下消磨了大半个时辰,回来时在山脚行馆那一条路上遇到了一行十几辆马车,前头一辆青缦红顶子的四驾马车,对方的马车宽,叶初和韩静姝便主动避到路旁,等着他们先过去。
马车从她们身边经过,走出几步远却忽然停住了,车上下来个绿衣的丫鬟,走过来笑道:“请问两位可是宣平侯府的人?”
“是啊,”韩静姝歪着脑袋问,“你认识我们吗?”
“见过表姑娘。”那丫鬟行了个福礼说道,“我们是忠王府的人,我们县主请表姑娘过去说说话。”
随着她的话音,马车上一个女子掀开车帘看过来,笑道:“表妹,你还记得我吗?”
那女子只从车窗露出大半张脸,梳着端庄的双髻,戴着一支赤金五凤大钗。
韩静姝一时没反应,那女子笑道:“你怎么在这里,我还怕认错人了呢。可是姨母也来了?”
韩静姝统共只见过郭子衿一回,还是她们刚回京的时候,郭子衿拜访姨母,韩静姝被叫到跟前匆匆见了个礼就离开了,小半年过去了哪里还记得。她年纪小,也不太懂那些客套,便抓抓脑袋说道:“我……不太记得了。”
叶初在一旁听到“忠王府”“县主”的字眼,大约明白过来这就是那个强要买他们家庄子的县主了,她隔着帷帽打量了几眼,郭子衿从车窗露出脸来,叶初看了看觉得似乎有些眼熟,一时也想不起来哪儿见过的。
但是“忠王府县主”这几个字便足以让叶初有些不待见了,她才知道这个县主竟然和韩夫人是亲戚。叶初便跟韩静姝说道:“我先回去了。”
“姐姐那你先走吧,我改日再去找你玩儿。”韩静姝挥挥手,叶初便带着叶菱、叶茴和跟来的四个护卫策马离开。
郭子衿望了望叶初的背影,笑着问道:“表妹,这位是谁呀?我刚才还当是你哪个姑姑呢。”
“她是叶姐姐。”韩静姝道。
“叶家的人?”郭子衿顿了顿笑道:“她怎么骑了这么小的一匹马驹呀,你和她走在一起可真有趣。”
韩静姝说道:“她才不是骑的小马驹呢,叶姐姐的小马是番邦的小矮马,已经两岁半了可以骑了。你自己不认识罢了。”
郭子衿问道:“你是跟着姨母来的吗,我改日去拜见姨母。”
韩静姝实话实说道:“那你早一点儿,我娘亲过两天就回去了。”
郭子衿让她弄得一时有些尴尬,韩静姝见她没说别的,想了想说道:“县主表姐,若没别的事,我得先回去了。”
“那你去吧,代我问候姨母。”郭子衿道。
韩静姝策马离开,郭子衿身边的丫鬟望着她的背影皱眉道:“这两人怎么一个比一个无礼,宣平侯府的教养是不是也太疏忽了。”
“她年纪小,才几岁呀,都是亲戚,你们见着也不可怠慢了。”郭子衿嗔了丫鬟一句。
几个丫鬟齐声称是,一个丫鬟问道:“那个叶姑娘是哪家的,见了县主话都不说一句,还戴个帷帽。她身上穿的料子像是吴纱,看样子也不该是没教养的人家呀。”
郭子衿也在疑惑,本能地往叶毓的娘家去想了。
叶家已经被流放边关苦寒之地,前阵子还托人捎了信来,想让忠王帮着向皇帝求个恩典,所以这女子不可能是叶家直系的人。郭子衿思忖道:“可能是叶家同族的亲戚吧。”
* * *
叶初骑着小马从南门进了行宫。进了宫门叶茴和叶菱便下了马,把马交给侍卫,叶初则骑着小珍珠顺着青石板路悠然前行。
宫中规矩是不可以骑马的,可叶初哪里知道,御前的侍卫们一个个视而不见,小姑娘便骑着小马顾自顾自回家。
她来了也没几天,其实根本认不得路,行宫的路又依着山势园林造景弯弯曲曲的,叶菱和叶茴跟在她后边,叶茴促狭,便故意不告诉她。
叶初走出一段,疑惑地停住小马回头问道:“你们觉不觉得这个路不太对呀?”
叶茴就在那儿憋笑,叶菱则装不知道。叶初一看就知道叶茴又使坏了,懊恼地说道:“我就知道你最坏了。你等着,下次我也捉弄你。”
其实她也没少捉弄叶茴,这下子叶茴笑出声来。三个人笑闹了会儿,叶菱把小马牵着走过一段小路,绕回雨前斋的路。
“对了,你们觉不觉得,刚才那个县主长得有点儿眼熟。”叶初问了一句,“我们见过她吗?”
叶茴和叶菱对视一眼,两人脸色都有些古怪。叶茴迟疑着说道:“姑娘,那个县主……长得好像……有点儿像你。”
“……”叶初恍然,嘀咕道,“我说呢!”
每天梳妆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这么一想确实有几分像。
叶菱和叶茴也只听说过嘉仪县主,知道她如今是朝野皆知的“天生凤命”,也没见过本人。刚才郭子衿从马车窗中只露出脸来,仔细想想两人心头不禁有些微妙。
上午出去时天还没那么热,回来时就热起来,太阳也晒了,叶初一回到雨前斋,春江就赶紧给她摘下帷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