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媚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9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凉州军行军速度不算慢, 苗璎璎日日钻进马车里躲着不肯出来,越往西走, 天气愈发炎热, 日头越毒,她只好给自己织了一身斗篷和一顶垂幔斗笠,虽然暂时躲过了烈日追杀,可沿途所见, 却触目惊心。

    一天, 他们在河边发现了无数枯骨。

    正在取水的士兵吓得面如土色, 秦王身旁的堪舆师发现, 这是一支逃荒的队伍, 在荒漠里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处水源,因此急不可耐地前来取水, 但上游却有腐烂的动物死尸,导致河水被污染, 人吃了水之后,没过多久,便感染疫病。

    这就是大灾之后, 必有大疫。

    虽然他们一路缺水,但这河水也是怎么都不能再喝。

    苗璎璎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尸首, 而且个个腐烂得可见白骨, 血肉模糊,恶臭扑鼻,她吓得不轻, 甚至好几天做梦都是那些惨状。可她看君至臻, 却稳若泰山, 似乎见多不怪。

    那天之后,他们又陆陆续续地发现了一些饿殍,那些饿死的人无不是面黄肌瘦,形销骨立,就这么死了,烂在野外,也无人收拾,就像苗璎璎读到的古诗里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荒凉萧森。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她在玉京长大,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

    戚桓见她害怕,规劝她都在马车里待着,不要下车。

    苗璎璎看着君至臻指挥将士就地火化这些饿死的人,心脏直抽,哆嗦着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逃难的人,饿死的人?”

    戚桓沉默了片刻,“在梁人与胡人交界的一带,水草旺盛,土壤肥沃,本来是块世外桃源。可胡人游牧好战,几次南下驱逐我们的百姓,百姓不堪其扰,只好一次次将边界退让,把最好的土地让给胡人。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些人是不会满足的。情迫无奈,百姓只好南下寻找立命之所,适逢今年大旱,所以就出现了王妃看到的景象。”

    苗璎璎道:“你们以前出来,也是这样的么?”

    戚桓点头:“是,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属下反应比王妃还要激烈,呕吐了一天一夜,不过,从战场上杀了无数侵略我们的人之后,属下再看到死尸已不会像从前一样害怕。王妃,这些也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

    苗璎璎再一次问道:“那,秦王也是这样的?”

    戚桓颔首:“没有人生来就会习惯于沙场,习惯于杀人。现在的我们,是大梁的一柄剑,我们要做的,正是为了防止途有饿殍,杜绝有更多的人背井离乡。秦王说,要做到这一点都不易,代价是极大的,可是我们甘心如芥。”

    苗璎璎不再说话,陷入了沉默的思考。

    戚桓道:“倘若之后再遇见落难的百姓,我们便将他们就进带到凤凰山安置。那里是最近的绿洲,水土富饶,适宜开垦良田。”

    听到有这样的安排,苗璎璎心里的浓云总算散了不少,松了一口气。

    不过沿途却没有再遇见逃难的百姓,他们顺利地抵达了凤凰群山,在这里,凉州军终于得以原地修整,取水驻扎,打算在此处安营扎寨,整顿行装之后重新出发。

    中军帐是君至臻的大帐,夜深时候篝火不熄,苗璎璎熬了一点粥送过来,只听见他和军师徐节正在议事,苗璎璎在帘门外听着,等了片刻。

    徐节的声音中气十足:“殿下,取道青玉峡绝非易事,这隘口里的人三代为寇,上次朝廷军押送粮草途径从此,就在他们手底下吃了大亏。这些年来,青玉峡的女寨主虽然收拢了不少逃难南下的梁人百姓,但本质上仍是土匪,他们天然不服朝廷,不知多少官军为了就近抄路被他们扣下辎重器械,还被他们羞辱。”

    君至臻皱眉:“若放弃青玉峡,舍近求远,至少需要耽搁一个月,凉州可以等,素川眼看便起摩擦,没有时间给我们。”

    徐节待要说话,突然发现翻飞的帘门外站了一人,立刻皱眉拉长嗓音:“什么人!大胆,不知在我和殿下议事之际不得打扰?”

    君至臻也回眸,没看见脸,但仅凭一道身影便也认出是苗璎璎,对徐节道:“是王妃,你勿吓到她。”

    他按着剑,快走几步,掀开帘出来,看到月色下她端着一叠粥,和几样酱腌小菜,不知道等了有多久了,柔声道:“璎璎,多谢。”

    她和他生了快半个月的气了,今夜里却有所不同,居然亲自给他送粥过来。

    苗璎璎被人吼了一句,耿耿于怀,看向帐内:“我打扰你和军师说话了?”

    君至臻连忙摇头,“没有。”

    苗璎璎根本不听,“那就好,我走了。”

    她将送过来的夜宵都递到君至臻的手里,转身便离开了大帐,无论他怎么叫都不回头。

    君至臻懊恼无比,他太过笨拙,在心爱的女孩儿面前从来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总是惹她不高兴。一定是他刚才又说错了话,这一次大概又要长达半个月不会再理他了。

    徐节看到殿下意兴阑珊地回来,颇有失志之感,不禁规劝道:“殿下是重义之人,假以时日,王妃终能有所感触,夫妇之道,在于磨合谦让,殿下身为男子,少不得要多受委屈,不过能有王妃这样深明大义、不惧艰苦地千里迢迢而来随夫赴任的女子陪伴在侧,殿下已经是好福分了。”

    君至臻没有反驳,淡淡道:“明日,我亲自上青玉峡,先会一会这个女寨主。”

    此日一早,苗璎璎早起梳洗,问及秦王,发觉不在,又问及戚桓,被告知戚桓也同秦王一道入峡了,她呆了一呆,想起昨日夜里在中军帐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