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时分, 太和门外来上早朝的官员们三三两两赶到,等待朝钟响起。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朝会制度,但在康熙登基亲政之前, 只有一月一次的大朝会,康熙亲政之后,以勤政示人, 每日卯时都要御门听政, 就是现在的早朝。
早朝的地点原来设在干清门,但康熙为了让更多品级的官员能参加早朝, 增加自己对朝堂的把控, 将早朝地点改了地方更加宽敞的太和门。
朝会卯时开始,但是这些上早朝的官员们寅时就陆陆续续到了, 然后寅时到卯时这段时间就是朝臣们沟通感情交流工作的自由时间。
换个说话, 也可以叫“摸鱼时间”。
摸鱼开始的信号就是朝堂三巨头文渊阁大学士陈延敬,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以及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聚面你来我往开始。
看大佬进入状态了, 剩下的朝臣也开始找自己相熟的同事聊天话家常了。
护军参领威武像往常一样去找和自己品级一样的其他包衣参领说话。
他属于武人的性子, 为人耿直, 不喜欢像文官那样耍心眼子,所以常常因为说话得罪同僚,不过后来因为他的女儿被皇上封了嫔位, 那些人就不敢在给他使绊子了,但是见面了也会说几句风凉话让他不舒服。
但是今天的威武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和那些讽刺他的同僚门急眼, 反而一脸不屑地跨过他们, 找了个清净地儿待着。
同伴问他:“威武老弟,你今天的气度与平时尤为不同, 可是家中有好事发生?”
说着想起来自己这位同僚家中女儿在后宫做娘娘做的风生水起的事儿, 拍了拍自己的嘴, “呸呸呸!瞧我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侄女儿现在位居嫔位,身下又养育了两个阿哥,可不是天大的好事儿吗!”
威武应付地嗯嗯了几声,算是认同了同僚的话,但心里的兴奋和期待却快压制不住了,女儿做娘娘也就是听着光鲜些,只要不是女儿生下的阿哥走到那个位子上,他们这些娘家人依旧是被旗人看不起的包衣奴才。
不过她女儿的福气是一顶一的好,给自己挣了前途不说,还给家族也带来了希望,威武想到阿玛给自己说的光明的前途,就想咧嘴笑,但是这事儿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他努力忍住了。
威武看着伸直了脑袋往三个大学士身边凑的众人,撇了撇嘴,等那人回来了,这些人估计又是另一幅嘴脸。
“这位可是德嫔娘娘的父亲护军参领威武?”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威武还以为是比自己官职低的官员想来讨好自己,正要张嘴糊弄过去,转头却看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镶黄旗护军统领额尔图,收住了即将出口的话。
恭敬道:“正是下官!”
额尔图上下打量了威武一眼,然后爽朗一笑道:“本官听遏必隆大人提起过你,哈哈,不错!本官看好你,等回了衙内上本官那里坐坐!”
威武听到自己的上司提到了遏必隆大人,明白了上司为何找自己谈话了,毫不扭捏地应下了邀请。
额尔图赞赏地看了威武一眼,笑着离开了。
威武的同僚羡慕地问:“威武老弟,我们同为镶黄旗五参将之一,为何咱们统领就看不到我呢?对了,老弟你怎么和遏必隆大人搭上关系的,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提拔提拔老哥啊。”
威武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字竟然能从遏必隆大人嘴里说出来,肯定是皇后娘娘将提携他们乌雅一族的事儿告知了遏必隆大人,不然自己不会这么快就进了统领的眼。
他和同僚打着哈哈:“弟弟也不清楚,可能是在宫里的女儿和皇后娘娘亲近,遏必隆大人才由此了解到弟弟我的吧,先不说这些了,你上次欠着弟弟的酒钱还没算清楚呢?”
同僚瞪了斤斤计较的威武一眼,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塞到威武怀里,“现在可是你欠我的钱了,今天下职了别跑,请哥哥我喝酒去!”
卯时到了,二人随着朝臣的队伍往里进去,威武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没继续问了。
遏必隆大人不在朝堂,但朝堂上依旧流传着他的传说。
而在早朝上,遏必隆大人的名字再次被人说出口的时候,威武知道,传奇要回来了!
当文渊阁大学士陈延敬提出要进行大阅典礼的时候,众朝臣有些懵逼,早朝不应该就是走程序一样的老生常谈,几个活跃的朝臣提几个常规的问题,然后三个内阁大学士再出一位总结一下,早朝就结束了。
这种大事不向来是在内阁内部解决吗?
所以大阅典礼四个字一出,大家都安静了下来,片刻后又乌泱泱地议论了起来,参与感满满。
早朝一时变成了菜市场,乌乌泱泱地吵着康熙心烦。
在和皇后商讨了几次后,他还是定下了用大阅典礼来让新式火器面世的主意。
康熙提前将陈延敬宣进宫商讨此事是否可行,陈延敬是坚定的保皇派,也就是康熙忠实的狗腿,陈延敬的意思多半就是康熙的意思。
清楚此事的朝臣们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支持者众多,毕竟还没到真正需要他们急脸的时候。
早朝是康熙御门听政的时候,如果康熙没有当场解决的意思,这些事最后定不定下来会在早朝结束之后由内阁决定,所以真正掌握了事情决定权的三个内阁大学士都没有多发表意见。
但是他们被康熙坑了,“既然没有人反驳,大阅典礼的事暂时就定了下来,诸位爱卿们觉得谁适合做这次大阅典礼的总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