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韶儿迈向汉白玉石阶。
一步比一步坚定。
风拂过, 吹在她脸上,鬓角发丝微乱。
她脑中回放着自己活到三十一岁以来的种种,她并不是一个随性之人, 可谓是处处循规蹈矩。
然而,从她十三四岁在京城初有名气开始, 流言蜚语宛若凛冬腊月的大雪,把她推入无尽深渊。
她试问从未做错过什么。
但一切总是事与愿违。
和离,是她这辈子干过最大胆, 同时也是经历过认真思量之事。
她毫不后悔的迈着每一步。
被世人诟病、谩骂、误会,都无关紧要了。
她要顺遂心意活一次。
洛韶儿看着愈发靠近的登闻鼓,心声愈发坚定。
本朝的登闻鼓设在路门,此处是京城百姓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段,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
已太久没有人敲响这告御状的登闻鼓。
百姓们看见一身素雅裙装的女子一步步走上登闻台, 不由得驻足望去。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观望, 洛韶儿终于迈向了这九九八十一层石阶的登闻台,她站在那里,眼中映着旭日, 忽然有了光。
绑着红绸的鼓槌就在一旁,洛韶儿淡定自若,持起鼓槌, 在众人瞩目之下,敲响了登闻鼓。
“咚——”响彻天地间。
洛韶儿忽然扬唇一笑。
没错,就该这样。
她不要再活在旁人的眼光里,也不会允许任何人再朝着她吐口水。
“咚、咚、咚——”
洛韶儿一鼓作气, 连敲了二十下。
此处登闻鼓是用来告御状的, 有专门宫廷内侍监守, 见洛韶儿敲响登闻鼓,便上前询问。
洛韶儿直接递上和离书,以及罗湛这些年对她的所作所为。
御状要交给帝王定夺,若是无理取闹,五十棍仗刑是免不了的,不死也会送半条命。
但在帝王做出判决之前,状告人唯有等待消息。
内侍低头一看手中状纸,又抬头诧异的看了一眼洛韶儿。
这位大抵……就是首辅夫人了吧,她要状告之人是当朝首辅,此事必然会引起皇上注意。
内侍看人下菜,对洛韶儿尚且还算客气,“夫人,这登闻鼓一敲,可就再无回头路了,夫人且先回去静等皇上定夺吧。”
洛韶儿莞尔一笑,清媚的面容,从容镇定,宛若在一夜之间想透了一切,“那就有劳公公了。”
登闻鼓被首辅夫人敲响一事,如四月春风横扫大地,不消片刻就已是满城皆知。
所有人都在看热闹,对洛韶儿更是尤为好奇。
怎么?首辅夫人的身份还不够尊贵么?
首辅大人更是容貌出众,德行极佳的男子,夫人为何会如此?
一时间,大街小巷、茶楼、戏园子、酒肆……皆在传着首辅夫人的传奇故事。
罗府,一片阴云密布。
罗老夫人的身子似乎再无任何顽疾,她雷霆大怒,砸了家中数只宝瓶瓷器,将洛韶儿数落了近一个时辰。
得知罗湛回府,罗老夫人立刻疾步而去,一看见令她与有荣焉的儿子,此刻却是一副颓唐之色,罗老夫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那个洛氏真真是不知廉耻!一个妇道人家公然敲登闻鼓,把内宅之事搬到朝堂上去,她还真是不要脸!”
“你现在可算是看清她了吧?!她会毁了你啊!”
“早知道,就该提前休弃她!”
“毒妇!她就是一介毒妇!”
罗老夫人一想到今后在贵圈抬不起头来,她就痛恨自己没有提前对洛韶儿下手。
她的儿子,如此出类拔萃,本朝权臣,岂能被一个女子休夫?!
罗老夫人一通咒骂。
罗湛却没甚反应。
俊朗的面容略显清瘦憔悴,片刻后他笑了笑,似是如释重负。
活着就好……
其他的,且等来日方长。
罗湛看向罗老夫人,但并未与她说话,而是吩咐了婆子,“来人,把老夫人搀回去,若无旁的事,日后莫要再踏足前院。”
罗老夫人愣了一下,“儿啊,你不可这么对待我!我可是你母亲啊!”
罗湛是要禁她的足。
婆子正犹豫,罗湛一声令下,“还愣著作甚?!”
那婆子身子一抖,被罗湛的爆喝吓了一跳,“是、是,大人。”
罗老夫人被人拉回后宅,一路上都在嚷嚷、谩骂。
罗湛突然很厌恶眼前的一切。
这偌大的罗府,是他彼时拼劲一切争来,可如今,他压根本不想再踏足这座宅子,也好像再也没有回来的理由了……
洛韶儿敲完登闻鼓之后,心情甚好。
她回到自己之前购置的宅院,换洗过后,就重新登门宸王府,还郑重递了自己的名帖。
她得去拜访一下宸王妃。
总不能就这么堂而皇之进出宸王府。
陆氏倒也率性,她已听说了登闻鼓一事,说实话,她对洛韶儿竟也莫名多了一丝佩服。
陆氏对着铜镜照了照,挑了一只赤金衔红宝石凤钗插在发髻上,过了好片刻,才让婆子将洛韶儿领过来。
她这是故意给洛韶儿难堪。
可谁知,洛韶儿脸上毫无怒意,反而浅笑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