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子怀中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7章 封后(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崔恕呼吸急促, 目光沉沉地注视着崔道妩。他想不通到底哪里错了,这个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的女儿竟然会公开背叛于他。他沉声道:

    “妩娘,你不要被他人收买。替人伪证, 诬陷于阿耶,对你有什么好处?你是我最骄傲的女儿, 告诉阿耶, 都是谁给你准备的那些伪证?”

    崔道妩这才终于淡淡瞥了他一眼。可她眼底却只闪过一丝恨意,转瞬又化为乌有。

    从她被逐出宫开始,他就视她若弃子,她如从云端跌落泥潭。这才看清自己曾引以为傲的那些东西是多么脆弱易碎。

    他对她, 从来只有利用之情。

    崔道妩又伏跪下去, 坚定道:“臣女所言,字句属实。”

    “所有书信证据,皆是于父亲暗室之中所获。”

    崔恕怒不可遏,忍不住剧烈咳嗽着, 最后竟喷出一口血来。

    他知道, 他书房暗门后中的那些证据皆是铁证如山。可他辛苦筹划了这么多年,又如何会想到, 有朝一日竟然会被他的亲生女儿所背叛!

    “咳咳,咳,你这逆女——”

    裴神玉道:“右相身体不适。来人将右相带下关押, 留候三司审判。”

    立即有金吾卫上前, 半拖半拽将崔恕带了下去。

    天子眼底沉沉, 如泛剑器冷光。

    “朕已看过所呈证据, 一一确凿无误。右相罗织罪名, 抄家之物瞒不上缴, 敛财而为谋反, 其罪当诛。

    “而符家连坐之案,为先帝所误,崔恕所害。确实蒙冤无辜。”

    裴神玉御笔一挥,沉言:“符家,可以平反。”

    裴风酒眼底浮现一丝动容。而时隔多年,符婴也不禁眼眶泛红,他叩首殿前,沉沉叩了三个响头。

    “草民替符家阖府,叩谢陛下恩典。”

    朝堂之上一时间鸦雀无声,众人仍处于余惊之中。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转眼之间,崔相就如大厦将倾。最为震惊失措者,则尤为平日里蒙受右相恩惠,为犬马驱使之人。

    然而崔道妩竟仍有话要说。她又道:“除此之外,妾身还有一人想指认,那便是乐平长公主。”

    裴神玉沉然道:“长公主所犯何罪?”

    他当然知晓一切,此话,也不过是为了让崔道妩引出下文:

    “长公主曾与妾身密谋,想要加害贵妃。更是暗中为异教头目传递信息,危及社稷。妾身有长公主的信物字迹,妾身与婢女晚华皆可为人证。”

    她在被崔恕摧毁了所有心性之后,乐平长公主再次想要以她为棋子的举止,只令她心生寒意。

    乐平长公主,就仿佛是无形的幽灵,潜藏在所有的阴谋之后……

    群臣哗然。

    很快,裴素月也被人带上朝堂,美人神情淡淡,仍然秉持着一位长公主的骄傲与尊严。

    可龙椅之上的男人薄唇轻抿,却仿佛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神祗。他眼神凌厉,仿佛已于无形将她挫骨扬灰:

    “乐平,你有什么要解释?”

    裴素月心中苦涩一笑,昔日她还曾得他一声皇妹之称。可如今,也不过是冰冷的乐平二字。

    “乐平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她本以为明萝梦是如此身份,已足以让所有人都放弃她……可没想到,对方还是拥有了她所最希冀的一切。

    君王偏恃的宠爱。

    不过成王败寇,她赢了算筹,却输了人心。想不到崔道妩这个昔日的跳梁小丑,也竟会物极必反,有这样一面。

    人心难测,她早该知道。

    “将乐平长公主一同带下。”

    至于崔家,裴神玉也作了一番发落。

    “惩戒崔家,宜审判之后再行具体发落。崔道妩虽为崔恕之女,然大义灭亲,可免其缘坐。崔氏族中不知情者,也俱著从宽。”

    崔道妩目无波澜,只低头叩谢皇恩:

    “妾身别无所求,惟求陛下恩典,妾身自请入灵山寺剃发为尼,余生唯以青灯为伴,以赎罪孽。”

    “允。”

    裴风酒等人退离之后,裴神玉复又睨向众人,瞳仁乌沉,字句清晰回荡:

    “朕欲立后之事,众卿以为还有何处不妥?”

    率先抗议的右相,方才的下场仍然历历在目。而见右相倒台,其他为右相马首是瞻之人也开始纷纷动摇,生出退缩之心。

    余下就是中立的臣子,然而事出突然,他们也在犹豫之中。

    恰在此时,武将当中的孙将军却一马当先率先出列。他梗着脖子,声音洪亮道:

    “皇后娘娘为大乾安危之计,深入敌营,如此身先士卒的精神,当为我大乾将士的表率!确实当册为皇后,母仪天下。”

    众人不禁神情错愕,孙尚武这个没脸没皮的,果然龙腿倒是抱得最快。连皇后娘娘都直接张口叫上了。

    然而向来稳重的周将军,竟也缓缓出列。

    “臣以为孙将军所言不错。贵妃娘娘果敢有谋,是为奇女子,且陛下后宫空荡,立后也是迟早之事。”

    掌权谢家的谢尚书,与昔日受英国公之恩的鸿胪寺卿、王舍人等臣子,竟也先后纷纷出列表态:

    “贵妃待人容和,品性淑德,统摄六宫而不乱,有坤仪之美。堪为典范,当立中宫。”

    “臣也以为贵妃系出高闳,温懿慧至……”

    几位大臣纷纷赞言支持之后,天子的神情才稍稍缓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