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见殿下少年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5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天色快要暗下来的时候, 高悦行到处找不到李弗襄,向禁卫打听了他的去向,然后带着几个侍卫, 披着夜色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半山腰上走。

    离着温泉还差很长一段山路的时候,高悦行就闻到了风中送过来的浅淡的药香。

    高悦行丝毫不觉得药的味道难闻,侍卫们都不耐地皱起了鼻子,高悦行却加快了脚步。

    李弗襄不至于在温泉里泡上半天, 尽管是药浴, 泡久了总归伤身, 他早已换上干净的衣衫, 在温泉边干净的石头上坐等。

    等着高悦行来找他。

    他知道她一定会来的。

    秋夜里,在外面呆得久了, 山道上凉意透骨, 但是靠近了温泉, 便能明显的感觉到氤氲的暖意。

    高悦行浑身都暖了起来, 心里也有种似乎要就此融化掉的错觉。

    前方渐渐进入了一片银杏林中,前些天刚下过雨,每一场秋雨过后,银杏的叶子便能铺上厚厚的一层。远远望去,黄灿灿的扎眼睛。

    桂花落了。

    但是银杏的绚烂又紧紧随之而来。

    高悦行脚下踩着厚厚的树叶,树叶之下, 又是雨后湿润松软的泥土, 只有沙沙声, 高悦行不由自主地放缓了脚步, 她喜欢听这声儿, 令人心里无比的恬静。

    李弗襄也远远的就听见了她的脚步声, 他等着呢, 可是高悦行的脚步越来越慢,他渐渐地按耐不住。于是他站了起来,踩在池边滑溜溜的石头上,向那条来路张望。

    夜色更浓了。

    寻常人到了这个时候,视线一定会大打折扣,看不清太远的东西。

    但李弗襄可不是寻常人,谁也不知道他的夜视力到底是何种地步,总之,他看一切都毫不费力,就跟阳光下是一样的。

    他见到高悦行低着头缓缓而来,虽然慢一些,但是脚步从没有停下过。

    直到了近前。

    李弗襄叫了一声:“高悦行。”

    高悦行听到声音,一愣,抬起头。

    李弗襄长大之后,很少连名带姓地唤她。这种从他口中念出名字的感觉,已经阔别了很多年。

    高悦行蓦地想起那年困在东宫的地宫下,李弗襄守着她在黑暗中,尝试着开口,一遍一遍地念着她的名字。

    他这样唤她的时候,总是让她感觉到,他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却不肯说,深埋进了心底。

    高悦行开口道:“你站那么高做什么?”

    李弗襄道:“我等你呢。”

    高悦行:“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李弗襄:“我就是知道你会来。”

    高悦行:“我马上快要长大了。”

    李弗襄:“我知道,我等你呢。”

    他们说话的声音比风静。

    高悦行笑着,张开双臂想要抱一抱他。

    李弗襄微微躬身,正准备接。

    可是池边的石头太滑了,高悦行无心的一扑,令他脚下一滑,想再稳住身体已来不及。

    向后倒下的那一瞬间,李弗襄说时迟那时快,反手将高悦行朝着相反的方向一推。

    高悦行摔在了厚厚的银杏叶上。

    李弗襄躺进了水里。

    李弗襄的水性很令人放心,温泉不深,但是水面上总是晕着朦胧的热气,别说夜里,即使是白天,也难以令人瞧得清水下的情境。

    高悦行知道他不会有事,但是眼睛见不着,心里便不放心,李弗襄迟迟不肯出来,高悦行只好喊道:“殿下你在哪儿呢?”

    水声这才渐渐地靠近。

    李弗襄扒着石头爬出来,说:“我没衣服穿了。”

    秋天夜里冷,高悦行一听,急忙拦道:“那你别出来了,水里泡一会儿吧,我叫人去给你取衣服。”

    护送她进山的侍卫停在了银杏林外面,高悦行把李弗襄按回了水下,一路小跑出去,吩咐禁卫速速回行宫,取一套干净的衣服来。

    禁卫领命。

    高悦行回到温泉边,见李弗襄已经把湿透的外袍脱了下来,原地用干燥的叶子点起了火,只穿了一身月白的寝衣,用树枝架着湿透的衣服烤火。

    高悦行道:“他们一会就能回来。”

    李弗襄说好。

    但他生起了火,衣服烤得也很快。

    高悦行搁着火看他,目光从他硬朗的下颌角,一直延伸到领口。

    他的少年虽然有些单薄,但是一点都不弱。她甚至只用眼睛就能感觉到那薄薄一层衣料下的力度。

    高悦行察觉到自己的神识有些恍惚了,急忙眨眼,低下头告诉自己不能再看了。

    篝火的噼啪声中,李弗襄忽然抬手在她面前晃了晃:“阿行,你看看这座山的走势。”

    高悦行一头雾水地望着他,“啊”了一声。

    李弗襄抬手往东边一指。

    高悦行顺着他指的方向忘去,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高悦行有些无奈:“不是谁都有你那样一双眼睛的。”

    李弗襄手缩回来,食指挠了挠头发,道:“我忘了。”

    猫不能理解兔子只能吃草,兔子也不懂猫为什么爱吃肉。

    他们彼此都不能理解对方在眼睛上的欠缺和奇怪。

    李弗襄道:“那我说给你听吧,这座小山峰背靠萧山行宫,距离行宫非常近,地势并不险峻,峰顶的视野也极其开阔,若是有人需要大批量的走军队和粮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