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本以为收复了台湾,打完了准噶尔,大清就可以享万事太平了。但没想到,只是一个小小的番邦国家,就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康熙一人坐在偌大的乾清宫里,盯着案桌上成堆的折子深思,若是将来这徐日升所说的葡萄牙带着军舰打到了大清的边境,那福建水师,是否有能力与之一战。

    仅靠姚启圣那五条船吗?自然是不能。他也知道自己或许是一时胡思乱想,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此时不先图谋布置,这以后当真发生此事,则后患无穷。

    眼下,还是要先想办法使大清军力更加强大才对。

    练兵,就是花式的花钱。军费素来是国库开支中占最多的一部分。康熙一想到现在国库的银钱应付一次准噶尔都岌岌可危,就觉得特别发愁。

    还是要想个法子为国库赚钱才行。是巧立名目收税?还是另想办法增加收入,他一时陷入两难境地。

    想来想去,为太清万世太平计,舍下一时的面子也不算什么。康熙想,不如就以内务府的名义做生意,摊子支的小点,只做些新奇的玩意往南方卖。收支单拎出来做一个账本,收入以半年之期为准,慢慢并入国库。

    想到自己身为堂堂天子,竟然有一日为了金银,为了军费煞费苦心了,康熙不禁苦笑。

    不过想通后,他也没在在这上头再废心思,转而又处理起其他政事来。

    这一日他忙到近晚膳,也无心翻牌子进后宫,想起因为政事好久没问过儿子的功课,索性就叫下头人摆驾毓庆宫去看儿子。

    胤礽自然提前收到消息,还叫人备好了晚膳。

    因为他最近实在表现太好,师傅们已经很久没有另外布置功课了。他只能把自己从前写过的作业准备好,预备着一会儿他汗阿玛查问。以他对汗阿玛的了解,只要是突发奇想来毓庆宫,多半是想着检查作业来的。

    果不其然。

    康熙踏进毓庆宫,胤礽刚一迎上,就被查问了最近学的什么书。他们父子俩走了一道儿,胤礽就把最近看的书背了一道儿。

    等康熙听的都满意了,功课的问题都查完了,父子两个才一起用晚膳。

    刚才走的一路上,小太监手里引道的宫灯不够亮,所以落座之后胤礽才发现,今天他汗阿玛似乎特别疲累的样子。

    胤礽夹了一筷子牛肉,放到他汗阿玛的碗碟里后便试探着问:“早朝散后汗阿玛是不是又在乾清宫看了一天的折子?您总是这样忙于朝政,也太不顾惜自己了,儿臣瞧着您近来真是清减了许多。”

    “无事,可能是最近暑热之故。”康熙自己并不当回事,笑着安慰的儿子。

    胤礽没把这糊弄小孩子的话当真。

    他也是日日都要上早朝的,自然知道朝政繁忙时有多费精神。但想了想最近朝政似乎也没什么大事,左不过是满人人口的事儿。

    可这也不是一时能解决的。汗阿玛不该如此忧心才对?

    难道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儿?

    他紧追着问:“儿子又不是别人,汗阿玛有什么烦心事,不能说给旁人听,难道还不能说给儿子吗?”

    康熙嗔了他一眼,“食不言,你连顿饭都不让朕好好吃了。”后示意立在一旁的梁九功给他夹些青菜。

    胤礽只得住嘴,打算吃完饭再问。

    终于吃完饭,康熙漱过口,父子两人在园子里遛弯消食。

    胤礽见他汗阿玛疲累之色比刚才减少些许,说:“饭也吃完了,汗阿玛尽可以告诉儿臣,有什么烦心事了吧?”

    “你呀你”康熙被问的急了,忍不住嫌弃儿子,“你也日日跟着朕上朝的,难道就没发现,国库的银钱又开始不大够使了。”

    反正自己憋着发愁还要被烦,这小子又非得自己送上门来。教训儿子散愁气,正好了。

    胤礽心里一松,他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呢,原来是钱的事儿。

    知道了原因,他反倒有心情开玩笑了,“国库哪一年没有缺过银子,汗阿玛怎么今日特别发愁?”

    一点没有被劝慰到,康熙孩子气的嘟囔了一句:“自然是今日特别缺的缘故。”

    胤礽忍着笑,“国库银子不够使,汗阿玛让百官一齐使力想办法就是,您独个儿发愁算,岂不是愁坏了自己。”他汗阿玛生闷气的样子真有意思。

    “朕指望的上他们,还用自己发愁?”康熙叹气道。

    说是百官,真正指望的上的没几个。不仅指望不上,反而还要上来拖后腿。

    玩笑够了,康熙开始说正事:“准噶尔始终时大清心头大患,不想办法彻底平定,则大清永无宁日,朕也无法安眠。”

    胤礽恢复认真,“汗阿玛深谋远虑,想必已有计划。”

    “三番和台湾都收回,朝中又暂无大事。朕计划,最迟两年后,一定要发兵攻打准噶尔部。”

    “蒙古王爷们那里?”胤礽语带不确定的问道。

    汗阿玛几次北巡计划都被搁置,蒙古王爷的态度没确定之前就发兵,或许有些不妥。

    说起蒙古,康熙倒比他有信心,“咱们大清和蒙古各部向来交好,他们即使不帮忙,也不会站在准噶尔那边。现在朕唯一不确定的,是不知道国库是否能支撑这场战役。”

    一场大战少则半年,多则数年。若打到一半粮草供应断了,则大战必败无疑。

    “汗阿玛可有其他备选之策?”

    康熙感慨:“越往后拖越对我们不利,目前只有想办法尽力充盈国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