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美色撩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094章 将军夫人21(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白灼华垂眼,没有应。

    白玉华气不打一处来,气他蠢气他笨,气他情窦初开会喜欢却不懂得表白,如今后悔,又怕他寻死,就又打了他一拳,将人推至假山上掐着他的脖子,吼道:“白瑾之,你到底听到了没?你想死可以,那也要死得其所,我倒是想杀了你给人赔罪,可我不能,难道你要让别人笑我们镇北军同门相残,让楚钰在地下看不起你?你想一辈子活得碌碌无为,不清不楚?将来见了楚钰拿什么跟人表白,你要死,只能死在战场,别的你再痛苦也得活下去。”

    他看白灼华没有应,怒吼道:“你听到了没?回答呢!”

    许久,白灼华睁开眼,嘶哑着声音,坚定道:“好。”

    “既然答应好了,你就的给我好好活!”白玉华放开他,不放心又不甘心的交代。

    白灼华没说什么,算是应了。

    他不清楚自己那一刻是什么想法,可他想,如果可以,他绝对不要以那种孩子气又惹人嫌方式开始,他一定会好好珍惜他,好好跟他说喜欢,哪怕他见到他的第一面就结果了自己,也好过现在被内疚和痛苦折磨得快疯了,他都没好好感受喜欢一个人内心是你如何欣喜,就这样失去了他。

    …………………………………………………………………………………………………………

    朱红色的老旧城门在他们背后被重重关上,太平就在他们身后,而他们的前方将是战场。

    从京城往幽州差不多要走半个月的路程,就是速度再快也要十天左右,这还不算上路上突然遇敌军奇袭。

    白承恩从天牢被放出来,带着一万不到的精兵一路往幽州赶,这样的消息绝对会传到北境去,皇帝不在意,京城能帮他的人不多,镇北军的精兵都被抽调出去几乎成了空壳,一开始前方战事的消息传回来的也不多,只能靠他们一路前行,一路摸索。

    这是白灼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带兵打战,白承恩让白玉华看着他,秦墨言一再担保白灼华没有问题,可行军打战无儿戏,白承恩怕他不懂事,白玉华则是要守住白家的这点根,所幸白灼华一路沉默没有多言,倒是省了不少事。

    白灼华怎么也没有想到,与白承恩这一趟幽州之行,竟是他们父子最后相处的时光。

    这一趟回幽州,皇帝给的粮草并不够,他们日夜兼程,走的是山路,一没驿站,二见不到山村,怕暴露行踪,经常整支军队就安营扎寨在山中。

    山里多勐兽,但也不乏飞禽,为了节俭粮食,也为了给士兵补充体力,休息的时候就会派人在山中猎些飞禽走兽,抓些水中鱼儿,充当食物,至于粮食这样的谷物较为顶饱,要用在打战的时候。

    山中条件有限,猎物经常都是随便处置,有些时候都是整只架在火上烤,可士兵多,又不能掀起漫天红火,因而食物经常都是半生不熟。

    白承恩找到白灼华的时候,他正靠在一石块上闭着眼,啃着一块鹿肉。

    那鹿肉还带着皮,皮上有毛烧的黑黢黢的,咬一口满嘴血腥味,是肉没有熟的味道。

    白承恩寻了个位置挨着坐在他旁边,白灼华就睁眼,白承恩瞧了一眼他手中的鹿肉带着笑,将手中的烈酒递过去:“深夜山上寒凉,喝点酒暖暖身,”

    白灼华接过来,勐灌了一口,烈酒入喉,他想起他最后一次喝酒好像是在带楚钰过去的那一晚,可笑死了,他竟然没跟他喝上一盅。

    白承恩见他喝的快提醒:“慢一些,可为难死养尊处优的世子爷了,这也能吃的下去啊。”

    他语气带着调侃,是父亲讨好儿子的味道。

    “都是妈生父母养,别人能吃的下,为何我就吃不了。”白灼华咬了一口,嚼了嚼吞进去,嘴边沾满灰尘。

    白承恩看了他一眼,很是诧异,自从他母亲死后,白灼华在家中对继母带着深深敌意,顽劣无比,他整日头痛,从小便将他扔进镇北军,交给秦墨言养,他知他混账没少惹事,可每次见面秦墨言却对他赞赏有加,说的是男孩子难免调皮,孺子可教便好。

    白承恩听到这话的时候以为秦墨言是卖他面子,就往镇北塞了眼线,那些人说他整日迟到早退,可深夜又一个人在外头苦练,他不清楚他所谓外头苦练是个什么练法,为何在外浑得如此出名,他很少见过自家儿子,不是不见,是他不愿意见他,如今再见却发现他竟是已经长大了。

    白承恩道:“我记得你小时候很不喜欢这些生……”

    “有娘疼自是娇气了些,在镇北军营,有些时候在外出勤,连一口水都喝不上,有肉吃已经很好了。”他说着几口将那鹿肉吃完,随后拍了拍手,枕着脖子,闭着眼,不再说话。

    白承恩坐在他旁边,看了他许久,没说话,起身拍了拍手。

    白灼华就靠在石块上,虽说是父子,可两人并没有什么话可说,只要坐在一起周围就显得格外沉默,曾几何时他们父子之间关系僵成这样,甚至都比不上上下级之间话来的多。

    一个是愧对,一个又恨。

    白灼华不明白,人心只有一颗,爱一个人若是用起心来,怕是一颗都不够,又为何喜欢了又不喜欢的紧,爱的不深又为何要耽误别人,他这辈子最恨的是三心二意的人,当年十里红妆一路进将军府的时候,他母亲灵堂里的白烛都没有燃尽。

    那是他母亲的泪,看着他的父亲迎娶了别人。这么些年他硬是不跟白承恩联系,一个人在镇北营无论受到什么样对待,他总是告诉自己不能委屈,至少是不能叫白承恩活得太过顺心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