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民没想到竟然会这样。
更没想到领导还真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想建祠堂可以, 谁提议的谁出大头。
族老们年纪大了干不了活没关系,多拿点钱给年轻人个辛苦钱,他们保证把这事干得漂漂亮亮。
电影里说, 乡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长缨一开始就知道这些族老们打的什么主意。
而真的涉及到钱时, 之前嚎叫的最大声的族老们不干了。
谁都甭想从他们这里拿钱。
只是这还不够。
按劳分配。
过去那种我指挥你干活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年纪大干不了?
放心,不安排重活,安排点轻的, 就是这拿到的钱也就没干重活的劳力多。
不满意?觉得这是在逼死你们这些老人家?
怎么可能呢,姜太公八十岁遇文王还能建立一番基业呢,咱们这才五十来岁六十出头,好意思说自己干不动了?
别是手脚干不动, 嘴皮子还能在那里哔哔个没完吧?
原来还能这么见招拆招。
林爱民表示自己学到了。
恨不得能拿出小本本记下来。
而三叔公的到来,让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往后村子里有什么事, 就问村委,我这一把老骨头当不了什么家也做不了主。”
他的话让其他族老们傻了眼, 三叔公这是怎么了,竟然屈服了市里。
族老们试图想要把这个老人给拉回到己方阵营,然而三叔公却是走向长缨, “你跟我说的话, 都是真的?”
“我骗您做什么?”长缨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之前是我们做的不到位, 只是他们在天有灵的话更希望在纪念馆里让后来人看到他们为国家做了些什么,国破山河不存时, 他们用自己的性命去做填补, 而不是在那阴暗的祠堂里当一个牌位。”
三叔公看着这个对自己做出承诺的年轻姑娘,“好, 我相信你,你要是骗我的话,我就算是当了鬼也不会放过你。”
看着离开的老人家,长缨垂下头,“骗您,我自己心里也过不去的。”
她偶尔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可是这次却并没有。
平川地区是要建立一个红色纪念馆,而且要把烈士和烈士家属的信息统计起来,过去没有做好的工作,她要一一弥补,弥补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和家庭。
也告诉后来人,这个国家从来不缺勇敢的人,在最危难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些人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与安危,去保卫国家山河。
三叔公听到身后传来的话,拄着拐杖颤颤悠悠的离开了。
……
离开靠山村已经是黄昏时候,林爱民觉得浑身酸疼,这一天折腾的要了他的老命。
“长缨主任,您跟那个老同志说了什么呀?”
他的问题让长缨神色肃穆起来,“你们的工作失职了。”
工作失职?林爱民一下子慌了起来,他之前有点不作为,失职的地方有点多。
不知道领导说的是哪一项。
“三叔公家的一双儿女都牺牲了,县里头应该来慰问一番的。”长缨闭上眼睛,“我不是要求你走过场的探望,也不用带着什么礼物来,只要带着你们的关切就是了。”
人要的就是一个理。
长缨能理解,尽管她在那老人家里说的话更过分。
林爱民下意识地反驳,“咱们这边是老革命区,有太多牺牲。”
看不过来啊。
“所以你们工作失职的很厉害,今年你们县再加一条,把这些革命烈士和战士家属统计在侧,逢年过节你们需要去走访探望,不能让这些烈士家属寒了心。”
实际上提出无理要求的很少,起码长缨这些年来拜访过的烈士家庭,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林爱民有点头疼,这要是一一拜访的话,自己的腿跑断都不一定能做到啊。
倒是跟着坐在车里的公安局的同志给了个建议,“其实林主任,你可以划片管理嘛,这几个村子让这个人负责,那几个村子找个人负责,这样的话只要掌握情况及时帮人解决问题就行了,我觉得傅主任是这个意思。”
这让林爱民恍然,“明白明白,那我回头就做统计。”
长缨倚在那里,扭头看向车窗外。
来找三叔公的人就是拿捏住了老人的这个软肋,说修建祠堂后可以让他的儿女进去享受香火和后人祭拜。
三叔公一个绝后的人,怎么可能对祠堂那般执着?
不过是因为人之将死,儿女成为了他心头的一个执念。
毕竟他们兄妹离开之后便是天人永隔,父子(女)再没见过。
林爱民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这般故事,他神色悻悻,“这是我的工作失误,往后我肯定年年来靠山村看望老人家。”
“可能真要麻烦你多来这边鸡汤,我说市里要建造一个红色纪念馆,回头各个县都要调查这些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生前的一些事情,你们多费点心。”
长缨有些累了,她闭上眼睛,“不过也不能为了表扬而夸张,纪实了写就行。”
林爱民连连点头,“明白,到时候我亲自抓这个事。”
回到县里,长缨让司机把人送过去后,又去县医院。
徐立川的烧伤需要好好休养,现在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