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军师不好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章 金戈铁马(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没了宋连仁在,云归自是更自在些。换谁也不大乐意在战事要紧的时候,旁边还有一人对自己怀揣着坏水,光想着如何给自己下绊子。

    此外,项初因功被提拔,为屯骑校尉,加上楼桓之对其信重,此时便也得以在帐中。

    “我曾听闻,这阿日斯兰本是自负之人,但经了前头大意亡国的事儿,想来如今轻易哄骗不了。”骠骑大将军的嫡孙邓昭言道。

    说完这话,却是看了云归一眼,眼中有些戏滤笑意。

    云归寻常难以记住人的模样。尤其是仅一面之缘的。起初在军中遇见邓昭时,他并未有想起来。直到邓昭主动提起,两年前镇南王府老夫人的寿宴,他才隐约记得了。

    其实说起来,若非邓昭那时非要把冰山雪莲与他牵扯起来,他不定能记起他。只是记起了,邓昭在他心里的印象,便是顽劣贪玩了。

    起初听闻骠骑大将军的嫡孙入军,他还有些好奇。骠骑大将军是个刚烈汉子,忠勇之事数不胜数,他心里自是存了尊敬的。而今见得邓昭如此,好奇心便也就散了个干净。

    “说来阿日斯兰大意亡国,还是云军师之功,某深感佩服。”邓昭向云归拱了拱手,言道。

    “邓参将过誉,我身为大靖军师,不过尽己本分。”云归谦虚答着,心里突起念头,“我有一法,只是怕时日上不足。”

    楼桓之闻言,当即道,“军师但说无妨。”

    云归对上楼桓之的目光,瞧见里头好似可以溺毙人去的温柔之色,险些就晃了神,捏捏手指定住心神,又环视一圈众人,道,“阿日斯兰攻下的这几座湘国城池,除了边城与川城,皆与原先蒙国有接壤之处。”

    “阿日斯兰除了这几座城池,再无安身之处,可说是他保命的最后余地。若我们能自蒙地,直接攻其所占的最后两座城池,阿日斯兰又待如何?”云归缓缓言道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只为了对付一座边城,就要用到这样迂回麻烦的战策?岂不有些像求远水以救近火?

    楼桓之虽不满别人对云归所想有质疑,但此时他所处位置容不得他不管不顾,只为云归说话,便道,“从先前开战淼、蒙以来,大靖内已兵力不足。眼下军营里的八万兵士,已是难得兵力。若再分散,恐不妥当。且兵士往蒙地,也要耗费好些时日,岂不又让蒙人有了喘息之机?”

    云归微微一笑,“是,军营里的八万兵力不可分散,大靖内也无多少兵力。可是大靖收归蒙地,早派了三万士兵驻守边境。若靖军接下来只派出三四万士兵,隐去其余兵力,阿日斯兰猝不及防下,被东边攻袭,能无动于衷,不在东边加强防守,甚至以为我们其实意在东边,而近几场攻城只是障眼法?”

    蒙地早有数万兵力这一点,无论是身为皇帝的向寻,还是身为主将的楼桓之,在开始计算兵力时,都不会计划入内。毕竟这是轻易不可动的兵力。

    而如今,他并非要这三万兵力移动,不过是要他们配合这边靖军,来一场声东击西罢了。

    楼桓之看着镇定自若,嘴角浅笑的云归,心里麻麻痒痒的。这样的眸光熠熠,好似谈笑风生便决胜千里之外的自信,让他深深着迷。

    他到底是有多幸运,得获云归这样的珍宝?

    方才还有心提出异议的人,在楼桓之截去了质疑,云归又道尽关窍后,都歇了那份心思,纷纷口出赞美之词。

    云归谦虚完后,又接着道,“这一计,若能实际用得好,那便不止为了夺得边城,还为了与蒙地接壤的数座城池。”

    这话一出,在场之人愈发有些惊疑不定。虽多少知晓这尚是少年郎的大靖军师,有些本事,但不知竞可聪慧至此。

    原还觉着此计若只图边城,未免小题大做,现下一想,怕是这少年军师早有打算,并无遗漏。

    此计一定,楼桓之急着向向寻请旨,虽他如今是主将,但到底不是军权尽在掌中,要想驻蒙地靖兵配合,必得经过向寻。

    七日后。

    蒙地靖兵攻犯已为阿日斯兰所夺的庆城、宜城。阿日斯兰全心防备湘国与大靖,不曾多派兵力驻守东边。无所防备下,险些让靖兵入了城池。

    连忙调兵遗将,加重东边防守,边城外靖军却是一鼓作气,强硬攻城。

    强撑不过三日。东边防守将破,靖军夺下边城。

    靖军入驻边城。歇整不过两日,与东边驻蒙地靖兵配合,时而直攻川城,时而自东边攻袭庆城、宜城。又偶尔一齐发动攻击。

    阿曰斯兰及蒙兵分身乏术,本就兵力不足,此时更失守城优势。在不断紧急调兵中,分不清靖军究竟意在自东夺取庆城、宜城,还是声东击西,以假乱真。

    又花六日功夫。

    边城、川城、庆城、宜城四座城池,皆为靖军所破。而阿日斯兰此时只剩一座城池——昆城。

    靖军营内。

    云归刚用好晚膳,要回自己帐篷,后边就传来声音,“云军师当真厉害!”回转身,便见得邓昭向自己走来,脸上还带着笑,谦虚道,“雕虫小技罢了。

    “怎会是雕虫小技?若那阿日斯兰只是个草包,倒也罢了。偏偏他不是,云军师却照样把人整弄得团团转。”邓昭叹道,“幸而我并未与军师为敌。”

    云归一笑,“邓参将在战场上勇猛英武,我亦有所耳闻,我倒是真庆幸邓参将是大靖人,而非敌人。”

    若是只看邓昭外表,如何能猜得他武力了得?怕不少人以为邓昭只是个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

    邓昭回道,“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