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娘娘负责躺赢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9章 功果(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孩子比福彭还小几岁。”

    说完后就想起自家长子,今年不过才十四岁,亲爹就要坏菜,不知道祖传的爵位还有没有,就悲从中来。

    宋嘉书一看曹佳氏这样伤感,也不好再继续问一问曹雪芹曹大家的幼年事了,只好客套了两句,然后起身送客。

    果不其然,收到粽子后来给额娘请安的弘历,就说起了平郡王之事。

    弘历显然是想过了,对自家额娘也没什么可遮掩的,便道:“儿子想着要给福彭求情,在袭爵之事上帮他一把。”

    宋嘉书只是点点头,没再问什么。

    倒是弘历又解释了两句:“儿子虽不知平郡王做事如何,是否有违国法,才令皇阿玛有免其爵位之心。但福彭与儿子一并读了一年的书,为人秉性与才德本事,儿子都是心里有数的,且皇玛法当日也常夸福彭本人,并不单单是为着平郡王和曹家。”

    犹豫一二,弘历还是准备跟额娘是说的再透彻一点,也让额娘放心:“除了福彭让儿子想帮一把外,还有一事……儿子觉得皇阿玛虽要免了现今平郡王的爵位,但不是真要夺了平郡王府的爵位。”

    弘历不再是孩子时候的无知。这两年的经历,让他清楚的看到了皇阿玛和八叔一脉的龃龉。就算这样深的龃龉,皇阿玛都能给八叔一个亲王爵位,何况只是左右摇摆的平郡王府。

    直接夺铁帽子王的王爵,岂不惹人非议。

    皇阿玛若把平郡王纳尔苏贬为庶人,再令其长子袭爵,才是真正的恩威并施。

    只是弘历不敢保证,自己揣摩对了皇阿玛的心意。若是错了,只怕会遭皇阿玛的斥责怒火。

    宋嘉书只是含笑:“你想好了的事,去做就是了。”

    弘历抿了抿唇:“额娘想必也知道,皇阿玛不喜平郡王,更不喜曹家。上回为了我送十四叔去景山一事,听闻额娘就被皇祖母刁难了好几回。这回要再因着儿子给福彭说话,让皇阿玛迁怒于您……”

    那自家额娘的日子未免也太难了。

    薄荷香幽微的传来,不是香料,而是景仁宫里养的几盆鲜薄荷,随着一阵微风吹过,就带来略显辛辣的清香。

    宋嘉书平时便会摘鲜嫩的薄荷叶子,用白水一一洗过,放到干净的冰里一并冻着泡水喝。

    此时,她给弘历递上一杯清凉去燥的薄荷水:“你虽然是你皇阿玛的儿子,却也不是你皇阿玛的影子,你自然有自己的衡量和想法。至于额娘,你就更不要担心了。”

    弘历还有些不放心的时候,弘昼已经进门了——他走进来的速度比白宁报,‘五阿哥到了’的话音还快。

    耿氏对儿子一贯是有些溺爱的,弘昼的性子也有些童趣,于是虽然长成了少年,但他手上还系着端午的五彩绳。

    此时弘昼笑着给宋嘉书行了过节礼,然后来拉弘历:“四哥你还没请完安啊,好容易今天下午不上课,走,快去玩去。”

    宋嘉书看到弘昼就忍不住笑,也伸手推推弘历:“去吧,难得有时间,好好玩去吧。”

    弘昼的思维再次天马行空起来:“对啊,四哥,咱们再过两年就要讨老婆啦,到时候再敞开了玩,就有人要啰嗦你了。”

    别说宋嘉书了,弘历现在每天见弘昼,都经常要被他弄个无语。

    弘昼走到门口,又想起来,笑嘻嘻的把头伸回来:“熹额娘,我觉得您送去的那梅干菜扣肉的粽子还有豆腐干笋干的粽子都好吃,您再让人包了给我啊。”

    弘历:……额娘包了些奇奇怪怪的粽子,他都有点不敢下口,偏弘昼还喜欢。

    宋嘉书也深觉遇到知己:“好啊,下回我再给你送些旁的。”

    ——

    五月初,就在宋嘉书奋斗于研究粽子的时候,朝上发生了几件大事。

    平郡王纳尔苏因贪婪冒功之罪被革除王爵,勒令其从西北归京反省。其子福彭承袭郡王爵位。

    升镇国公延信为贝子,接替抚远大将军之位。

    升年羹尧为川陕云贵四省总督,西北凡有军机事务,著边防大臣及各省督抚提镇,俱照年羹尧之意办理。①

    至此,藏边事务已完,西北功过也算赏罚完毕。

    总体来说,皇上这几道旨意看起来还是恩威并施,且恩为主的:只罚了平郡王一个,而且爵位还给了平郡王嫡长子,也算不上什么重罚。其余的就都是升官了。

    然而这个消息传到后宫,太后就又‘病’了一次,当夜宣了四回太医,直道心口疼。

    太后的心口没法不疼。

    皇上虽未再加罪十四,可也没有一点要功过相抵放他出来的意思啊!

    而且这回被皇上升官的都是些什么人啊:延信就是当日去西北报先帝之丧并且负责‘陪伴迎接’十四回京的人,皇上给他升了个贝子,跟十四平起平坐,又让他接任了十四的抚远大将军之位,岂不是故意打脸。

    而给年羹尧这样大的权利,简直是将整个西北付与他了!在太后眼里,这就是十四栽树年家乘凉。

    可见自己这个亲娘,不如年贵妃这个小妾。

    太后既然病了,皇上便日夜前去请安,甚至亲自侍奉太后服药。

    朝堂民间都道皇帝纯孝。

    大约也只有母子俩知道,彼此朝夕相见的时候,是怎样一种氛围。

    且说自打福彭袭爵之事后,皇上又召宋嘉书去了一次养心殿。

    只是提都没提平郡王,似乎根本不知道曹佳氏曾经上过景仁宫的门,也没提弘历为福彭说话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