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娱乐圈大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5章 大爆&惊雷(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晋江文学城的联欢早会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爆了!

    不仅首场开演人满为患到闪瞎台上演员, 观众配合度也与之前他们一帮外乡人到市场采购时那种冷暴力对待天差地别,更不要说之后的每天演出,更是场场爆满, 围观群众与日俱增, 人数只有比首场开演时多的,没有比首场开演时少的,这种完全违反常理的情况看得除了秦门以外的众人摸不着头脑。

    不对啊!

    讲道理这安城的百姓家家户户连粮食都不够自己吃了,个个都饿着肚子,这群人不去找粮食找生活的出路,每天早上都跑来看他们的演出是个什么鬼?!

    更不要说因为前任知府和前朝世子的忽悠, 安城每户人家的青壮力都被征走,被忽悠着当了反贼, 如今正在龙伏山上安营扎寨和朝廷的大军开战呢, 好歹也是血亲, 这群人不去替自己的儿子、相公、爹爹祈福,每天跑到他们搭的戏台子前看着他们笑是个什么行为?

    他们就不担心自己的亲人吗?

    那么确信朝廷的军队一定会被打败吗?

    而且因为这台表演准备得仓促,可以说大半的工作都是在秦关之的督促和指导下在四天内完成的,其中包括写剧本、找演员、排练、配乐等, 可以说整台演出很粗糙,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观众……

    再加上首场演出之后,接下来连续三天的表演都因为来不及排新的演出不得不硬着头皮每天演同样的节目念同样的台词……

    同一本书看两遍说不定就要腻, 同一台演出不也一样吗?

    有那么好看吗?

    这时候, 在现代经历过娱乐圈风风雨雨、接触了无数观众深谙观众、粉丝、路人、黑子多重心理的秦门就郑重地站了出来, 他庄严地向在座小伙伴表示:

    坐下,这是常规操作!

    为什么安城百姓连活都要活不下去了还要每天早上来看演出?

    对,他们是要活不下去了,可这种情况是他们努力找出路就能解决的吗?

    战场的战况是他们能够决定的吗?

    粮种都被收走了所有人都没吃的, 难道他们出去干活就能有吃的了?

    正是因为无望,晋江文学城的这出表演才能这么受人欢迎,这就跟家国颓败的时候,触景生情的诗人写下的诗篇更加为人们所传颂,肤色不同于主流的人们在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一种新的唱歌和跳舞类型应运而生是一个道理,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匮乏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会再追求精神生活了。

    相反,正因为物质生活的匮乏,他们才会更加疯狂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以此来弥补自己损失的那些东西。

    而晋江文学城的联欢早会,恰好就赶上了百姓们最需要的时候。

    至于为什么百姓们会看完了首场演出之后还会坚持不懈来看重播、重重播和重重重播……

    秦门眼神漂移了一下——

    他也不知道来着,以往会坚持不懈追完直播追重播的,他只见过某些明星的真爱粉们……

    可是难道只是一场联欢会,整个安城的百姓、台下所有的观众就秒变他们晋江文学城的真爱粉了?

    古代人粉一个组织粉那么快的吗?

    都不用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三步走来一套的吗?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甚至于连自家小徒弟背着单身的师父和单身的师兄偷偷摸摸和台下未成年(没到十八岁)小姑娘眉来眼去仿佛要脱离双十一组织这件事都不是重点,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快通过联欢会转变安城百姓对朝廷的不信任的速度——

    因为安城百姓的余粮已经不够了,再这样下去,生命垂危。性命攸关。

    新到任的知府在衙门的书房里找到了一条暗道,从密室里找到了足够安城百姓吃一个月的粮食,以及一大堆金银珠宝、古董珍玩、名人字画,还有盐糖之类的东西。

    很显然,这些大概是前任知府特地搜刮来留给子孙的民脂民膏。

    看来他还是知道面对前朝的世子要留一点后路的,可惜机关算尽丧尽了天良,架不住死得猝不及防,以至于没能把这条后路交代给后代,反而便宜了下一任的知府。

    而下一任知府理所当然地把所有粮食都充作了接济粮,按人头按年龄计算好了给安城所有在籍百姓每人多少的粮食。

    但粮食准备好了,作为朝廷下派的知府,他却不得不担心万一他上一刻把粮食发给了百姓,下一刻安城百姓吃饱了肚子就来围攻衙门,或者干脆跑出城抄家伙和正在龙伏山脚下守株待兔的冯大将军一行人打起来……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不能做。

    于是,一直躲在衙门不敢出门的知府大人不得不又一次“艾特”秦门,三令五申,让他抓紧时间再抓紧时间——

    想要让安城百姓消除对朝廷的敌意方法当然有很多,但见效快的方法却很少,而秦关之显然有这样的本事,既如此,他身为一方父母官,就不能放弃安城的任何一位百姓!

    ……

    ……

    又是一天的早晨,金大娘在她婆婆和女儿金琳的催促下起了床,在大娘煮了米汤一家人分食之后,全家人相互搀扶着往菜市口去。

    一路上,一家人都乐呵呵的,不同于之前送三个孩子走时那凄苦的模样,然后在每一个交叉路口和其他同样去菜市口的家庭汇合,一起来到菜市口,快速抢了个位子坐着,再和周围或者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邻座搭话,建立起一段新的友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