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娱乐圈大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4章 补偿加更&联欢会……(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金大娘本来是来找女儿金琳的。

    因为家里三个儿子全都参加了叛军上了龙伏山, 生死未卜,身边就只剩下了这么一个女儿,金大娘对金琳的关注度可以说是空前提高, 也正因为此, 这几天小女儿的异样情况、对那个叫小五的外乡郎君的在意、对菜市口那台戏的期待,她全部都看在眼里。

    金琳转述回来的故事让金家全家都有些三观动摇,他们羡慕着故事里那个只要努力就能够活下去能够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主人公,也怀疑着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真的发生在同一时间段的另一个姜国的城里吗?

    不同于金琳在遇到两个完全不同的选择时果断选择了颜值更高与她也更亲近的小五,相信小五口中可爱的朝廷和善良的国家才是正常的,金大娘全家在安城住了好几辈子了, 从前朝到今朝,经历过不知道多少代皇帝多少个朝廷, 比起相信现在的朝廷和官员爱民如子, 金大娘更相信朝廷圣人昏庸无道、上一任知府大人是个清廉如水的官员——

    毕竟古往今来, 他们只听说过有清官,可从来没听说过有清廉的朝廷的!

    于是给自家女儿灌输了个这么个颠倒黑白故事的小五被金大娘盖上了个“花言巧语大骗子”的戳,连带着和小五一起来的这一伙外乡人都被金大娘认定是“居心叵测大坏蛋”……

    所以当金大娘一大清早发现女儿不见了的时候,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女儿怕是去菜市口那个戏台那里去看戏去了, 然后她也快速解决手上的事情,急匆匆赶到菜市口,想把自家闺女给抓回去!

    她可不想自家闺女被花言巧语大骗子和居心叵测大坏蛋联合着给坑了!

    气冲冲跑到了菜市口, 却发现本来渺无人烟的菜市口今天人潮涌动, 一阵阵叫好声和欢呼声接踵而至, 听得心里憋着一股气的金大娘一愣一愣的,还没等她从乌泱泱的人群中找到自己小只的女儿,她就被人潮之中的其他观众给认了出来。

    衣袖被一下子拽住,金大娘转头一看, 发现是个熟人。

    “哎呀!这不是金琳她娘吗!”拉住她的是金家对面的邻居,那家也有个女儿,和金琳玩得很好,金大娘曾经有动过让那小姑娘当自己儿媳的心思,那家人似乎也有这个想法,所以两家最近走得很近。

    邻居接着道:“你也来看联欢会吗?”

    联欢会?

    是说戏台子上的表演吗?

    金大娘不懂什么是联欢会,想着这大概是那群外乡人带过来的词,但显然眼前他们家这位邻居对这个词适应良好,或者说是对联欢会本身十分喜爱,不然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就说出这样的话呢?

    联欢会……有那么好看吗?

    邻居身边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也是她预定的儿媳,小姑娘眼睛亮得跟星星一样,腼腆地笑着小声道:

    “很好看的,刚才还听了一首晋江的歌呢!金婶要不要坐下一起看?”

    小姑娘一个提议,她娘觉得有道理,立刻挤出了个位置留给并不打算留下来但是反应慢了半拍一时间没来得及拒绝的金大娘,让原本还打算婉拒的金大娘不得不看在未来亲家和未来儿媳的面子上硬着头皮站了进来(是的,因为看戏的人太多,她们都是站着的)。

    未来儿媳和未来亲家母选择的地方还是很好的,虽然距离戏台有那么一段距离,前面也是层层叠叠的人群,但可能因为安城百姓全都营养不良(……),所有人个子都不高,两人选择的又是层层叠叠人群之中的凹陷处,直视前方,视野格外的好,可以毫无阻挡地看到戏台之上那群外乡人的表演,也能听清戏台上那群人说话的声音。

    她就看一个表演。

    金大娘别扭地想着。

    等看完了一个,给了未来亲家母和未来儿媳足够的面子之后,她就把女儿拽出来回家。

    对,就是这样。

    想好了自己要做什么的金大娘顿时就放下心来,专心地看起了戏台之上的表演。

    此时,恰好主持人报幕结束,在用各种话语夸奖了一番被秦门包装成了“晋江流行歌曲”的许威歌唱赞美晋江水的歌曲之后,主持人说出了新的节目名——

    “下面请大家欣赏小品《交税》。”

    小品?

    小品又是什么?

    那个叫晋江的鬼地方怎么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会又要骗她的女儿吧?他们一家人的钱都已经被朝廷给收走了,手里可是一文钱都没有了!

    金大娘心生警惕,然而才刚露出排斥的神情,从台下走到台上的一男一女时,脸上的抗拒顿时就僵住了,等那一男一女一开口,她的脸上已经不再是抗拒,而是动容——

    因为那个场景,她实在是太熟悉了。

    那是他们家每次到了要交税时候的场景。

    ……

    ……

    《交税》这个小品是秦门亲自操刀创作的,参考了前世看过的那么多年春晚的各路小品,结合他创作的主题必须要歌颂朝廷和圣人的好以及唤醒安城沉睡的百姓们,秦门的第一个小品把目光聚焦到了最让安城百姓头疼的税收问题上。

    小品最大的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用一些插科打诨或搞笑或催泪的片段以达到表述创作者内心观点的目的,比唱歌来得更加直观,也更加容易被理解。

    为了写好这个小品,秦门拿出有限的时间假装自己是个安城的百姓,到安城的角角落落与当地的百姓交流,听他们的抱怨,感受他们的憎恨,并抽丝剥茧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