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一样的导演[娱乐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4章 104大动作(第1/6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长勇也没有想到自己写的文艺剧本, 居然会被秦砚选上,成为这一次华砚公司的电影项目。

    其实5号这个剧本也是最近才修改完成。以前的版本过于现实,少了起伏感。但如今的《生于淤泥》, 在保持故事完整性的同时, 又提高了剧情张力。

    当然王长勇也是兴奋的, 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搬上大屏幕呢?

    更何况这个剧本对于王长勇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它并不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而是王长勇一直以来的信念。

    在短暂的亢奋后, 经历过人生大风大浪的王长勇,很快又冷静下来。

    他知道既然影视公司要立项,那最重要、最优先的问题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导演, 可现在华砚公司内部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导演吗?

    秦砚就不说了,谁不知道秦砚最擅长拍商业片。好几亿美刀的大片放着不拍, 跑回来拍一部名不见经传的文艺片?

    现在还有谁不知道秦砚的身价?秦砚现在拍一部《地球要塞》, 直接的票房收入就能有好几个亿,还不算其dv、周边、ip等收入。

    没有人会认为秦砚会放弃他如火如荼的商业片, 突然转行拍文艺片。

    所以王长勇在第一时间就把秦砚从导演名单中划了出去。

    公司内还剩下的, 就只有三个年轻的导演了。

    虽然他们已经很努力的学习, 所有人都看在眼中。

    但如果通过学习就能成为合格的导演,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烂片了。

    一直在模仿秦导风格的李唯浩就不说了, 他擅长的是商业片。

    然后另外两个年轻导演,其中杜鹏擅长的画面与美术, 叙事能力完全无法驾驭的《生于淤泥》,这对于文艺片来说是最大的缺陷。

    本来文艺片故事就深邃,如果还讲得稀里糊涂,谁愿意来看呢?

    至于路线稍微文艺一点的郭子涛, 在王长勇看来依然是太稚嫩,更重要的是他根本就不理解自己剧本的内核。

    王长勇私下曾和郭子涛交流过,就是一个从小顺风顺水的孩子。郭子涛在剧本评审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与《生于淤泥》产生共情。

    连导演都不喜欢这个剧本,不可能拍出好的电影。

    也就是说自己的《生于淤泥》很有可能去外面找其他的导演来拍,这似乎是眼下唯一一条可行的道路。

    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影视公司的制片模式,除了像友谊影业那样,有着可以绝对信任而且已经是管理层的知名导演,能保持着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外。

    其他绝大部分的影视公司都是在需要拍电影,电影甚至都已经立项,再去寻找合适的导演。

    不要以为这年头只有演员票房不佳后会被资本市场所抛弃,导演同样也是如此。

    很多知名大导演,只要拍出一部不受市场待见的电影后,立刻会成为整个资本市场的弃子,根本没有人会多看你一眼。

    王长勇又开始幻想了自己的作品,到底会由哪个导演掌镜。

    很快王长勇发现自己变得有一点患得患失,他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于是便主动抛开这件事情没有再去想。

    更何况秦砚征集剧本的时候就已经说过,如果立项剧本是文艺片,必须要等到导演和演员都大体确定后,再开始拍摄。

    所以自己的剧本很有可能会暂时搁浅,还是不要抱有期待吧。

    就在王长勇好不容易静下心来等待的时候,一个个接连不断的消息,把他也轰炸得有点头晕,因为另外两个剧本已经立项成功,进入团队组建阶段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秦砚居然会如此的雷厉风行,虽然电影项目还没有对外公布,但学习班的编剧们都有互相的联系方式,他们已经大体知道了最近华砚的动向。

    最先确定立项的剧本,自然是李维成写的《新新时代》,这是所有人都看好的一部经典的商业戏剧剧本。

    如此着急拍摄《新新时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商业喜剧片,它的笑点时效性很短。

    如果要是不赶快拍的话,可能今年剧本中的角色,还在使用某款聊天通讯工具,结果拍摄的时候公司已经倒闭。

    等到电影院上映,这个剧情就彻底垮掉,让人不知所云。

    剧本中的其中一些经典桥段、冲突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平淡。

    所以在秦砚公布了结果的第二天,公司便主动了找上的李维成,然后和李维成签订合同,最重要的导演和资金都已经确定。

    而且和大家所猜测的一样,《新新时代》的导演,将由新人导演中的李唯浩担纲。

    虽然《新新时代》只是个商业片,但是华砚还是豪爽地给出了6,000万的预算。

    直接让这样一位新人担任院线电影导演,所有人都会感觉到紧张。

    一个年轻的导演真的能够控制好这6,000万的资金吗?

    无论是与演员、工作人员的谈价,还是彻底掌控整个剧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理论和实践中间,是许多导演一辈子都无法跨越的鸿沟。

    但是当公司的应对策略决定后,所有人都释然了——

    秦砚将担任《新新时代》的制片人。

    情理之中,而又出乎意料。

    向外界推出这样一个电影项目,不仅仅是华砚公司会忐忑,秦砚同样也会紧张。

    秦砚不是担心这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