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投胎系统在后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2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张成端垂着眼, 他五感敏锐,能清晰地感觉到面前人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轻轻浅浅,像暖冬里飘然而落的一捧雪, 落在心间,一息之间又消散得无影无踪, 仅仅留下点水痕。

    宛若隔靴搔痒, 心头依旧烫得厉害。

    莫名的,喉咙发干。

    张成端默声不语, 修长的手指慢慢捻上了身侧的衣料。锦缎滑凉,捏在滚烫的手心里不一会儿就被捂热了。

    耳朵里的声音越来越少,如同被壳子罩着, 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一声比一声沉缓。

    张成端喉结小小滚动一下, 却觉得喉咙更干了。他避开段嫣的眼神, 眼底沉淀着些许狼狈。

    “并无……并无心仪的人……”

    说完这句话,张成端闭了下眼,嘴角又紧紧抿着,像是不管怎么样都再也撬不开的蚌。

    分明长着张肆意妄为的脸, 也没有什么形象值得顾及。却总是将自己束在壳子里,不肯放出来一点。

    张贵妃气得牙痒痒,却又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她不再看张成端, 而是偏过头去同段嫣说话。

    “你近些日可忙?”

    段嫣立时想起方才不曾现身时, 听到的张贵妃的话, 于是一些言辞到了嘴边就拐了个弯。她笑着说道:“多事之秋,需要警戒的地方也多了起来。实在是忙得有些分身乏术了。”

    张贵妃眉眼一弯,笑得恍若神妃仙子,靡颜腻理。“那正巧, 我前不久才想着替成端问问这事儿。你看你手底下现在缺不缺人手?若是缺了,便看看成端能不能用。我见着他整日蹲在家中,心里头就不舒服。”

    她说话直爽,涉及这种事情也不会拐弯抹角的来,平直得让人舒服。

    不过,皇帝亲封的安侯,竟然被张贵妃说成个差不多是在家吃白饭的人,却是有些诧异。

    那晚去梅园见戎族公主,碰上张成端满身是血,一副刚从宫外赶进来的模样。

    深夜入宫,显然是暗地里在替昌平帝做事。只不过看张贵妃的样子,她显然是对此时完全不知情的。

    在撞见张成端之后,段嫣做好准备等着昌平帝的询问,却是发现昌平帝没有丝毫动作,恍若从来不曾知晓那日晚,她在梅园撞见了张成端。

    大概,自己是欠了对方一个情。

    眨眼间,段嫣脑子里就闪过这些。她看了眼仍旧站在一旁的张成端,又收回眼神,对张贵妃道:“安侯年少英才,到我这边,您也不怕委屈了他。”

    张贵妃捂着嘴笑起来,“尽会夸人。”

    “不过您可是救了我的急了,那边的事儿正缺安侯这样有才能的人,您不嫌弃,我便将人调走了?”

    三言两语之间,张贵妃就同段嫣定好了张成端的去处。说完这件事之后,段嫣聊了几句,也起身告辞。花架下只留了张贵妃坐着。

    张成端站在那儿,一直沉默。从表面上看,如同百年前就扎根在这儿的老树,没什么能让他侧目,也没什么能撼动得了他似的。

    “你这……”张贵妃本想说什么,见到张成端那完全看不出喜怒的脸,话到嘴边却又停了,只好笑又无奈地按住额角,叹了口气。

    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强求不来。

    ……

    趁着尧军休整之期,良湘一行人手段频出,领着大军就攻下了陈国皇都。从那个发迹以来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的尧军手上占了大便宜。

    尧军的将领苏守最是孤傲,立即将良湘这个名字记在了心底,就等着哪日报仇雪恨,让对方将吞下的东西连血吐出来。

    就在尧军着手准备,打算将自己丢失的肥肉打回来的时候,良湘却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

    他将原先陈国的皇都改名为明都,意蕴深远。同时为自己同这支流民组成的军队,取名为“明”。

    明军,民军。

    这个说法让不少人都倍感新奇。

    同时,良湘大力打出了自己同明军不参与天下争霸的口号,还说这座城将是庇护天下无家可归之人的大厦。随后,他又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令城内诸事,井井有条。

    这一举措,前所未有,天下为之震动。

    连尧军都不得不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明城的人打着这个旗号,定然瞬息之间就会成为流民心中的救世主。

    旁人不知晓的是,尧军就是流民脱胎换骨而来的军队,他们虽不能良善地接受天下流民,却天然的将自己放在流民立场,对明城的人产生了好感。

    于是就这样几番犹疑,尧军停止了本想发动的攻势。

    而其余势力就更简单了,他们听到明城不参与争霸,还大度地接收天下流民,就认为其成不了什么气候,过一会儿救没再理会了。

    明城原是陈国皇都,在良湘等人攻入此地那日,誓死不愿投降的陈国皇室并没有被斩杀。他们臭着脸,浑身散发着不情愿的气息,在明城内充当了吉祥物。

    良湘见人便拉着对方大谈陈国皇室的慷慨,夸张又不失真诚地地夸赞他们们明大义,心怀苍生。身为皇族,最后却主动让出了这座皇都。

    陈国皇室的人脸上高冷,心内却被夸的很舒服。每回听到良湘用着最华美的词汇夸赞他们的时候,都烧红了耳朵,扭过脸装作没听见。

    他们当初会答应良湘的提议,虽说确实是被良湘话里河清海晏的盛世蛊惑了,但最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在十万大军面前,他们的子民早已于战火中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