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亡国后我怀了仇帝的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2章(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北派画坛中的有名之辈聚集在此, 群情激愤地批判着万悲闲人。不但是为了讨好巨源僧人,更是将自己心中的郁闷不平发泄了出来。

    他们到底哪点不如万悲闲人,何以万悲闲人声名鹊起, 而不是他们?

    在这些人身上, 全然见不到画坛大家的铮铮傲骨, 反而一个个显得谄媚、卑躬屈膝。

    北派画坛的脊梁自从巨源僧人掌管北派画坛之后,就已经折断了。

    等到众人七嘴八舌的说完, 巨源僧人心中的郁郁终于散了一点。他环顾众人, 脸上带着慈眉善目的笑, 仿佛一个大度的长者。他问众人:“听诸位的话, 这万悲闲人年纪轻轻却如此狂妄傲气, 实在不妥,亦不利于修行。修行一路上,哪能不经历一些挫折呢?”

    他扬了扬手, 身后的小童立马将万悲闲人的写的一幅墨宝呈上,给底下的众人依次观赏。

    巨源僧人问众人道:“以诸位之见, 应当如何呢?”

    要打压一个画坛新人是很容易的事,这件事这帮人做过无数次, 早已轻驾就熟。但这会儿大家都在等着看万悲闲人的墨宝,一时间也没人说话。

    等到众人依次看望, 这些人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万悲闲人的画作他们并未看过, 因为万悲闲人的画作往往一出世没过多久就被人买走珍藏。这幅墨宝还是巨源僧人从别处借来的。

    虽未见其画作,但众人依旧从这幅墨宝中窥见了万悲闲人的一丝风采。灵气充沛, 天真纯粹,一笔一划皆有妙趣。

    难怪巨源僧人的得意弟子会输在万悲闲人手下。

    但同时众人心中却涌现出了恐慌。就连宇相杰都输了,那他们这些人呢?

    自从在北派画坛中扎稳根之后, 他们中有不少人从此沉迷在酒色之中,疏于练习画技。正是因为他们霸占了画坛的高位,凡是见到有灵气有实力的新人就联合起来排挤打压,使得他们逐渐丧失了进取心,变得麻木起来。

    万悲闲人的出现唤醒了他们久违的危机感。

    他们不一开始不明白巨源僧人给他们看这幅书法的深意,直到有一人将书法中用的是新文字这一点与秦皇最近的□□联系起来,众人才领悟到其中的含义,顿时后背发凉。

    巨源僧人这是下了狠手,要让万悲闲人再无爬起来的余地啊!

    世人皆知这新文字是谁大力推行的,是秦皇!

    而如今世人最痛恨的人是谁,毫无疑问也是秦皇!

    万悲闲人如此顺从地使用新文字,岂不是说明万悲闲人是摇着尾巴讨好秦皇的一条狗?

    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他们能够想象,舆论发酵之后,世人对万悲闲人的议论会何其热烈。众人不敢对秦皇发泄的怨恨到时候会悉数发泄在万悲闲人的身上!到时候万悲闲人只会变成人人喊打的老鼠!

    在座的人咽了咽口水,再一次认识到巨源僧人慈悲面貌下的阴毒。

    但问题来了。

    即便众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能置万悲闲人于死地的好方法,又该由谁来当这个出头鸟呢?大部分都不傻,他们明里暗里嘲讽万悲闲人使用新文字,实则等于也嘲讽了秦皇。有谁敢在老虎的身上拔毛?

    在众人都低头沉默,不敢与他对视,巨源僧人脸色沉了下来。

    在场中唯有一位名为崔向文的人心思活络。他才加入北派画坛的高位不久,名声地位远不如其他人,屁股底下的位置也坐得不牢靠,深怕哪一天表现不好,就被巨源僧人踢了出去,换成别人来坐这个位置。

    在他看来,山高皇帝远,秦皇一天天忙着推行政令,修建水渠已经够忙的了,哪有功夫来管他们讨伐一个万悲闲人?

    如今万悲闲人炙手可热,由他来讨伐万悲闲人,岂不是能乘风而起,自此名声大噪?

    崔向文把利弊算得门清,再也按捺不住,环顾四周,咳嗽两声道:“不如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做吧。”

    众人顿时看向崔向文。

    巨源僧人含笑的目光落在崔向文身上,饱含赞赏之意:“向文高风亮节,实在让我等钦佩!”

    有些人心里渐渐品味过来,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些答应了。那么多人骂秦皇,也没见秦皇把那些人抓起来过,他们在这里怕什么?

    他们心中懊悔不迭,同时心中窃窃希望看到崔向文能得到一个倒霉下场。

    崔向文心中似烧着一团火,让他觉得片刻也不能耽搁,能到散会也不待和众人寒暄一番,急匆匆地离开了。回到书房,崔向文铺好纸墨,苦思冥想半日,忽然灵感涌现。

    他抓住这稍纵即逝的灵感,立刻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声讨万悲闲人的文字,将其命名为《代天下讨万悲闲人檄》。

    这篇檄文中痛骂万悲闲人是沽名钓誉之辈,一面打着隐士高人的名头,一面疯狂敛财售卖自己的字画,又说万悲闲人德不配位,非但不是清高之辈,反而是个奴颜媚骨,一心想要讨好秦皇,字画里使用的都是新文字,实在让人不齿。

    檄文中列举了十数条万悲闲人的罪状,有的罪状崔向文自己也觉得有点无凭无据,于是便一笔带过,重点只写了万悲闲人沽名钓誉与讨好秦皇两条罪状。

    只是这两条罪状也够了。

    完全足以致万悲闲人于死地!

    这篇檄文一出,立刻在北派画坛中广为流传,就如同水中投下一块巨石,涟漪以凶猛的事态扩散至四方。紧接着不只是北派画坛,几乎全国不是太偏远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