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怨诗都是骗人的[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5章 无题-6(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衢见她满脸不信, 端起茶盏饮了两口,不再言。

    唐小诗为了给他面子,敷衍应和一句:“的确是不会送礼。”又推辞道, “殿下不必这么麻烦, 我平素并不喜戴钗环首饰。”

    萧黛头发密且长, 盘起来就已经觉得头上像顶包很累了, 几根简单的簪子就够了,那些珠钗宝石, 好看是好看,戴在头上的确坠得慌。

    今日若非是参加宫宴,她也不会戴这么多,像绑了块砖头,侧个头都怕不小心扭了脖子。

    李衢目光朝她头上看了眼, 想到初次见到面前人的时候,的确是简单挽着发, 并无什么首饰。

    不多会儿,宫婢端着汤药进来,唐小诗喝完药没多久睡意再次袭来。

    李衢见她掩面打了个哈欠,笑道:“再过一个多时辰天就要亮了, 公主就在偏殿休息会吧!”只对韩女史嘱咐一句便起身先离开。

    唐小诗醒来天已大亮, 洗漱后李衢便过来,瞧她精神好些,道:“公主先回别馆吧!”

    她愣了下,想想自己的确没有必要多呆, 其实昨夜就该和其他大臣一起出宫的, 现在后悔留了一夜,觉都没睡好。

    李衢让一名内侍官送她出宫。

    回到别馆后, 吩咐韩女史将昨日雍后和成安公主送的东西拿去检验,自己喝了汤药又继续补觉。

    当再次醒来已经是午后,韩女史回禀,雍后所赠的玉镯并无任何问题,成安公主送的珠钗表面的确都淬了毒。毒不会夺人性命,但毒性入体会使人头晕呕吐,败人根基,病痛缠身。

    “查了成安公主吗?”既然对她下手,自然是有利益牵扯。

    “奴婢从大人们那里打听了,成安公主虽然与德王是同胞,但感情并不是算好。倒是与康王和端王感情深厚,特别是与端王关系非同一般。”

    端王,唐小诗知晓,是先皇后次子。

    刘大人与她说过北雍的朝堂并非是铁桶一块,太子薨逝后,一直未有立储,德王、康王和端王三位皇子都盯着东宫的位子,私下也是斗得头破血流。

    德王之前几次败于大梁,眼看与储君之位越来越远,但是半年前河阳原一战,十数万大梁北境军惨死,大梁不得不岁贡割地,这份军功是康王和端王远远不能及,才奠定了德王在朝的地位。

    成安公主也应该是因为此,所以早先偏向于端王吧。

    “睢宁长公主呢?她平素与哪位皇子比较亲近?”她可是手握实权的公主,不是成安公主能够相比的。

    “睢宁长公主倒是没有偏颇,与诸位皇子关系都一般,目前没有瞧出来是不是站在德王一边,只是灵乡郡主爱慕德王。”

    唐小诗笑道:“她是经历过先皇夺嫡的人,十几年来圣宠不衰,又手握实权,想来也是个聪明至极的女人。如今再次出现皇子夺嫡,她自然是有自己的一套手段。”这也不是她能够猜到的。

    但凡这样的女人,在权力面前,儿女婚姻之事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

    北雍局势的确比大梁复杂,而她现在显然已经被卷进了这旋涡之中。

    命韩女史请刘大人等几位官员过来,与他们说了此事。

    她对两国政治不清楚,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情,唯一能够信任的也就只有梁国的官员。

    刘大人与其他几位大人相觑一眼后,沉思了片刻才开口:“河阳原一战德王居功甚伟,对于储君之位已经是十拿九稳。与大梁联姻对德王夺嫡有一些的影响,但是微乎其微。”毕竟德王总不能想着梁国还会支持他,现在梁国君臣子民是恨他恨入骨髓。

    唐小诗疑惑成安公主的目的,她们之间定然是没有私人恩怨,家国的仇恨,也该是萧黛恨她。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她妨碍了成安公主什么,而这个妨碍毫无疑问是和李衢有关。

    “如果我死了……”她轻声嘀咕,然后问向诸位,“谁最得利?”

    刘大人等人忙起身:“公主慎言。”

    她摆摆手,让他们直言。

    “臣斗胆。”刘大人道,“公主安然嫁给德王李衢,虽然对李衢夺嫡没有多少帮助,但是若公主遭遇不测,却对德王不利。得利者自然是康王和端王。”

    唐小诗沉思下,摇摇头:“不一定。刘大人所说我遭遇不测,对德王不利,但那是在明面上被杀害,可若是不知鬼不觉的以水土不服借口将我送上西路,对德王就没有多大的损害了。”

    刘大人和官员将军面面相觑。

    唐小诗忽然明白了:“成安公主如果真的是端王的人,又为何如此暗害呢?”

    几人也生出了质疑,这的确不符合常理。

    “公主之意,成安公主一来是想除掉公主,二来还想护着德王?”

    她点头。

    “不知几位大人可知一事,睢阳长公主独女灵乡郡主爱慕德王李衢?”

    几位大人并不知道这些儿女情’事。经过唐小诗这么一说,他们也了然。如果德王再有睢宁长公主的支持,储君之位无人可与之相争。

    成安公主是德王一党。

    几位大人离开后,她靠在软榻上,望着面前小几上的珠钗。许久,让韩女史收起来。

    李衢没有再过来,虽然是过年大节,别馆每日进出的人却络绎不绝,都在忙着筹备正月十八的大婚之礼。刘大人和其他几位宫中女官准备的妥当,不用她操什么心,虽然偶尔遇到大事问她的意见,也不过是点头摇头切换,无需考虑太多。

    上元节此日,她里三层外三层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