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闺怨诗都是骗人的[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4章 无题-5(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唐小诗绕过偏殿出了殿宇, 外面的雪还在飘着,四周宫灯通明如昼。

    她在廊下站了须臾,终于透过气来, 心中的郁闷之情渐渐散去。抬眼朝南方漆黑的天际望去, 此时此刻梁宫内应该也是一派其乐融融之景吧?

    梁帝和梁后也不会在意少了萧黛这样一个女儿, 或许早就把她忘了。

    韩女史和梁国宫婢相觑几眼, 想上前劝慰,又寻不到什么安慰的话, 怕一个不小心说错反而惹公主更加难过,个个愁上眉间。

    最后韩女史走上前,轻声劝道:“殿外太冷,公主到偏殿暖暖身子,万不可再着了凉。”

    唐小诗搓了搓自己冰凉的手, 即便没有风,天气依旧寒冷彻骨。

    思及萧黛的身子畏寒, 若是寒气入体,受罪的是她。

    她嗯了声,转身准备朝偏殿去,意外见到成安公主笑着走来。

    成安公主身材丰腴, 面容白皙如玉, 唇红齿白眉目如画,看上去婉约动人。虽与李衢同母所生,相貌却无相似之处,甚至相反, 倒是与康王有几分像。

    宫宴前在皇后跟前, 她言语不多,只是附和皇后或睢阳长公主之语, 对她是什么心思并不知。

    “兴和公主可是不习惯我大雍宫宴规矩?”声音柔和温润,笑容深深,“以后与德王常进宫来,慢慢就习惯了。”

    她也笑问:“成安公主怎么也出来了?”

    “来瞧你啊!”成安公主笑着上前拉她,触到她手惊了下,“呦,怎么这么冰,快到殿内,千万别受了寒。”一脸关心,着急拉着她朝偏殿去,口中叮嘱,“瞧着你身子弱,是受不得寒的。听闻你在来洛城路上因天气和水土不服大病一场,以后要更加小心。”

    她道了声谢,与成安公主在偏殿的桌边坐下。整座大殿都烧着地龙,进来片刻,她身体便缓过来,脸颊和手暖和许多。

    成安公主道:“今夜宫宴,德王应该与其他的兄弟姊妹以及大臣畅饮,倒是冷落了你。你远赴大雍,想必今年是第一次除夕没有与自己父皇母后一起,思乡是难免的。”伸手疼惜的帮她理了理鬓角的乱发,像个宠妹的大姐姐,笑着劝哄,“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了,我们便是你的家人,有我们陪着你。”

    唐小诗点了点头,再次道谢,未有多言。

    摸不清对方的性情和心思,言多必失。

    此时一个宫婢从殿外进来,朝她们施了一礼后走到成安公主身侧。

    “公主,寻着了。”宫婢从袖中去了东西递过去,“是在后殿中。”

    “想必见母后时候遗落。”

    唐小诗瞥了眼,是一支珠钗,样式花纹繁复,雕刻做工上乘,上面镶嵌几颗硕大珍珠,旁边翡翠宝石点缀。

    她想起来,在见雍后的时候成安公主头上的确佩戴此钗。

    成安公主接过钗子看了看,然后又抬头看她,笑着道:“这钗子倒是很衬公主,我便当做见面礼送给公主了。”将珠钗朝她面前递过来。

    她有些诧异,北雍皇室见面都喜欢送别人首饰的吗?刚刚见雍后的时候,雍后送了她一对翡翠镯子,现在成安公主又送珠钗?

    她今日进宫可什么都没带,连个回礼的东西都没有。

    成安好似看出她尴尬的心思,笑着说:“你远到我大雍来,我本是要去看看你的,奈何一直都不得空,今日难得相见,就当是皇姊的见面礼。”

    对方自持皇姊的身份,她拒绝难免太驳对方面子,得罪一个摸不清底细的人可不是好事。

    “多谢公主厚爱。”她笑着道。

    “这话见外了。”成安公主笑着道,“我帮你戴上吧!”说着起身走到她身侧,亲自将钗子给她插在发髻上,并左右瞧了瞧,“果然是相衬的,瞧瞧多好看。”朝韩女史她们示意也看看。

    唐小诗伸手摸了下钗子,笑着对成安公主再次道谢。

    这时又一个宫婢过来回禀雍后多喝了两杯,身子不适先回后殿了。

    成安公主起身要过去侍奉,唐小诗准备一同前往,成安公主笑道:“你对我大雍的宫廷规矩还不熟,过去了反而拘谨不自在,就莫过去了。你毕竟与德王婚礼还未成,母后不会怪你。”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

    走了两步,又转身对她叮咛:“外面冷,可不许再出去了。”

    唐小诗愣在原地,直到成安公主离开偏殿,她才发现这事情似乎有点不对头,具体是哪里不对头,她从头琢磨一遍也找不出来。

    伸手将头上发钗取下,在手中细细看了看。虽然这钗子名贵,但是对于同样公主出身的萧黛来说,只是普通之物罢了,并无什么特殊。

    手腕上雍后相送的一对玉镯也并无任何特殊。

    “公主是担心她们……”韩女史靠近她身边,目光朝金钗看一眼。

    “嗯。”她低声道,“韩女史,你不觉得今日很奇怪吗?我虽然是大梁公主,却是母国战败送来和亲的公主。大雍对我大梁素来倨傲,宫宴上雍帝的话你也听见了,未有给我大梁任何面子。”

    她看了看手中珠钗:“雍后和成安公主对我的态度是不是太好了?特别是睢阳长公主与雍后关系不差,而她的女儿灵乡郡主又喜欢德王的情况下,她们就算是出于身份的原因不会刁难于我,却也不该如此关心。”

    韩女史思忖须臾,点了点头:“经公主这么一提,奴婢倒也觉得不该如此。”

    唐小诗再将手中的钗子和手腕的玉镯看了看一遍,忽然想到什么,连忙抽出帕子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