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来我带着他的崽跑了(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9章 099[正文完结](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悼公四年隆冬, 濮阳。

    临近年关,不少活动和生意渐渐停了。

    昨天,城门外的招聘处出了放假通知, 他们只工作到腊月二十五, 让有意愿找份工作的百姓抓紧时间。

    九娘搓了搓手心,牵起儿子的手∶“别紧张, 先生平时怎么教你的, 就怎么写。”

    小水抱着笔墨,哭丧着脸∶“不行娘,我害怕, 算数学得最差了!”

    惊锁好门,将儿子的脑袋一按∶“考完试跟先生道歉去。”

    九娘附和∶“就是, 辛辛苦苦教了你一年, 就学成这样?”

    学堂正值期末考,小水最害怕的算数课是最后一门考试。

    清早,九娘要送儿子去考试,惊则要去衙门当值。

    小水垂头丧气∶“爹、娘,那我还能跟你们回村过年吗……”

    “我想哥哥姐姐们了!”

    九娘嗔他∶“你是想回去玩了!”

    惊说∶“衙门有十日年假, 回家也得。”

    九娘说∶“当然得回去,咱们土里刨食出身,到哪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分, 我给阿翁阿姑准备了东西, 到时候带回去, 保管羡慕坏她们!”

    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远去。

    ……

    城门口, 一辆牛车缓缓靠近,士兵上前阻拦∶“停!把你们的验都拿出来。”

    「验」是一种身份证,上面写着持证人的姓名籍贯家庭住址,还有兄弟姐妹一类,用来验证身份。

    车婆婆握着竹牌做的验∶“这就到……城门啦?”

    她眼睛看不见,只能靠耳朵听∶“这小子是西山村的口音哩,俺认得,俺认得!”

    英娘手里也攥着一个∶“对呀婆婆,你有好些年没来过濮阳城了吧?”

    验身份的是个新兵蛋子,今年才十六岁∶“对啊老姨,俺就是西山村的,你耳朵好。”

    “俺也是西山村的,后来嫁去桑村。”车婆婆凭着声音把验递过去。

    “哟,老姨还跟俺是一家人啊。”小兵验完身份∶“老姨高寿,都七十啦?”

    “这验您拿好!”

    车婆婆笑眯眯的∶“现在年轻人,真懂礼。”

    驾车的是老族长,他爽朗大笑∶“阿姐你是许久没来了,咱们濮阳城现在不一样了。”

    士兵验完,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老族长扬起鞭子∶“多谢,俺们走了!”

    牛蹄子敲击在青砖街上,城门士兵引导他们走辅道∶“铜雀大街主道是不样牛车上去的,您得走旁边。”

    老族长连连点头∶“这条新路来过,俺熟,多谢小哥。”

    车婆婆眼睛看不见,但是她耳朵里听见的都是热闹非凡的叫卖声。

    “红糖嘞!鲜柘熬的红糖,甜得嘞!”

    “红枣糕,香甜软糯的红枣糕!”

    “咣咣咣!”这个是官府的大铜锣∶“精盐来了!”

    “今天下午,到后天晚上,三天,记住了是三天!衙门在东市、西市各有摆一个盐摊,想买盐的,记得拿着各里的盐引去买!”

    “今年最后一波了,记得找各里的里正,拿盐引去买!”

    车婆婆问英娘∶“英娘啊,咱家的盐……”

    英娘说∶“婆婆放心,咱家的盐上个月就买好了!”

    老族长笑∶“英娘能干得嘞,以后嫁给三山,臭小子有福气了!”

    英娘的脸羞得通红∶“老族长你说什么呢。”

    牛车前忽然跑过一个小孩,一个小女孩追着他∶“守福,不许跑啦,姑姑都找不到你了!”

    “吁!”老族长连忙拉停了牛头∶“谁家的孩子,咋这么乱跑嘛,撞到了咋办?”

    “老爷爷对不起,这是我弟弟。”守娇死死圈着到处乱跑的小守福,朝老族长鞠躬∶“对不起。”

    老族长摆摆手∶“走开走开,老水牛踩着你们可不是闹着玩的。”

    牛车慢慢走远了,守娇打着弟弟的小手∶“让你乱跑,等下姑姑和姑丈来了,我要告诉他们的!”

    小守福拼命摇头,张开手心∶“姐姐,给你。”

    胖乎乎的手心里握着一条小小的红头绳,是新的。

    守娇瞪眼∶“你从哪来偷来的?”

    小守福委屈∶“不是偷的!守福不是偷的!是攒钱买的!”

    “明天是姐姐生日……”小守福扭扭捏捏地说。

    守娇一愣∶“给我的吗?”

    “嗯!”守福点头∶“晒谷的时候,桃子姐姐她娘给她买了新头绳,阿娘舍不得买,守福给姐姐买!”

    “你……”守娇跺脚∶“有这钱干什么不好,买个肉包子吃也好呀。”

    虽然这么说,但小女孩哪有不爱漂亮的,他解开大辫子,把旧头绳宝贵地收进兜里,再绑上新头绳。

    “好看吗?”守娇转了一圈。

    “好看。”守福嘿嘿笑着。

    “守福守娇!”英子挎着篮子跑过来,十三两手都提着东西,跟在她背后。

    “你们两个去哪里了?吓死姑姑了!”英子把篮子往地上一放。

    “城里人这么多,又快过年了,不怕被人牙子抓走?”英子看向守娇∶“守娇,你是姐姐,弟弟不听话你也跟着胡闹。”

    守娇低下头∶“姑姑我错了。”

    十三费劲地把地上的篮子挎起来∶“好了,别骂了,明年要送守娇和守福去学堂,这束脩没买齐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