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系林妹妹[红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4章 江山万里盛世太平(第2/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人了。

    永玙万没想到皇帝已然病得这般重,顾不上尊卑之别,几步奔到龙椅前,扶住皇帝,关切问道:“皇爷爷,皇爷爷,您可还好?”

    “咳咳!咳咳!”良久,皇帝才缓过一口气,眼神示意永玙将黛玉也叫上来。

    永玙挥手让黛玉上前。

    黛玉垂着头,碎步走到龙椅下方,在脚踏边跪下。

    皇帝握住永玙的手,又招手让黛玉抬头。

    黛玉抬起头来,也将手递给皇帝。

    皇帝把她二人的手交叠握在一起,这才勉强说道:“朕怕是看不见你们大婚了。”

    “皇爷爷!”皇帝此话一出,永玙先红了眼,带着哭腔唤道。

    皇帝摆了摆手,又道:“如今朕的病,已瞒不了人了。你们父亲都知道。”

    却是指林如海和贤亲王。

    “待朕——之后,京城少不得要有动荡。为了你皇叔,也是为了你们父亲,明日,你们就启程南下吧!”皇帝道。

    永玙却不答应了,当场抗旨道:“玙儿不答应。且不说皇爷爷还有没有……怎样,玙儿也要陪在您身边。”

    黛玉插不上话,只是摇头表示她也不愿离开。

    皇帝抚摸着永玙的头顶,无限慈爱地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玙儿,你精通佛理,这点事如何看不透?你便是就在身边,又能做了什么?不如代替皇爷爷好好看着这万里江山的风光,太平盛世的繁荣。皇爷爷看不见的,不曾见过的,你们要替皇爷爷看了。这江山,你们也要替皇爷爷守着。”

    竟是临终托孤语气!

    永玙和黛玉都再忍不住,泪水滚滚而落。

    ……………

    日色昏黄,渡鸦在头顶盘旋不去。

    永玙背对着黛玉,垂首站在高高的宫墙角落,孤单的背影拉得老长。

    黛玉站在他身后,却不知该如何出言安慰。

    最无力,便是生离死别。

    宫灯逐一亮起。有路过的小太监们看见永玙和黛玉站在这里,远远行礼,贴着墙根挪过去。

    击柝之声传来,宫门要落锁了。再不出去,便要被锁在宫里。

    黛玉这才上前一步,低低唤道:“永玙。”

    她从不曾直呼他的姓名。或者世子爷,或者小王爷,还有亲昵如玙哥哥,顽皮如永膏药,从没有“永玙”二字。

    永玙浑身一震,急忙抬手想要拭泪。可是,手却停在半空。

    “我们不下南洋了,就呆在京城。再不济,我们假装去外面走走,一有事就回来。”黛玉强忍住心疼说道?

    “不。”永玙终于开口,声音喑哑难听,像木工在用锉刀打磨家具的棱角。

    “我们要去。这万里江山,盛世太平,总要有人替皇爷爷看过。”永玙说着,转过身,不顾脸上泪痕斑驳,握住黛玉的手,郑重其事地道,“这万里江山,盛世太平,也总要有人去守护。皇爷爷用尽了他一生的心力,以后就交给我们了。”

    “玉儿,你愿意与我一道吗?”永玙痴痴地问。

    “傻瓜。都是我们了,哪还分你我?不止是万里河山,重洋难渡,我们不都要去渡一渡了吗?你说过,山高水长、路远迢迢,但无论是哪里,你都陪我去。我,也是一样。”黛玉道。

    乌云遮住了圆月,却也总有风吹散时候。

    清辉重新普照大地。

    宫墙一角,有两个相依的人儿,身影聚到了一起,成为了一个人。

    ……………

    次日一早,大朝会时,黛玉区区女子也进了金殿。

    四品女官鲜红的官服衬托下,愈发显得黛玉气质出尘,空灵绝俗。

    而永玙也破天荒穿上了他的世子服,和黛玉并肩站在大殿上。

    芝兰玉树同生辉,玉环飞燕叹弗如。

    皇帝高坐在御座上,看着面前一对璧人,难得露出微笑,挥一挥手,便有太监,展开圣旨宣读。

    “贤亲王世子永玙,乃皇考圣祖仁皇帝之第十三子之孙,朕之侄孙也,醇谨夙称,恪勤益懋,孝行成于天性,子道无亏;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念枢机之缜密,睹仪度之从容。俊秀笃学,颖才具备。今奉旨远赴重洋,扬我国威,功在社稷,理当嘉奖。特授以册宝,封尔为逍遥王,永袭勿替。”

    “谢主隆恩。”永玙万没想到,皇爷爷会忽然赐他爵位,且不是什么伯爷、侯爷,上来就是世袭罔替的王爷,还赐名“逍遥王”。本来以为已经流尽了的眼泪,忽地又不争气地想要夺眶而出。

    贤亲王站在一侧,也没料到皇帝有此举动。他就永玙一个嫡子,亲王爵位也是世袭罔替的,永玙怎样都少不了是王爷。可是逍遥王——他和父亲盼了一辈子,也没实现的愿望,四伯就这样帮玙儿实现了。

    贤亲王抬起头,望了望龙椅上那个日渐老迈,已久不见笑容的老人,也忍不住迷蒙了双眼。

    群臣更是议论纷纷。

    要知与永玙一般大的皇子们都尚未分府别居,更别提分封爵位了。皇帝此举莫不是在影射大宝之位?

    头一个面色不善的便是四皇子。

    可是,四皇子转念又一想,近日他侍疾,面君时,父皇与他说的话,分明是让他日后行事多多倚仗林如海和贤亲王两位老臣。还说什么兄弟也非都是仇敌,像他和十三弟云云,让自己与永玙交好。

    再怎么说,他才是父皇的亲儿子。永玙便是再得宠,也不过是个侄孙。

    对了,出使南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