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忽喜忽悲缘由。
探春见迎春说话,惨然一笑道:“如今二姐姐可算熬出了头,家里谁也不指望你。琏二哥也是有出息的。我却不同。”
这话不假。
众人听罢,都忍不住蹙眉,却也无法可想。
黛玉望定探春,几度欲言又止,终于问道:“三妹妹,你莫怪我说话直,此刻在这里的都是咱自家姐妹。我有一句话要问你,你如实答了,这件事便不是没有解法。”
探春却轻易不敢去看黛玉眼神,只把眼睛凝在窗下的白海棠上,半晌方道:“林姐姐这般说,那、那我也说句不怕你们笑话的话。我、不、甘、心!”
探春一字一顿地道。
“我不甘心。我既是这个出身,老天爷就应该干脆让我似二姐姐一般,是个温柔可亲、好拿捏的。偏生,我不是。就、就说那杜寒清,如何就非得她是京城第一才女,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哪怕在百花宴上,当众输给了林姐姐,依然还有颜面来这雅舍争女状元。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她是宰辅家嫡出的孙女吗?”探春也有满腹委屈,被问到伤心处,终是竹筒倒豆子,一气儿说了个干净。
从来心直口快,惯和湘云抢着说话的霍琼,眨了眨眼,却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
她生来便是嫡女,又有个疼她护她的好哥哥,也是探春口中的“杜寒清”一流,要什么有什么,哪怕跌倒了也能立时便爬起来的主儿。
在座的,湘云是嫡出,却从小父母双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黛玉也是,四岁上,贾敏便故去了,还在荣国府寄人篱下住了好几年,如今才终于盼出头。迎春自不必说。只有她霍琼,当真是一帆风顺地长到了这般大。
探春的苦楚,她没体会过,便没有置喙的余地。
不似霍琼头回儿听见这番话,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黛玉到底和探春做过一世姐妹,了解她的性情。
前世的探春最忌讳人家说她是庶出,哪怕是只有她们母女独处的时候,也从来不曾唤过赵姨娘一声“母亲”。如今,有一场大富贵放在她面前,由她一搏,虽然胜败难定,祸福不知,到底总是一条出路。
若是指望贾政或者王夫人给探春寻一门良配,简直是做梦。都到了如今境地,贾政依然是个甩手掌柜,庶务一概不通,心有不平却仍日复一日地做着他的工部员外郎。
王夫人更是因着没了荣国府的匾额,没了那层身份,自觉在娘家都抬不起头来,越发失了平常心,泥胎菩萨也不装了,整日在内宅生事。要不是因着探春性情、容貌都是上佳,还有大选这条出路,王夫人怕是早把探春送了人,以作贾政进身之阶。
至于贾母,如今有心无力,能把持着家底不散已然不易,也不能为探春做主。
若是,让探春就这般等下去,“年老色衰”,便当真只剩下给人做继室续弦这一条路了。
“你若下定了决心,要去闯一闯,大家姐妹一场,只要你开口,多少我总能帮衬你一些。不过,却也只有一些罢了。一入侯门深似海,那里,更不是寻常去处。”黛玉推心置腹道。
探春闻言,蓦地红了眼眶,却强忍住,不去揩拭,瓮声瓮气地道:“如此,我先谢过姐姐了!”
一时间,大家都有了心事,竟再无人说话了。
良久,却是门外传来丫鬟唤声道:“姑娘,今日诗社的诗文都已成了,只头名一时争论不下,外间要请您来公断呢!”
黛玉正愁无人化解此刻室内的愁云惨雾,闻言忙笑道:“得了,你看我们,原是来赴雅集的,结果只喝酒吃肉了,一句诗也没吐出来。这头名,我们是肯定没了份。不如,去凑个趣,看看今日是谁与君子兰争魁星。”
众人闻言也都展了蛾眉,留下湘云酣眠,纷纷起身去前头魁星楼议榜。
说来,如今雅舍规模越发大了,将周围好几户人家的宅院都收拢了来。除了内外舍的藏书楼,还有了闲趣集、岁时园并魁星楼。
所谓闲趣集,是各家各位交流古玩字画、花鸟虫鱼、蟋蟀鹦哥的地方。总之,凡是你心爱的有趣的物件,都可以拿来闲趣集供人赏玩、观摩。
这闲趣集之始,却不是黛玉组织的。实在雅舍人员一多起来之后,附庸风雅的人也多了。雅舍大门常来,三教九流都许你来,贩夫走卒也有立锥之地。只要你不惹事生非,书由你看,甚至,黛玉还在雅舍不远处,辟了一处私塾,有塾师坐镇。十里八乡读不起书的人家,都可以把孩子送到此处求学。
并不需要束脩。只是,闲暇时,需帮着整理、晾晒乃至修补雅舍内藏书。
雅舍内藏书,一日赛过一日的惊人,单独书日晒书的场景,便成了京城一绝。
连以藏书数量、品类闻名于世的天一楼主人都曾慕名而来参观。
如此,相辅相成,雅舍便不止是个读书、雅集的地方,还成了开民智,利教化的场所。就连国子监的先生们,或应林如海之邀,或卖贤亲王府的面子,都曾到雅舍讲学。
这样一个人才汇聚、人人称颂又繁华热闹的场所,勋贵公子哥儿们哪里会不来?
似他们这等人多了,斗鸡走狗的事也跟着来了。每月里十五,便是闲趣集,满京城的奇珍异宝都得在雅舍露个面,以至于古玩店铺掌柜们纷纷跟黛玉商量,把铺面开进雅舍来。
起初,黛玉还不同意。后来,黛玉手底下负责海运事宜的大管家的林祥将南边海运畅通,如今他已跟着薛家商船亲自走了好些地方,运回了几批货物的事情说了。林祥并亲自将用丝绸、茶叶并胭脂香粉等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