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系林妹妹[红楼]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6章 叹造化多弄人(第1/6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因着要入宫饮宴, 才过午时, 应妙阳并黛玉就按品大妆毕, 登车出门。

    林如海难得被圣上亲自点名, 允了假,故而才一大早归家, 此刻自然陪着夫人、女儿一道入宫。

    林府马车辚辚往皇宫行去。黛玉坐在马车内,随着晃动的车帘缝隙, 时不时看见骑马行在一旁的林如海, 脸颊如同火烧,双手不停绞着帕子,既是羞不可抑又兼满心堂皇。

    应妙阳在旁边看见,忍不住唇角弯弯,闲闲用两指拈起一粒蜜饯果儿, 寻着黛玉的小嘴, 不由分说, 塞将进去。

    “你呀,就安心吃颗蜜饯!”应妙阳边道, 还边拿手指去戳黛玉粉颊, “你父亲若是真的生气,哪里还会让你出门?皇命不可违, 可是皇上也没说你非去不可呀!林大探花哪里是那等不知情识趣的俗人?你且把你那颗心放回肚子里去吧!”

    黛玉再三被应妙阳点破心思,愈发脸热。应妙阳语声不低,林如海就紧跟在车外,断没有听不见的道理。

    黛玉试探地望了林如海一眼, 只见他仍端坐在马背上,神色如常,气定神闲,不仅不见怒色,更没有半点异常。

    黛玉又放了些心,顾左右而言他道:“谁,谁说我担心来着?我、我是在想,不知道荣国府我那些姐妹们,到底谁能一道来?”

    “哦?你父亲说了,你外祖母能主动上折请移荣国公的御赐匾额,还表明要砸锅卖铁偿还曾欠国库的银子,正合了圣上心意。龙心大悦,这才破格让荣国府的姑娘也参加百花宴。可惜,除了那贾元春,你那些姐姐妹妹们……”应妙阳不便提及迎春和探春的出身,故而只是点到即止,续道,“谁不知道参加百花宴的姑娘,八成也能捞到一门好亲事。这事儿有的折腾呢!”

    黛玉想起这茬儿,又皱起了眉。

    且说,此时的荣国府,果然正是一团乱麻,越理越乱。

    那日,黛玉和应妙阳离开后,贾母将众人都各自打发回房,独自来到宝玉床边。

    彼时,宝玉正醒着,却仍呆愣愣不知在想什么。

    贾母握住宝玉的手,语重心长地道:“宝玉我儿,你今日也见着了你林妹妹,可觉出她与从前有何不同?”

    宝玉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贾母见他,并非一无所觉,接道:“你莫怪祖母狠心,祖母有句实话要说给你听。往日里人人都唤你宝二爷,赞你是荣国公的嫡孙,人中龙凤,保不齐还有人跟你讲,这府上偌大的家业以后都是你的。可是,远的不提,就提咱们府上这块牌匾,是先皇赐给你祖父的。如今你祖父早已故去多年,咱家还挂着这个匾便是逾矩。圣上隆恩,不计较这些。旁人,暂时不碍人家的事,自然也不会说道。可是,墙倒众人推,前不久那事儿——你也亲见了。现如今的荣国府,早已今非昔比……”

    贾母长篇大论说下来,却迟迟不提起重点,也是怕宝玉年纪轻,一时接受不了,想歪了去。

    却不知,宝玉忽然坐将起来,反握住她的手道:“祖母不必多言,宝玉知错了。从前宝玉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行走坐卧都有人服侍着。却没想过,这一切都是从何而来。更没想过,若有朝一日,风云变幻大厦倾颓,我之将己置于何地,又该将祖母、父母并一众兄弟姐妹们致于何地!宝玉错了!”

    明明在与黛玉说话话之后,宝玉便已似顿悟模样,但是在贾母进屋后看去,他还是呆愣愣的。却因为宝玉正在反思。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从前的宝玉,也有忧愁,却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短短月余,他看着从来聪明伶俐、手段高超、八面玲珑的凤嫂子为了今日阖府要吃什么?老太太的药供不上了……等等芝麻绿豆般的小事着急得满脸燎泡,整夜整夜睡不着,眼红如兔时,方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看着从前风流潇洒、目高于顶,整日宴会享乐的琏二哥每日与人打恭作揖,低三下四,只为探得一点口风时,方知形势比人强,花无百日红;

    看着他敬如天生畏若豺狼的父亲,不过站在一些穿着铁甲的卫兵面前,就骇得两股战战、语不成调,才知什么父权家长,赫赫威势,在明火执仗面前什么也算不上。

    好不容易雨过天晴,峰回路转,宝玉以为一切便该当再恢复原样时,哪知他头一个去寻宝钗,却只见着梨香院内热火朝天忙着搬家的队伍。姐弟多年情分,一朝便散。

    待他浑浑噩噩进入雅舍,听得旁人言语,虽都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到底全是些他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从前只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哪知皇权至上,异变陡生,又哪里有一世安稳可求?

    直到最后梦里所见,灾难临头,势不可挡,风流云散,只得白茫茫……

    宝玉终于醒悟了!

    既然勘破了,再回头去看从前种种,只觉得羞愧莫名。宝玉说罢那番话,不由得屈腿跪于床上,重重向贾母连叩了三个响头。

    “咚!”

    “咚!”

    “咚!”

    三声响,每一下都如同叩击在贾母心尖儿。

    看过世间百态的老者,乍见儿女长大成器,忽而老泪纵横。

    前一刻,贾母还是满心沮丧,只觉得荣国府只有交出尊号自弃门第一途,方能保得平安,如若有幸,再挣得子孙争气,东山再起。

    可是,这一刻,她才将心里思量宣之于口,宝玉便似读懂了她的心思一般,眨眼间便长大懂事了!

    实在是苍天见怜,叫她如何不感激涕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