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娃不是人啊!
而其他人,不是一脸呆滞麻木,就是一脸崇拜起立鼓掌!
她绝对是厨神附体!厨神附体无疑!
激动的场面过后,参习教也无奈了,到连大爷耳边说了几句。
连大爷脸皮抽了几下,喝口茶压压惊,这才道:“子心同学,你的表现相当出色,现在得分已经超过了六十分了……拿到优已经足够,但是我们准备的已经没了一大半了,如若你再参加下去,那可能今儿就只有你一人能进第五轮了。”
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冷气。
连子心想,哦,怎么这么快就超过六十了?好像还没答过瘾呢。
当然,亏得她这话没有说出口来,否则被拍死或瞪死绝对是轻的==。
随后,她善良的表示,既然如此,就不给大家添麻烦了,她只坐着就好,绝不再抢答。
然后,她的那面锣就被没收了。
子心菇凉抽了抽子,怎么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自从她的锣没法再敲响之后,整个抢答竞赛变得通顺流畅了许多……
百花放的场面,看着就是舒心啊。
因为前面的题被连子心一人答去了一大半,导致后面的题不足以支撑到再有人得四十分以上,所以只能临时加了两次的题。
半个时辰后,所有的题才全部答完。
而结果,只有连子荣一人堪堪得到了四十分,连灿以四分之差惜败,获得了一个良。
其他人,得到四十分以下二十五分以上的只有五人,二十五分以下十多人。
这个结果,其实当初设计这个环节习教们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子心同学想——怪我咯?
如此一来,能进入最后一轮比试的,就只剩下两个人了。
连子心和她的忠犬二哥。
既是厨艺班,最后的终极比试,不用想,必定是——烹饪!
规则是这样的:
食材本身没有任何限制,上到山珍海味、下到普通肉菜都可以。
其次,在烹饪的手法方面,也同样是没有限制的,煎、炒、煮、炸、煲……请随意。
每人出一道菜,而食材方面,可以由习教帮你提供,亦可由学员自己去集市采购。
两个时辰之后,在学院中现场烹调,由五位嘉宾和六位习教品尝后投票表决。
连子心和连子荣都选择自己去集市采购。
连子荣去了哪里不知道,但连子心坐了吴伯的马车直奔饕市。
没错,就是那个众多生鲜食材的集市。斤华序血。
并且,她一个人都没有带,连子娴都被她打发了。
一到饕市,她一人奔了进去,也不让吴伯跟着。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她有猫腻啊。
跟连子荣的对决,不是说她对自己没有信心可以光明正大的赢了他,但几率会是一半一半。
然而她从不打没有把握的战,她不是什么圣母女侠,做什么都要空手套白狼。系统是她的,存在即为合理,有好的资源不利用,那才是真正的傻子。
况且,她也不是要耍什么卑劣手段,不陷害对手,不收买评委。
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赢下比赛,要换点东西。如果说自己在烹调手法上比他略输一筹,那这一筹,就必须从别的方面找补回来,除了菜肴的创新度,就是食材了。
这次要做什么菜,她已经基本想好了,最重要的两味,便是——羊肉和河豚。
在系统商场里,这两样都是有的,一星到五星品质,只是价格坑爹。
所以她决定先到饕市碰碰运气,说不定也能碰到品质好的羊肉和河豚呢?那样积分不就省下来了?当然,若是碰不到,从系统商城兑出来的食材,不也得有个出处?
这便是她独自一人不让他人跟着的原因。
事实证明,她的运气真是一半一半。
品质好的羊肉没有碰到,但品质好的河豚倒是让她遇着了。
河豚,本应为“河鲀”,因捕获出水时发出类似猪叫的哼唧声而得名河“豚”。
河豚最为闻名于世的两个特点。
一个是其毒性——
《梦溪笔谈》中有云:“吴人嗜河鲀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
《太平广记》亦云:“鯸鲐鱼文斑如虎,俗云煮之不熟,食者必死。”
《嘉靖江阴县志》在“鱼之属”中提到:“河鲀……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
另一个是其味美——
《丹徒县志》称:“子与眼人知去之。血藏脂内,脂至肥美,有西施乳之称,食者必不肯弃。苟治不法,则危矣。”
诗人梅尧臣在范仲淹席上,当同僚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河鲀时,忍不住即兴作诗:“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鲀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艺苑雌黄》中有:“河鲀,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余守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
……
这两个特点,互相矛盾,但无论古今,人的口腹之欲都是大于一切的。
美味佳肴,犹如英雄难过美人关,能抵挡住的凡人为数不多。
作为一个骨灰级吃货,没吃过河豚绝对算是一种耻辱。前世的那个世界,野生河豚已经极其稀少,她也就尝试过养殖的,但就算是养殖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