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杨大毛的一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1章 大伯一家(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伯一家就回来了。两个小的,一个骑在他爹的脖子上,一个被他大哥抱在怀里。

    大伯娘一回来就去锅屋里帮忙,却是被李杏儿撵了出来。

    “赶了这么远的路该累坏了,嫂子你赶紧去歇一会儿。或是去大毛床上歪一会儿也成。中饭我就简单烧两样,快的很,不用你帮忙”。

    “路上并不算累,我们昨晚在白云镇上歇了一夜,现在精神好得很呢”。大伯娘捋起袖子,还是进了锅屋,帮李杏儿切菜。

    大伯娘在锅屋帮忙,四个孩子一块去了场机上看马,堂屋里就只剩下杨大柱和杨二柱兄弟两。

    “二柱你差不多就行了啊,别一直绷着脸。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我哥呢”。

    杨二柱一看杨大柱那副笑嘻嘻地模样就来气,“我要是你哥,我一天能打你八回”。

    “你反了天了还?我在镇上遇到大有了,他说你这几年过的不错,还做起买卖来了?”。

    ”嗯“。

    “这倒是不错,你过的好我也就放心了”。

    这句说完两人都沉默起来。

    “你现在该是老老实实地给人做账房了吧?”,杨二柱没忍住。

    “嗯”。杨大柱有些心虚。

    “你踏实点,现在三个孩子还有嫂子都指着你。说什么,做什么都要好好想清楚。别害得家里人跟你逃难”。

    “呦,看你这架势,还真想给我当哥不成”。杨大柱又玩笑了一句。

    有了大伯娘的帮忙,中饭做的倒也算快。李杏儿烧了小半锅的鸡肉,一盘子歪歪肉,一条咸鱼,炖了一海碗鸡蛋,又炒了一大盘子的地皮。大毛觉得这每一道都是硬菜啊。

    吃中饭的时候,杨大柱表示这个年要在王家村过,也就是要在大毛家过。杨二柱没吱声,算是默认了。李杏儿心里之前几有了准备,这么远的路赶回去过年也来不及。

    晚上九口人挤在三间屋里。三位女眷睡在大毛屋,杨二柱带着富贵和三成睡在他和李杏儿的屋里,剩下的爷三儿睡在富贵屋里。

    大毛挂在床边,迅速闭眼装睡。准备好好听听两家的陈年往事。

    两个大人见大毛睡了,倒是真的放心说起话来。

    “嫂子这些年过的怎样?二柱早上还说你们这几年过的不错”。

    “哎,也就这几年好些。刚搬到顺城的头几年,日子过的苦的很。那时候我们一家三口租住在一间屋子里。晚上登张小床给富学睡,白天再拆了,靠起来。烧饭也麻烦,和另外两家关一个锅屋。那时候我们都不敢再要孩子,怕养不起。也就这几年日子好了,才有了三成四成”。

    “都这么难了,你们怎么也不和我们说声呢?别的不说,家里粮食还是有的。二柱这些年其实也就嘴上气,心里早就不气了。他也知道,大哥就是不说,老爷子也撑不了多久。不过大哥这张嘴也太能惹祸了,要不是他这张嘴,你们在县城过的多好,离家里也近些。大哥现在应该好些了吧?不再胡乱说了吧”。

    “这是好不了了。刚开始的时候,他倒是安分一阵子,可后来又不行了。不过家里现在的好日子倒是多亏了他那张嘴。光靠做账房的银钱,我们就是一辈子也没法在顺城买个院子”。

    “哦?怎么说?”。

    “也不知道他打哪认识个唐掌柜,这唐掌柜常常会去找他测吉凶。每次付的钱都很足,不是十两就是五两的。每年要算个好几次呢。这光他的钱一年都能赚个几十两”。

    “算命这么赚钱?”。大毛眼睛动了动,差点装不下去。

    “这真是了不得,不过几句话就能挣上这么多。大哥真是厉害”。李杏儿说的是十分羡慕。

    “可我总觉得提心吊胆的,生怕像上次一样。哎,大柱其实也不想再算了,可那唐掌柜认准了他,每次非要大老远地赶过来,大柱也不好拒绝”。

    “我倒是一直觉得大哥算的挺准。那年他说老爷子撑不过过年,就真的没撑过去。你让大哥多说些讨喜的,这以后不就能安稳点”。

    “他得能听我的才行。不过他如今轻易也不给别人算。说来也奇怪,越是不算,这名号还传的越响亮。现在常常有些外地人来找他算呢”。

    作者有话要说: 杨二柱家这边也是有亲戚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