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杨大毛的一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2章 闯下大祸(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两家人一块儿过年, 自是比往常热闹许多。

    “三姐, 三姐,快起来了”。大毛隐隐约约地感觉有人在推自己,一睁眼就看见了两颗一模一样的小脑袋。

    “三成四成,你们怎么起的这么早?”。大毛坐起来,揉着眼睛笑眯眯地问边上两个小人。

    “娘说今天过年,可不能睡懒觉。三姐你也快起来”。这爱说话的是三成。

    “这就起, 这就起。你俩出去玩会儿, 我来穿衣服”。昨晚李杏儿和大伯娘后又各自说了许多新鲜事,都不知道聊到什么时候。大毛竖着耳朵听了半夜, 实在困得受不住就睡了。这乍一熬夜还真的有些不习惯。

    大毛起来的时候门对子已经贴好了,瞧着十分喜庆。她出了院子,见富学牵着匹马, 绕着场机转,那马上坐着的正是富贵。大毛见富贵神采飞扬的样子, 想必是极开心吧, 怪不得今天起的那么早。那马车倒不是大伯家的, 是他们从顺城租来的。一路上都是杨大柱和富学换着赶的车,也是极辛苦。三成和四成带着大花站在南边的洼子里,那洼子既能晒到太阳又能避着点风,大毛家的牛冬天天晴的时候就拴在那里。家里冬月的时候添了头小牛, 现在才点点大。它见了两个孩子大概也十分好奇,居然还走到三成四成边上,拿脑袋蹭了蹭两个孩子。三成四成也不怕, 被蹭的咯咯直笑。

    杨大柱杨二柱兄弟两从场机下面走了上来,两人都是一脚的泥。大毛猜,他们或许是去地里溜达了一圈。

    大毛不由地笑了笑,又回到院子里。她用温水洗了洗脸,甩甩脑袋,倒是精神许多。这会儿早饭也好了,大毛倒了水,就去锅屋里帮着盛粥。

    两家九口人,挤挤地围坐在桌边,三成四成也像模像样地坐在大板凳上。不用人喂,两个小家伙自己抱着大碗,突噜噜地喝起粥来。富学给他们叨什么,他们就吃什么,一点也不挑食。大毛看着真的是太喜欢了,恨不得是自己的亲弟弟才好。

    饭后,富学想去山上看看,两个小的也闹着要去。杨大柱觉得好些年没回来了,干脆就带上妻儿一道爬山去。杨二柱和富贵也跟着去凑了热闹。

    大毛则帮着李杏儿收拾碗筷,抹抹桌子。等都收拾利落,李杏儿又开始准备午饭了。哎,过年过节的时候,做娘的总是操劳不停,并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闲散快活。

    “娘,大伯之前怎么把爷爷气死的啊?”。大毛现在对杨大柱的过往是十分好奇,逮着机会就问李杏儿。

    “呸呸呸,大过年的说什么胡话”。

    “哦,那大伯之前是怎么气着爷爷了。我爹怎么到现在还生他的气呢?”。大毛换了个说法。

    “哎,你大伯啊真是,哎。他自小就聪明,你爷爷还把他送到镇子上读书去了。他开始也争气,不过十来岁就考了个童生回来。你爷爷奶奶可是高兴坏了,勒紧了裤腰带也要供他读书。后来还把他送到县城里去读。一家子人盼着他能考个秀才回来,别的不说,这以后的税可就能免了。谁知他却是不学好,自己拜了个师傅,竟跟人学算命去了。去县城就读了一年的书,你大伯就跟着那算命的四处漂,倒是去了不少地方。那几年他也攒了几辆银子,后来自己就在县城里支了个算命的摊子。他也就是那时候认识的你大伯娘,两人说起来还是私定的终身呢。他两开始几年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你大伯娘的娘家帮着小两口在县城里开了个卖布料的小铺子,顺带着帮人做做衣裳。你大伯娘手巧,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常会有些老生意,所以日子过得也还凑合”。

    “后来呢?后来他是怎么气着爷爷了?”。

    “哎,富贵两岁那年,你爷爷突地得了场重病,本来好好的人,猛地就下不来床了。你大伯从县城里赶回来,不说带着你爷爷出去求医问药,却给你爷爷算了一卦。那时候已经是冬月,你大伯说你爷爷撑不过年底,让他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你说他是不是个缺心眼,你哪怕真的算出来了,也不能和老爷子说啊。老爷子那会儿本就病重,听了这话又气,果真没撑到过年就去了”。

    “爹是因着这件事气了大伯这么些年啊?咱们两家也是因为这个才不来往的啊?”。

    “也不全是。这事以后,你爹自是生气。他以前就觉得你大伯给人算命是不务正业,坑蒙拐骗。又有了这事,你爹就劝你大伯好好找个事做,别再去算了。可你大伯不听啊,跟着了魔似的,逮到人就要给人算一卦,还常常说些触人霉头的,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你爹这才越来越气。也就第二年吧,你大伯就闯了大祸,差点没被人打死”。

    “这闯了什么祸,这么严重?”。

    “那年有个妇人带着下人和孩子路过他的摊子,一时好奇就去他摊子上给孩子算了一卦。你大伯算了之后,说人家那孩子至多还能活五年。人家活蹦乱跳的孩子,他也真敢说。那妇人当时就气了,强忍着问他有什么破解的法子,他倒是好,一口咬定说没有。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哪个听了能受得了。那妇人气冲冲地走了。第二天你大伯的摊子就被人砸了,人也被打的不轻。那头天的妇人正是县城里贾家的二房夫人,那贾家是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家,有三房人,可就二房得了一个儿子,其余齐刷刷地全是闺女。那儿子就是你大伯说活不过五年的那个。你说他这可不是捅了马蜂窝。人家贾家放话了,以后见你大伯一次就打一次,把你大伯娘的铺子也砸了。还说他们家小少爷以后要是真有个好歹也是你大伯的咒的,到时候要你大伯赔命。你大伯那会儿是真的在县城待不下去了。你爹知道了就去找他,劝他回王家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