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山芋皮都剥好了,成才娘去堂屋里端了浅浅一盆子的麦芽,顺便把成才爹也叫了来。成才爹爹刚刚在屋里剥花生来着。成才爹来了以后,拿锅铲和擀面杖把锅里的山芋搅的稀烂。成才娘就赶紧把发好的大麦芽倒进去。就这么放着等了一会儿就能看见山芋泥慢慢渗出水来。成才娘又拿了干净的布袋子来,成才爹把锅里的山芋泥舀进袋子里。拿了块干净木板靠在刚刚的空木盆里。木板底端抵着木盆的底,形成一个斜坡。
成才爹把布袋放在木板上,已经有些山芋水滴滴哒哒地往盆地流了。成才爹把袋口打了个结,开始使劲压袋子。盆里的山芋水越来越多,等实在压不出拧不出水的时候,成才爹就把袋子里的渣子倒出来。再重新装一袋山芋泥。如此反复,直到把所有山芋泥里的水都挤了出来。成才爹又把山芋水倒回锅里。这时就可以开始熬了。
成才爹十分自觉地去锅底烧火。开始火烧的大,没多会儿就把山芋水烧开了。成才爹又换了小火,慢慢烧。这时成才娘拿着铁勺子在锅里不停搅拌。两人虽然一句话没说,却是配合的十分默契。
成才娘搅的越来越快,生怕糊了锅。大毛眼睁睁地看着这一锅子的水,越来越浓越来越稠。颜色也越来越红,越来越透。大毛觉得自己仿佛都闻到了空气中的甜味。不由地跟着旁边两个孩子一起吞了吞口水。
成才娘搅啊搅,终于搅出了丝来。“快好了”,成才娘回头和三个孩子说道。这么又搅了几下,成才娘赶紧对成才爹说,“好了,别烧了”。
三个孩子围的更近些。大毛看着这一盆子的山芋只熬出了一锅底的糖稀。这糖稀刚被勺子搅出了条宽宽大大的圈来,晶莹透亮的,看着十分诱人。
成才娘拿出四副碗筷来,把两只筷子并在一去,往锅里搅了搅,绕了绕,绕了长长一圈的糖,再把这缠了糖的筷子放进碗里。这第一碗先给了大毛,大毛接过忙道了谢。后面的三碗除了富贵和成才的,还有一碗,成才娘递给了成才爹。大毛见成才爹对成才娘笑了笑,那笑里有□□分的讨好。
富贵和大毛左手拿着碗,右手拿着筷子,边唆边回了家去。到了家后,大毛也不嫌脏,还热情的把自己的筷子给李杏儿舔了舔。李杏儿也没和她客气,不仅舔了,还咬了一口。
“王嫂子这糖稀熬的真好,真甜。咱们明年也多留些山芋,过年的时候也熬些来吃。糖稀可是好东西,等干了以后,砸成小块,还可以用来做菜烧粥”。今年是不行了,之前卖剩下的山芋都被做成了山芋条。说到这个李杏儿想起来夏天晒的山芋条了,忙去拿了出来。
“你俩等下吃完了,把碗洗干净了再还回去。我来包些山芋条,你们等下去的时候带给你王婶子”。这山芋干又甜又有嚼劲,李杏儿自个儿都很喜欢。平时只偶尔拿出几个给孩子们解解馋。剩下的李杏儿打算留着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又变短小了。。。我要去看电视去了。。